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583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果树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芽嫁接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包括了如下步骤:取1‑2mm包含3‑4个叶原基的接穗,将接穗在1mg/L 6‑BA中浸泡10min进行预处理;在无菌条件下,砧木去顶留茎长1.5‑2cm,距顶端5‑8mm处纵切一刀划通,切口在茎段1/3处木质部与韧皮部交接处划通,茎段两侧形成“|”型切口,将接穗保留3‑4个叶原基移至切口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改善传统茎尖微芽嫁接,如倒“T”接法,劈接法,三角形法等操作难,切口大,接穗固定不稳,且在生长中易失水,难以与砧木充分结合的问题,从而提高茎尖微芽嫁接成活率,提高脱毒苗的生产效率,为日后无毒苗育种提高生产效率。

Grafting method of bud tip micro bud graft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ruit tree planting,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icro bud grafting method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in particular to a grafting method of shoot tip micro bud grafting. The shoot tip grafting puncture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2mm contains 3 4 leaf primordia of the scion, the scion soaked in 1mg/L 6 BA 10min pretreatment; under sterile conditions to keep the top 1.5 rootstock stem length 2cm, from the top 5 8mm slitting knife through a 1/3 incision in the stems, xylem and phloem junction row, stem segme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formation of \|\ incision, will retain 3 of the 4 scion leaf primordia to incis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shoot tip grafting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puncture method, shoot tip grafting, such as inverted \T\ connection, splitconnection, triangle method is difficult to operate, incision, scion fixation instability, and the growth in easy dehydration, is difficult to be fully integrated with stock issues, so a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shoot tip grafting,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virus-free seedlings, seedling breeding for days after the non-toxic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领域,涉及一种茎尖微芽嫁接方法,特别是一种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科技发展,果树在栽培过程中常采用无性繁殖,而无性繁殖虽然能扩大生产效率,但果树在生产中会因此交叉感染多种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很多传染性疾病如柑橘黄龙病不仅是毁灭性病害,且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抑制黄龙病病毒而不伤害植株本身。因此建立完整的葡萄柚无病毒苗木繁殖体系迫在眉睫。目前,控制果树病毒类病毒的方法有四种,其中茎尖微芽嫁接就被证实能获得无毒苗。STG(Shoot-tipGrafting)茎尖嫁接技术是1972年Murashige首次提出的方法。1975年Navarro在此加以改进将茎尖分生组织嫁接到经过脱毒培养的试管砧木上得到完整植株,通过检测证明STG可以脱除柑橘衰退病、鳞皮病和裂皮病。微芽嫁接不仅能有效果树分离复合感染的病毒,同时解决木本植物组培生长缓慢、生根困难的问题,还能明显缩短果树童期。茎尖微芽嫁接技术在人为控制下不受天气,季节,温度等因素限制,可应用在果树抗性育种、苗木快繁等方面。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利用茎尖微芽嫁接脱毒技术获得无毒苗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在苹果、梨、柿子、樱桃等果树育种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柑橘成年态果树离体组织分化困难,因此很多学者开展了微芽嫁接脱毒试验,Nararro通过茎尖微芽嫁接STG成功获得脱毒苗柑橘母株,之后以无毒母株为基础大力推广无病毒接穗,极大地提高了西班shoot-tipgrafting牙柑橘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育种成本。刘建雄、宋瑞琳、姜玲等,分别选择了碰柑、温州蜜柑、雪柑等几十个品种成年树体上的茎尖用以微芽嫁接,将嫁接苗通过指示植物鉴定,结合多年田间观察,以及病毒学鉴定后分别证明脱除了衰退病、裂皮病、黄龙病病原体和传染性杂色花叶病。虽然试验成功获得了无病毒的柑橘苗木,微芽嫁接操作难度大对环境和技术要求高,因此总是存在嫁接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将田间嫁接法应用在茎尖微芽嫁接上,常用在微芽嫁接的方法有“T”接法,劈接法,三角形法。目前除了三角形法效果较好之外,其余嫁接方法皆存在成活率不高的问题。T”接法微芽嫁接,伤口较大,且暴露在空气中,易失水,另外,存在砧穗结合不稳,切口易干枯的缺点;劈接法伤口过大,接穗容易脱水死亡,嫁接成活率低;△接法:与茎段呈45°,在两侧分别切下,然后横切一刀。因此,操作方法程序较为复杂,砧木容易损坏,嫁接难度大,耗时长。因此,能否提供一种茎尖微芽嫁接方法,解决常规嫁接技术嫁接接穗容易失活以及砧穗结合不稳,以提高嫁接成活率,从而解决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茎尖微芽嫁接方法及其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1-2mm包含3-4个叶原基的接穗,将接穗在1mg/L6-BA中浸泡10min进行预处理;2)在无菌条件下,砧木去顶留茎长1.5-2cm,距顶端5-8mm处纵切一刀划通,切口在茎段1/3处木质部与韧皮部交接处划通,茎段两侧形成“|”型切口,将接穗保留3-4个叶原基切取茎尖嫁接至切口内。进一步地,所述的穿刺法茎尖微芽嫁接方法应用于试管内微芽嫁接和田间微芽嫁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试管内微芽嫁接的接穗为嫁接树种成年态一年生半木质化茎段离体诱导的不定芽的茎尖,所述的砧木为砧木种子进行离体培养后,取刚萌芽30d的实生苗,并在高倍体视显微镜下,将接穗嫁接至砧木切口内。进一步地,所述的试管内微芽嫁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步骤2)后,将嫁接苗放入滤纸桥上,然后放进试管内,用透气封瓶膜包裹试管口,培养30-45天。进一步地,所述的田间微芽嫁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步骤2)后将嫁接苗在切口处用保鲜膜包裹,以减少砧穗失水。优选地,所述的砧木取刚萌芽30d的实生苗。优选地,所述的砧木种子为当年生果实。优选地,所述的砧木种子选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文镇的曼赛龙柚当年生果实。优选地,所述的穿刺法茎尖微芽嫁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嫁接后7-10d,砧木萌芽开始出现,及时除萌2-3次。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建立的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将砧木茎段两侧形成“|”型切口,接穗放置于切口内,切口由于横穿韧皮部,韧皮部没有与木质部明显分离,切口更隐秘,对砧木损害更小,能加大接穗与砧木的接触空间,砧木表皮使接穗紧密贴近木质部,有助于接穗与形成层的融合,提高嫁接成活率;另外,切口暴露空气中的部位较少,不易失水,接穗牢固,在后期不易因操作不当而掉落,或者长时间不紧密贴合,砧穗维管组织系统连接不紧密,无法提供营养,因此在后期随时间增长,萌芽率逐渐下降,成活率有效提高。用这种方法在试管内微芽嫁接时,先将待嫁接树种茎段离体培养后的不定芽的茎尖作为接穗,能够避免消毒剂对接穗的毒害,提高新芽活力,然后以选用新萌芽砧木苗进行嫁接,能进一步促进接穗与砧木愈合,试管嫁接后用消毒后的滤纸桥固定嫁接苗位置,放进试管内;然后用透气封瓶膜包裹试管口,使试管内环境既能通风又免于污染。当应用于田间进行微嫁时,砧木外部裹上一层保鲜膜,以减少砧穗失水,但膜不能包裹太紧,且一段时间后要松开膜,否则后期接穗萌芽宜与膜内发生畸形或者空气湿度过高而腐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通过全新的嫁接方式有助于改善传统嫁接法应用接穗与砧木嫁接结合不稳,接穗在嫁接以及培养过程中易失水,成活率低的问题,本方法与传统嫁接法相比,有切口更隐秘,对砧木损害更小,能加大接穗与砧木的接触空间,以及有助于接穗与形成层的融合,提高嫁接成活率,对日后果树生产脱毒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四种茎尖嫁接方式切口示意图,其中,A为“T”接法,B为三角形法,C为劈接法,D为穿刺法;图2为试管微芽嫁接穿刺法的不同时期嫁接苗的对比图片,其中图A为微芽嫁接成活苗15d后的生长情况,图B为微芽嫁接成活苗30d后的生长情况,图C为微芽嫁接成活苗45d后的生长情况;图3为田间四种嫁接方法处理30d的嫁接苗的对比图片,其中,图A为T接法,图B为劈接法;图C为三角形法;图D为穿刺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葡萄柚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种植过程中容易遭受病毒病的侵害,茎尖微芽嫁接技术作为一种脱毒技术,在果树类应用广泛,柑橘类、柚类果树生产中有所应用,三者嫁接方法及成活率基本相同,因此,本实验选取葡萄柚为例来说明。实施例1葡萄柚试管内穿刺法茎尖微芽嫁接法1.实验材料取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文镇试验林场的曼赛龙柚种子作为砧木,接穗为葡萄柚离体培养诱导的嫩芽,使用树种成年态一年生半木质化茎段进行离体培养,离体诱导出不定芽的茎尖作为接穗,砧木为砧木种子离体培养后,取刚萌芽30d的实生苗;1mg/L6-BA、嫁接刀、高倍体视显微镜、2.实验方法取120个葡萄柚茎段进行离体培养,待葡萄柚茎段诱导出不定芽后取茎尖作为接穗,取120粒砧木种子进行离体培养后,取刚萌芽30d的实生苗,切去砧木顶端留茎长1.5-2cm作为砧木,然后分别用“T”接法,劈接法,△接法、穿刺法进行茎尖微芽嫁接,以上试验重复3次。其中:试管内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嫁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1‑2mm包含3‑4个叶原基的接穗,将接穗在1mg/L 6‑BA中浸泡10min进行预处理;2)在无菌条件下,砧木去顶留茎长1.5‑2cm,距顶端5‑8mm处纵切一刀划通,切口在茎段1/3处木质部与韧皮部交接处划通,茎段两侧形成“|”型切口,将接穗保留3‑4个叶原基切取茎尖嫁接至切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1-2mm包含3-4个叶原基的接穗,将接穗在1mg/L6-BA中浸泡10min进行预处理;2)在无菌条件下,砧木去顶留茎长1.5-2cm,距顶端5-8mm处纵切一刀划通,切口在茎段1/3处木质部与韧皮部交接处划通,茎段两侧形成“|”型切口,将接穗保留3-4个叶原基切取茎尖嫁接至切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法茎尖微芽嫁接方法应用于试管内微芽嫁接和田间微芽嫁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管内微芽嫁接的接穗为嫁接树种成年态一年生半木质化茎段离体诱导的不定芽的茎尖,所述的砧木为砧木种子进行离体培养后,取刚萌芽30d的实生苗,并在高倍体视显微镜下,将接穗嫁接至砧木切口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茎尖微芽嫁接穿刺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刘惠民李贤忠王连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