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复丝纱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61107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由聚合物熔体生产复丝纱的方法和设备。新挤出的长丝初始被冷却以及被聚合以形成纱线。为了获得对纱线的改进的热收缩固定,纱线在通过多个具有若干导套的导丝辊组经受抽出和松弛之后被加热的制备流体所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生产复丝纱的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由聚合物熔体生产复丝纱的方法,以及涉及根据权利要求9前序部分的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设备。一般通过熔融纺丝法来执行由聚合物熔体生产复丝纱。此处,先前由聚合物生成的熔体在压力下被供给至纺丝嘴,纺丝嘴从多个喷口挤出最细的丝束。在熔体冷却以及凝固之后将挤出的长丝聚合以形成纱线并且将纱线抽出。纱线随后被牵伸以及松弛以获得期望的物理特性。尤其,在生产全牵伸丝(FDY)(生产出之后被直接供给至另一处理工艺)时,将收缩行为尤其调节至尽可能低的值。此处收缩应理解为是纱线的长度的变化(缩短),初始是因在另一处理工艺中对纱线进行热处理或者水热处理。该现象是由于分子结构中的内应力引起的,后者的方位受牵伸显著影响。为了释放分子结构内的内应力,在牵伸之后对纱线材料进行热处理,使得实现松弛,因而实现纱线的足够纵向稳定性。取决于温度处理的朝向纵向紧缩的趋势称为沸水收缩或者热风收缩,其中,进一步处理工业可容忍的仅是收缩值在具体限值内的纱线。因而,6%至11%范围的沸水收缩是锦纶丝可容忍的。因此,所谓的收缩固定在合成纱线的生产中非常重要。为此,用于由聚合物熔体生产复丝纱的各种方法和设备公知于现有技术,其中,利用各种机构用于收缩固定。因而一种方法和设备得自于DE19546783A1,例如,在该方法和设备的情形下,利用蒸汽导管,在蒸汽导管中纱线通过被蒸汽淬熄而加热。此处,160℃至200℃范围的要求处理温度仅能够使用7巴至13巴的更高蒸汽压力实施。因而热处理装置要求较长的复杂的处理导管。能够通过公知于WO2013020866的方法和设备避免该类型的劣势。此处通过导丝辊组的多个加热导套来执行用于松弛纱线的热处理。此处,速度差尤其能够适于纱线材料的收缩行为,使得能够强烈释放应力。但是,已经观察到的是,当处理温度增加时增加释放应力在分子结构中是可行的,例如在锦纶丝的情形下。但是,同时会出现拉伸强度的降低,使得纱线质量整体上降低。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由聚合物熔体生产复丝纱的方法和设备,分别依靠该方法和设备,能够在纱线上执行有效的收缩固定。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能够利用尽可能少的处理步骤来生产纱线。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实现,并且通过具有权利要求9的特征的设备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改进由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以及特征的组合限定。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在缠绕纱线之前浸湿纱线(这需要用于进一步处理过程),以便同时获得用于纱线的收缩固定的热后处理。因而,在应用之前加热用于纱线的热后处理的制备流体。除了热效应,实现在长丝束内密集分布被加热的易流动制备流体。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在后处理区域中的制备设备实施为具有用于加热制备流体的加热机构。因而保证连续应用经加热的制备流体。取决于相应的聚合物类型(取决于纱线由聚酰胺或是聚酯纤维生成)以及取决于制备流体的规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改进,制备流体的温度能够在60℃至200℃范围被调节,优选范围为80℃至160℃。有利地经由浸湿凹槽执行加热的制备流体的应用,浸湿凹槽在槽底中具有多个槽穴。因而能够保证甚至在超过3000米/分钟范围的高纱线速度下也能够密集地浸湿纱线。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情形下,制备设备布置在第二导丝辊组和第三导丝辊组之间的纱线路径中,本专利技术的改进证明对于收缩固定尤其成功。一方面,因而能够继续着手于第二导丝辊组的加热导套上的松弛而不中止。另一方面,通过调节邻近导套之间的速度差,最终收缩固定是可行的。为此,第二导丝辊组的最后的导套和第三导丝辊组的第一导套之间的纱线具有降低的圆周速度,优选以0至50米/分钟范围的速度差被引导。为了抽出、牵伸以及松弛,优选构造导丝辊组的导套为以反向旋转方式驱动并且相对于彼此布置为使得纱线在导套的圆周上在每个情况下以100°至270°角度范围的单次缠绕引导。因而尤其能够利用两侧交替缠绕执行纱线的热处理。而且,能够利用非常紧凑及短的导套以使能够同时处理多个纱线。对于纺丝装置和第一导丝辊组之间的纱线上不需要较大偏转的情形,长丝在冷却之后优选以干燥状态聚合以形成纱线。但是,原则上,还存在着在冷却之后浸湿长丝的可能性,从而因强烈偏转导致的静电效应不会不利地影响纱线的长丝。在制备之后,第三导丝辊组的导套之间的分段中的纱线被缠结,使得可建立纱线的长丝之间的纱线匹配以用于进一步处理。为此,缠结装置布置在第三导丝辊组的导套之间的纱线路径中。参考附图,下文将依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一些示范实施例更详细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附图中:图1示意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第一示范实施例的视图;图2示意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另一示范实施例的视图;图3示意地示出了根据图1或图2的根据示范实施例的制备设备的浸湿机构的截面图;图4示意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另一示范实施例的视图。图1示意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第一示范实施例,用于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由聚合物熔体生产复丝纱的方法。该示范实施例具有纺丝装置1,其包括纺丝箱1.2和布置在纺丝箱1.2下方的冷却设备1.5。纺丝箱1.2在其下侧具有纺丝嘴1.4,纺丝嘴1.4经由纺丝泵(此处未更详细地图示)连接至熔体供给入口1.3。冷却设备1.5在纺丝嘴1.4下方形成冷却通道1.6。冷却空气被吹入冷却通道1.6,其中,冷却空气可供应为所谓的横流吹送或者径向外侧至内侧吹送。聚合导纱器2设置在纺丝装置1下方,聚合导纱器2布置成同心于纺丝嘴1.4并且将已经从纺丝嘴1.4挤出的多个长丝18进行聚合以形成纱线9。聚合导纱器2能够可选地结合浸湿装置19,使得长丝18能够可选择地以干燥或者浸湿状态进行聚合以形成纱线9。在纱线路径中聚合导纱器2被分配有缠结装置3。为了抽出、牵伸以及松弛,示范实施例具有多个导丝辊组4、5和7。第一导丝辊组4具有总共三个导套4.1、4.2和4.3,这些导套被实施为不被加热。非加热导套4.1至4.3被分配有多个驱动器(此处未更详细地图示),使得导套4.1至4.3可以预定圆周速度驱动。导套4.1至4.3被实施为能够以反向旋转方式驱动,使得纱线9能够在导套4.1至4.3的圆周上以单次缠绕被引导。由总共四个导套5.1至5.4形成的第二导丝辊组5布置在第一导丝辊组4的下游,其中,每个导套5.1至5.4被单独的加热机构6.1至6.4加热。为此,实施加热机构6.1至6.4为可单独控制。导套5.1至5.4同样被分配有驱动器(此处未图示),其能够以反向旋转方式驱动导套5.1至5.4。由两个导套7.1和7.2形成的第三导丝辊组7布置在第二导丝辊组5的下游。导套7.1和7.2实施为不可加热的及可单个驱动的。缠结装置10布置在导套7.1和7.2之间。制备设备8布置在第二导丝辊组5和第三导丝辊组7之间的纱线路径中。制备设备8具有接触纱线9的浸湿机构8.1以及加热机构8.2。加热机构8.2构造为使得供给至浸湿机构8.1的制备流体之前被加热。经加热的制备流体通过浸湿机构8.1施加至纱线9。卷取缠绕装置12在纱线喂入侧具有偏转辊11,卷取缠绕装置12布置在第三导丝辊组7下方。沿纱线行进方向偏转辊11后面跟随有横动装置13、接触辊14以及缠绕芯轴16.1,纱线9能够缠绕在缠绕芯轴16.1的圆周上以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生产复丝纱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由聚合物熔体生产复丝纱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将多个新挤出的长丝在冷却之后聚合以形成纱线,以抽出速度将所述纱线引导通过具有多个导套的第一导丝辊组,将所述纱线在所述第一导丝辊组和具有多个加热导套的第二导丝辊组之间完全牵伸,在所述第二导丝辊组的所述导套上加热以及松弛所述纱线,以及在松弛之后利用制备流体浸湿所述纱线,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应用之前加热用于对所述纱线进行热后处理的所述制备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5 DE 102014015864.01.一种用于由聚合物熔体生产复丝纱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将多个新挤出的长丝在冷却之后聚合以形成纱线,以抽出速度将所述纱线引导通过具有多个导套的第一导丝辊组,将所述纱线在所述第一导丝辊组和具有多个加热导套的第二导丝辊组之间完全牵伸,在所述第二导丝辊组的所述导套上加热以及松弛所述纱线,以及在松弛之后利用制备流体浸湿所述纱线,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应用之前加热用于对所述纱线进行热后处理的所述制备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制备流体加热至60℃至200℃范围的温度,优选80℃至160℃范围的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接触方式引导所述纱线通过被所述制备流体浸湿的浸湿凹槽,其中,所述制备流体分布在所述浸湿凹槽的槽底中的多个槽穴中。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热的制备流体来浸湿在所述第二导丝辊组和具有多个导套的第三导丝辊组之间的分区中的所述纱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丝辊组的最后导套和所述第三导丝辊组的第一导套之间的所述纱线具有降低的圆周速度,以0米/分钟至50米/分钟范围的速度差被引导。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情况下以100°至270°角度范围的单次缠绕来引导所述第一导丝辊组和第二导丝辊组的导套上的所述纱线。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丝在冷却之后以干燥或者稍微浸湿的状态被聚合以形成所述纱线。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在制备之后在所述第三导丝辊组的所述导套之间的分区中被缠结。9.一种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谢弗D·舒尔茨
申请(专利权)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