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承福专利>正文

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柴油油箱及柴油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9835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柴油油箱及柴油车,调节装置的第一进油管及第一回油管均与主油箱连接,第二进油管与第二回油管均与副油箱连接,出油管及退油管均与柴油发动机连接;第一活塞能够接通退油管与第一回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退油管与第二回油管之间的连接,或接通退油管与第二回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退油管与第一回油管之间的连接;第二活塞能够接通第一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第二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或接通第二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第一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实现主油箱油品与副油箱油品间的切换,整个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安全可靠,且能够有效地调节油箱油路供应。

Fuel tank circuit adjustment device, diesel oil tank and diesel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uel tank oil regulating device, diesel oil tank and a diesel car, the first adjusting device of the oil inlet pipe and the return pipe are connected to the main tank second, the inlet pipe and the return pipe secon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uxiliary tank, outlet pipe and tubing are back with the diesel eng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iston to turn back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il and the first oil return pipe and cut back the tubing and second back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ubing, or connect the back pipe and tubing connecting between the second back and cut back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il and the first oil return pipe; the second piston can turn on the first inlet pipe and the connection pipe between second and cut the inlet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between the second, or connected to the inlet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between the first and cut the inlet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betwee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oil supply of an oil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柴油油箱及柴油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预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柴油油箱及柴油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业成为了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货车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物流运输任务。大货车多使用0#柴油,然而0#柴油的凝点为0℃。在冬天温度较低的北方,0#柴油会在油箱中凝结为块状,难以供油。因此,需要在车辆启动前,先对0#柴油进行预热,使其液化,达到工作状态,才能供入发动机。现有的柴油发动机预热装置是在0#柴油的进油管壁上设置有电阻丝或加热片,电阻丝或加热片连接汽车电瓶。在0#柴油结蜡的情形下,由电瓶供电使电阻丝产热从而对进油管内的0#柴油加热,使0#柴油顺利运送,发动机正常点燃发动。但是,这种预热方式存在几个明显的缺陷:一是预热需要使用汽车电瓶中存储的电,会消耗汽车电瓶的使用寿命,同时有可能影响汽车启动时的用电需求;二是预热的时间比较长,通常要5分钟以上;三是预热位置有限,对整个油路的预热不充分,0#柴油在进入发动机之前,温度会逐渐降低,阻力增大,降低雾化效率,使燃烧不完全,增加了油耗;四是汽车停车后,油箱与发动机间的油路被0#柴油充满,在低温环境中,0#柴油会凝结成块,将低压油路及高压油路完全堵塞,即使使用预热装置,也只能对低压油路部分进行预热,而无法对高压油路进行预热,无法完全解决0#柴油的供油问题,同时,现有的预热装置的油路调节,结构复杂,导致油路预热后调节不畅通,起不到预热油路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柴油油箱和柴油车,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包括:活塞腔、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管、出油管和退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及第一回油管均与主油箱连接,所述第二进油管与第二回油管均与副油箱连接,所述出油管及退油管均与柴油发动机连接;所述活塞腔分隔成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分别容纳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腔与退油管、第一回油管及第二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二活塞腔与出油管、第一进油管及第二进油管连通;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一电机、第一气缸或第一液压缸连接,以实现接通退油管与第一回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退油管与第二回油管之间的连接,或接通退油管与第二回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退油管与第一回油管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与第二电机、第二气缸或第二液压缸连接,以实现接通第一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第二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或接通第二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第一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油管相连通的第一进油插管,与所述第二进油管相连通的第二进油插管,与所述第一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一回油插管,与所述第二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二回油插管,与所述出油管相连通的出油插管,与所述退油管相连通的退油插管,且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接线插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上分别设置有连通活塞两侧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一气缸或第一液压缸直线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气缸或所述第二液压缸直线连接。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柴油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所述油箱油路调节装置安装在所述油箱本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油箱本体分隔成主油箱和副油箱;所述油箱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进油插管相配合的第一进油插口,与第二进油插管相配合的第二进油插口,与第一回油插管相配合的第一回油插口,与第二回油插管相配合的第二回油插口,与出油插管相配合的出油插口,与退油插管相配合的退油插口,与接线插头相配合的接线插口;其中,所述主油箱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油插口相连通的第一油管,所述副油箱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油插口相连通的第二油管,且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外分别设置有电阻丝加热器,每个所述电阻丝加热器分别与汽车电瓶相连接,并在所述电阻丝加热器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主油箱或所述副油箱内设置有线管,所述线管与所述接线插口相连通,并能够裸露出所述油箱本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油插口、第二进油插口、第一回油插口、第二回油插口、出油插口和退油插口内分别设置有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油插口、第二进油插口、第一回油插口、第二回油插口、出油插口和退油插口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油插管、第二进油插管、第一回油插管、第二回油插管、出油插管和退油插管上分别设置有密封限位圈。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柴油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柴油油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预热柴油之后,实现主油箱油品与副油箱油品间的切换,在汽车的整个油路达到0#柴油的工作温度时,再将发动机的油路从副油箱切换到主油箱,节约成本,同时,整个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安全可靠,且能够有效地调节油箱油路供应,保证了油箱的油预热后的畅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接通第二进油管与出油管以及退油管与第一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接通第一进油管与出油管以及退油管与第一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接通第一进油管与出油管以及退油管与第二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与柴油油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1-第一进油管;102-第一回油管;201-第二进油管;202-第二回油管;301-出油管;302-退油管;401-第一活塞;402-第二活塞;501-第一气缸;502-第二气缸;6-壳体;601-接线插头;7-油箱本体;701-主油箱;702-副油箱;703-安装槽;704-第一进油插口;705-第二进油插口;706-第一回油插口;707-第二回油插口;708-出油插口;709-退油插口;801-接线插口;901-密封限位圈;1011-第一进油插管;1021-第一回油插管;2011-第二进油插管;2021-第二回油插管;3011-出油插管;3021-退油插管;10-电阻丝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柴油油箱及柴油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箱油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腔、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管、出油管和退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及第一回油管均与主油箱连接,所述第二进油管与第二回油管均与副油箱连接,所述出油管及退油管均与柴油发动机连接;所述活塞腔分隔成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分别容纳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腔与退油管、第一回油管及第二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二活塞腔与出油管、第一进油管及第二进油管连通;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一电机、第一气缸或第一液压缸连接,以实现接通退油管与第一回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退油管与第二回油管之间的连接,或接通退油管与第二回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退油管与第一回油管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与第二电机、第二气缸或第二液压缸连接,以实现接通第一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第二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或接通第二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第一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油管相连通的第一进油插管,与所述第二进油管相连通的第二进油插管,与所述第一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一回油插管,与所述第二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二回油插管,与所述出油管相连通的出油插管,与所述退油管相连通的退油插管,且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接线插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油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腔、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管、出油管和退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及第一回油管均与主油箱连接,所述第二进油管与第二回油管均与副油箱连接,所述出油管及退油管均与柴油发动机连接;所述活塞腔分隔成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分别容纳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腔与退油管、第一回油管及第二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二活塞腔与出油管、第一进油管及第二进油管连通;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一电机、第一气缸或第一液压缸连接,以实现接通退油管与第一回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退油管与第二回油管之间的连接,或接通退油管与第二回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退油管与第一回油管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与第二电机、第二气缸或第二液压缸连接,以实现接通第一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第二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或接通第二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并截断第一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连接;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油管相连通的第一进油插管,与所述第二进油管相连通的第二进油插管,与所述第一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一回油插管,与所述第二回油管相连通的第二回油插管,与所述出油管相连通的出油插管,与所述退油管相连通的退油插管,且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接线插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上分别设置有连通活塞两侧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油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一气缸或第一液压缸直线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气缸或所述第二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承福
申请(专利权)人:刘承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