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阻尼元件的插接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接连接器,特别是高电流插接连接器,其包括内导体接触件、外导体部和保持内导体接触件与外导体部间隔开的绝缘部。
技术介绍
当内导体接触件要载流时,外导体部能够被设计为例如外导体壳体的壳体的形式,和/或能够将外导体部接地并因此遮蔽内导体。这种同轴插接连接器能够连接至同轴电缆,其中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与插接连接器的外导体部发生电接触,并且同轴电缆的内导体部与插接连接器的内导体接触件发生电接触。插接连接器通常用于电缆的可拆卸连接,以在连接时传输电流和/或电信号。由此,插座部形式的第一插接连接器与插头部形式的第二插接连接器连接以形成插接连接。高电流插接连接器用于传输例如具有大于50A或100A的电流强度的高电流,高电流插接连接器还用于例如电力或混合动力驱动的机动车。由此,配合插接连接器的内导体接触件能够具有一个或多个在插入方向S上突出的接触销,这些接触销被沿插入方向插入插接连接器的接收口。插座部的内导体接触件位于该接收口中。为了防止内导体接触件与外导体部发生电接触,内导体接触件通常被由例如塑料的非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绝缘部保持,其中绝缘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接连接器(10,10’,10”),特别是高电流插接连接器,其包括用于载流的内导体接触件(20,120)、外导体部(40,140)以及保持内导体接触件(20,120)与外导体部(40,140)间隔开的绝缘部(30,130),其特征在于,弹性可压缩的阻尼元件(50,51)设置于所述插接连接器,使得当互补的配合插接连接器(100,100’)沿插入方向(S)插入所述插接连接器(10,10’,10”)时,所述弹性可压缩的阻尼元件(50,51)能够弹性压缩并由此降低所述绝缘部(30,130)相对于所述内导体接触件(20,120)和/或相对于所述外导体部(40,140)的可移动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19 DE 202015001331.71.一种插接连接器(10,10’,10”),特别是高电流插接连接器,其包括用于载流的内导体接触件(20,120)、外导体部(40,140)以及保持内导体接触件(20,120)与外导体部(40,140)间隔开的绝缘部(30,130),其特征在于,弹性可压缩的阻尼元件(50,51)设置于所述插接连接器,使得当互补的配合插接连接器(100,100’)沿插入方向(S)插入所述插接连接器(10,10’,10”)时,所述弹性可压缩的阻尼元件(50,51)能够弹性压缩并由此降低所述绝缘部(30,130)相对于所述内导体接触件(20,120)和/或相对于所述外导体部(40,140)的可移动性。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合插接连接器(100)被插接时,所述阻尼元件(50,51)沿所述插入方向(S)对所述内导体接触件(20)和/或所述绝缘部(30)直接或间接地施加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合插接连接器(100)被插接时,所述阻尼元件(50)沿所述插入方向(S)对所述内导体接触件(20)间接施加压力并且优选地沿所述插入方向(S)对所述绝缘部(30)直接施加压力。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接触件(20)与所述绝缘部(30)之间的轴向间隙(21)和/或所述绝缘部(30)与所述外导体部(40)之间的轴向间隙(22),其中至少所述内导体接触件与所述绝缘部之间的所述间隙(21)以及优选地还有所述绝缘部与所述外导体部之间的所述间隙(22)能够通过沿所述插入方向(S)对所述阻尼元件(50)施加压力被减小或者消除。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50)的轴向材料厚度是可变的,其中较大材料厚度的部分(55)被设置用于对所述内导体接触件施加压力并且较小材料厚度的部分(56)用于对所述绝缘部施加压力。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50)形成所述插接连接器(10,10’)的前边界表面,当所述配合插接连接器(100)被插接时,所述前边界表面面向所述配合插接连接器(10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50)以环形方式围绕所述插接连接器的为所述配合插接连接器(100)的接触元件(101)的插入设置的插入口。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丁·泽豪瑟,N·普拉斯伯格,P·泰克曼,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