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164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枢设于带轮装置的车轮上,主要由阻尼油或磁力达成阻力作用,磁力部分亦可加入齿轮结构呈现另一模式的阻力控制结构,以达到磁力改变,增加车体稳定的效果,且可通过控制可调整机构改变阻尼油液面高度或磁力来控制车轮转速。

Resistance control structure of wheel bel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lt wheel device resistance control structure, pivoted pulley device of the wheel, mainly by damping oil or magnetic resistance effect of magnetic force can be reached, adding the control structure of the gear structure presents another mode of resistance to magnetic change, increase car body stable effect, and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able mechanism to change the damping oil level or magnetic force to control wheel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调限速的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脊椎及下肢病变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其行动能力仍受影响,因此必须借助其他辅助设备协助其走动,以往有一种构造十分单纯的支撑架,可供复健者扶持而帮助其站立,但当复健者欲走动时,必须伴随着脚步的移动,不断的提起支撑架向前挪动,故显然未尽实用与便利。市面上带轮装置大致上分为固定型助行器与轮式带轮装置,其使用对象大部分为下肢肌肉减弱者、行动不便的老人、中风或小儿麻痹等缺乏独立行动能力及平衡能力较差的病患。传统带轮装置均是以简单的支架所组成,提供给使用者,对于足部病患无法站立的使用者则以轮椅(移动辅具)来替代。固定型带轮装置使用上可减缓病患的下肢站立,移动时需自行将带轮装置举升往前,脚步再跟前行走,一般医院室内用辅具居多;有轮带轮装置,行走时以轮子带动脚步移动,对于使用者行动更为便利,更适合于户外走动,业者亦有加装煞车装置,增加用户的安全性。虽然上述习见带轮装置可提供助行功能,但仍有下述缺失:当车轮速度过快时,由于习用的带轮装置并无配置减速系统,因此往往容易发生危险。目前习用具有煞车系统的带轮装置而言,往往是通过简单的煞车来达到减速的效果,因此容易导致左右不平衡,造成车身偏斜倾倒。由此可见,上述习用带轮装置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为一良善的设计者,而极待加以改良。本案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习用带轮装置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极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阻尼油或磁力的方式,做为限制带轮装置的转动速度的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操控可动套件内的第一磁性组件的位移,进而改变与固定套件内第二磁性组件之间的磁力以控制车轮速限。另外,亦可通过操控可调整机构以改变阻尼油液面高低来控制车轮速限。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是枢设于带轮装置的车轮上,包含有:一轮壳,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轮壳装设一固定套件、一可动套件、一阻尼油、一轮车轴,该固定套件及该可动套件分别设置于该轮壳的该容置空间,其中,该轮车轴一端穿设该固定套件并由一固定插销穿设且相互固定;一轮外盖,其设置于该轮壳并罩覆该容置空间使其形成一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填入阻尼油,其中该轮外盖供该轮车轴的另一端贯穿;一通气机构,其设置于该轮壳的外侧或该轮外盖的外侧以供进、排该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所述的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机构,还可加装一可调整机构,该可调结构穿设该可动套件及该轮壳并连接于该轮车轴,其中该可调整机构是控制该可动套件于该容置空间内移动以调整阻尼油液面高度。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利用可动套件的位移来控制阻尼油液面的高低,改变固定套件接触阻尼油的面积,从而达到控制轮组的旋转阻力。而利用可调整机构控制可动套件的位移,以及利用通气机构来进排轮壳内封闭空间的空气,以利可动套件可以顺利的位移。本专利技术可以磁力替代阻尼油,具体的方案是:一种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是枢设于带轮装置的车轮上,包含有:一轮壳,其内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设置一可动套件、一固定套件、至少一第一磁性组件、至少一第二磁性组件及一轮车轴,其中该第一磁性组件及该第二磁性组件分别设置于该可动套件及该固定套件,该轮车轴一端穿设该固定套件并由一固定插销穿设且相互固定;一轮外盖,其设置于该轮壳并罩覆该容置空间使其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该轮外盖供该轮车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的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机构还可加装一可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穿设该可动套件及该轮壳并连接于该轮车轴,其中该可调整机构控制该可动套件于该容置空间内移动以调整两磁性件作用的距离及面积。该第一磁性组件为磁铁或对磁反应的对象。该第二磁性组件为磁铁或对磁反应的对象。为使可动套件内磁铁具备自转功能借以达到磁力改变,增加车体稳定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是枢设于带轮装置的车轮上,包含有:一轮壳,其内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设置一可动套件、一固定套件、至少一第一磁性组件、至少一第二磁性组件、至少一小齿轮、一大齿轮及一轮车轴,其中该第一磁性组件及该第二磁性组件分别设置于该可动套件及该固定套件,该第一磁性组件设置于该可动套件内,该可动套件延伸至该小齿轮,其中该大齿轮与该轮车轴连接固定并与车轮相对运动,该小齿轮与该大齿轮相互连接,该轮车轴一端穿设该固定套件并由一固定插销穿设且相互固定,其中该大齿轮及该小齿轮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一轮外盖,其设置于该轮壳并罩覆该容置空间使其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该轮外盖供该轮车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的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机构还加装有一可调整机构,该可调整机构穿设该固定套件及该轮壳并连接于该轮车轴,其中该可调整机构是控制该固定套件于该容置空间内移动以调整两磁性件作用的距离及面积。采用上述方案后,当本专利技术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机构其车轮转动时,可动套件的磁铁或对磁反应的对象则会同步旋转,因可动套件的磁铁或对磁反应的对象与固定套件上的磁铁或对磁反应的对象产生磁力,而对车轮产生阻力,进而控制车轮的转速快慢,同时磁力会与可动套件上的磁铁或对磁反应的对象和固定套件上的磁铁或对磁反应的对象接触面积或距离大小有关,因此其车轮可以通过可调整机构来调节可动套件或是固定套件的位移量,来控制磁力面积或距离。其中,可动套件与固定套件可做互换设计可达到相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安装于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阻尼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图2增设可调整机构及可动套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阻尼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A为图3增设可调整机构及可动套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阻尼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A为图4增设可调整机构及可动套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磁阻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A为图5增设可调整机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磁阻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A为图6增设可调整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磁阻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A为图7增设可调整机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齿轮磁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A为图8增设可调整机构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齿轮磁阻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A为图9增设可调整机构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齿轮磁阻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A为图10增设可调整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安装于车架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是安装于车架的轮壳1内。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分别为本专利技术阻尼机构的立体示意图、阻尼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及阻尼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轮壳1内的一容置空间10设置一固定套件11、一阻尼油20及一轮车轴15,其中轮车轴15一端穿设该固定套件11并由一固定插销16穿设且相互固定,而轮外盖2则设置于轮壳1并罩覆该容置空间10使其形成一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填入该阻尼油20,其中该轮外盖2是供该轮车轴15另一端贯穿,再者,请参阅图2A、图3A及图4A,为控制车速,以增加车体稳定效果,亦可增加一可调整机构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是枢设于带轮装置的车轮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轮壳,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轮壳装设一固定套件、一可动套件、一阻尼油、一轮车轴,该固定套件及该可动套件分别设置于该轮壳的该容置空间,其中,该轮车轴一端穿设该固定套件并由一固定插销穿设且相互固定;一轮外盖,其设置于该轮壳并罩覆该容置空间使其形成一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填入阻尼油,其中该轮外盖供该轮车轴的另一端贯穿;一通气机构,其设置于该轮壳的外侧或该轮外盖的外侧以供进、排该封闭空间内的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是枢设于带轮装置的车轮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轮壳,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轮壳装设一固定套件、一可动套件、一阻尼油、一轮车轴,该固定套件及该可动套件分别设置于该轮壳的该容置空间,其中,该轮车轴一端穿设该固定套件并由一固定插销穿设且相互固定;一轮外盖,其设置于该轮壳并罩覆该容置空间使其形成一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填入阻尼油,其中该轮外盖供该轮车轴的另一端贯穿;一通气机构,其设置于该轮壳的外侧或该轮外盖的外侧以供进、排该封闭空间内的空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加装有一可调整机构,该可调结构穿设该可动套件及该轮壳并连接于该轮车轴,其中该可调整机构是控制该可动套件于该容置空间内移动以调整阻尼油液面高度。3.一种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结构,是枢设于带轮装置的车轮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轮壳,其内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设置一可动套件、一固定套件、至少一第一磁性组件、至少一第二磁性组件及一轮车轴,其中该第一磁性组件及该第二磁性组件分别设置于该可动套件及该固定套件,该轮车轴一端穿设该固定套件并由一固定插销穿设且相互固定;一轮外盖,其设置于该轮壳并罩覆该容置空间使其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该轮外盖供该轮车轴的另一端贯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轮装置的阻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加装有一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东亿
申请(专利权)人:隆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林东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