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542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其包括:底座;底部固定台,其固定于底座上,且其向上凸设有三个下叉轴;导向立柱,其下端固定于底座上;上滑座,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导向立柱上;顶部固定台,其通过一上连杆与上滑座连接,且其向下凸设有三个上叉轴;升降丝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导向立柱上;升降把手,其与升降丝杆的上端进行连接;下滑座,其通过螺纹与升降丝杆啮合连接;以及刀套,其包括一呈圆环状的套体以及三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地设置于套体的下端的刀刃;套体通过一下连杆与下滑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对火龙果进行制种处理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避免损坏果茎,且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以提高制种效率。

Manual pitaya seed mak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nual type pitaya production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the bottom fixed station, which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the convex with three lower fork shaft; a guide post, the lower end is fixed on the base; the upper sliding seat, to lifting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column at the top of the fixing table; through an upper connecting rod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seat, and the downward convex fork shaft three; the lifting screw rod, which is rotationally arranged on the guide column; the lifting handl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lifting screw rod are connected; the lower slide seat, through lifting and wire mesh and threaded rod connection; knife, which comprises a sleeve body and a circular blade three along the same circumference evenly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sleeve body; a sleeve body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lide block connection. The invention can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eed production process of pitaya, thereby avoiding damage to the fruit stems, and the use is convenient, time-saving and labor-sav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ee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龙果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
技术介绍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其果实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而且,火龙果的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以及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种植的主要方式有扦插和嫁接。在对火龙果的果茎进行嫁接前,需要对果茎进行制种处理,以去掉果茎棱边上的倒刺,从而避免从倒刺上长芽,然后在嫁接时把两个果茎通过胶带或绳子进行固定连接。两个果茎嫁接时只是通过胶带或绳子进行连接,容易导致两个果茎对接不上且连接不稳固,费时费事。因此,一般在对果茎进行处理制种时还需要在果茎的一端钻一个孔,另一端削出一个与孔对应的茎柱,以在两个果茎嫁接时通过孔与茎柱的配合来保证准确连接和连接稳固。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来对火龙果的果茎进行制种处理,火龙果的果茎为三棱体,处理时需要工人通过刀具对果茎的三个棱边上的倒刺去除,然后在果茎的一端钻出一个孔,另一端削出一个茎柱,手动操作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稳定性差,容易损坏果茎。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从而克服现有的对火龙果的果茎进行制种处理时由人工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稳定性差,容易损坏果茎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其中,包括:底座;底部固定台,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该底部固定台向上凸设有三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下叉轴;导向立柱,其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上滑座,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向立柱上;顶部固定台,其通过一上连杆与所述上滑座进行连接,且该顶部固定台向下凸设有三个各位于一个所述下叉轴的正上方的上叉轴;升降丝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向立柱上;升降把手,其与所述升降丝杆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下滑座,其通过螺纹与所述升降丝杆进行啮合连接;以及刀套,其包括一呈圆环状的套体以及三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套体的下端的刀刃;所述套体通过一下连杆与所述下滑座连接,且所述套体位于所述顶部固定台和所述底部固定台之间。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立柱呈中空的圆筒状,所述升降丝杆位于该导向立柱的内孔中;所述下滑座包括:下滑套,其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导向立柱之外;所述套体通过所述下连杆与该下滑套连接;座架,其位于所述导向立柱的内孔中且活动套设于所述升降丝杆之外;下导向块,其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一纵向设置在所述导向立柱的侧壁上的纵向滑槽上,该下导向块的一端与所述座架连接,且该下导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滑套连接;弹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座架上;弧形板,其凹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升降丝杆进行啮合连接的螺纹;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该弧形板的凸弧面连接;以及摆杆,其铰接于所述座架上;该摆杆的一端与所述弧形板的一端连接,且该摆杆的另一端活动穿过一纵向设置在所述导向立柱的侧壁上的摆杆槽。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固定台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有一铰刀轴,所述铰刀轴的上端设置有一位于三个所述下叉轴的底部之间的铰刀,所述铰刀的轴线与三个所述下叉轴所在的圆周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铰刀轴的下端通过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升降丝杆的下端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为一带传动机构。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上叉轴的上端为一弯曲成L形状的轴头,且所述轴头的夹口朝向三个所述上叉轴所在的圆周的中心线;所述顶部固定台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有一铣刀轴,所述铣刀轴的下端凹设有一让位孔,且所述铣刀轴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三个所述上叉轴的所述轴头之间的铣刀片,所述铣刀片的内端凹设有一与所述让位孔对应的弧形槽,所述铣刀轴的轴线与三个所述上叉轴所在的圆周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铣刀轴的上端与一铣刀把手进行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对火龙果进行制种处理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避免损坏果茎,且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以提高制种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下滑座通过摆杆来控制弧形板的螺纹与升降丝杆的啮合和分离,从而便于使刀套上移复位。3、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铰刀和铣刀片,从而能够集切削、铣削、铰孔等功能于一体,其功能齐全,使用效果好,避免人工徒手用刀切削、挖孔过程中产生的危险,非常人性化,有效保护操作者的安全。4、本专利技术的整机重量轻,携带方便,结构紧凑,人工通过升降把手和铣刀把手直接操作,能实现轻型便捷作业,其绿色环保,研发价格低廉,性能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刀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导向立柱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下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铰刀、铰刀轴和下叉轴安装于底部固定台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铣刀片、铣刀轴以及上叉轴安装于顶部固定台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铣刀片安装于铣刀轴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对火龙果的果茎进行制种处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底部固定台,3-下叉轴,4-导向立柱,5-上滑座,6-顶部固定台,7-上连杆,8-上叉轴,9-下滑座,10-刀套,11-下连杆,12-纵向滑槽,13-升降把手,14-铣刀轴,15-铣刀片,16-铣刀把手,17-果茎,18-套体,19-刀刃,20-升降丝杆,21-摆杆槽,22-座架孔,23-下滑套,24-下导向块,25-座架,26-弹簧,27-弧形板,28-摆杆,29-铰刀,30-铰刀轴,31-主动带轮,32-从动带轮,33-皮带,34-张紧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9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的结构示意图,该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包括底座1、底部固定台2、导向立柱4、上滑座5、顶部固定台6、升降丝杆20、升降把手13、下滑座9以及刀套10,参考图1,底座1用于支撑整机,底座1的底部通过若干个橡胶支撑垫支撑于地面以有效地进行减振。参考图1和图5,底部固定台2固定于底座1上,且底部固定台2向上凸设有三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下叉轴3,对火龙果的果茎17进行处理时,果茎17的下端插入到三个下叉轴3之间,每个下叉轴3顶靠在果茎17的一个沟槽内,从而通过三个下叉轴3对果茎17的下端进行固定。导向立柱4的下端固定于底座1上,其位于底部固定台2的一侧。上滑座5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导向立柱4上,顶部固定台6通过一上连杆7与上滑座5进行连接,从而能够通过上滑座5沿着导向立柱4进行升降移动。参考图1和图7,顶部固定台6向下凸设有三个各位于一个下叉轴3的正上方的上叉轴8,每个上叉轴8与对应的下叉轴3位于同一纵向的直线上。根据果茎17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部固定台,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该底部固定台向上凸设有三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下叉轴;导向立柱,其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上滑座,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向立柱上;顶部固定台,其通过一上连杆与所述上滑座进行连接,且该顶部固定台向下凸设有三个各位于一个所述下叉轴的正上方的上叉轴;升降丝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向立柱上;升降把手,其与所述升降丝杆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下滑座,其通过螺纹与所述升降丝杆进行啮合连接;以及刀套,其包括一呈圆环状的套体以及三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套体的下端的刀刃;所述套体通过一下连杆与所述下滑座连接,且所述套体位于所述顶部固定台和所述底部固定台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部固定台,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该底部固定台向上凸设有三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下叉轴;导向立柱,其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上滑座,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向立柱上;顶部固定台,其通过一上连杆与所述上滑座进行连接,且该顶部固定台向下凸设有三个各位于一个所述下叉轴的正上方的上叉轴;升降丝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向立柱上;升降把手,其与所述升降丝杆的上端进行固定连接;下滑座,其通过螺纹与所述升降丝杆进行啮合连接;以及刀套,其包括一呈圆环状的套体以及三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套体的下端的刀刃;所述套体通过一下连杆与所述下滑座连接,且所述套体位于所述顶部固定台和所述底部固定台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式火龙果制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立柱呈中空的圆筒状,所述升降丝杆位于该导向立柱的内孔中;所述下滑座包括:下滑套,其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导向立柱之外;所述套体通过所述下连杆与该下滑套连接;座架,其位于所述导向立柱的内孔中且活动套设于所述升降丝杆之外;下导向块,其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一纵向设置在所述导向立柱的侧壁上的纵向滑槽上,该下导向块的一端与所述座架连接,且该下导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滑套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艳玫韦俊东孙启会韦锦董振张颖东叶春博李建波沈道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