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可变中高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82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中高带轮,所述带轮的辊面为镂空的栅条结构,所述栅条结构中间部分靠带轮内侧设有凸出的锥面凸起,所有栅条结构的锥面凸起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的栅条圆锥面;所述带轮内部设有两组相向运动的锥轮,两组所述锥轮具有相向设置的锥轮圆锥面,所述锥轮圆锥面分别与锥面凸起的两侧栅条圆锥面楔合。所述锥轮同轴装配在带轮内部的丝杠组件上,所述丝杠组件的丝杠轴同轴转动装配在带轮内部,所述丝杠轴一端与驱动模块传动连接,所述锥轮通过套筒相对转动套装在丝杠轴上,至少一组锥轮与丝杠轴上螺纹套装的丝杠螺母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相向运动的锥轮挤压带轮,使预先开槽的镂空带轮辊面产生中高形变,通过不同的挤压量调整中高变形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中高带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轮系统中的带轮,具体涉及一种可变中高的带轮。
技术介绍
带轮系统在传动、物料输送、砂带磨削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在带传动的过程中,伴随着安装误差或者物料、负载在带传动过程中发生变化,带会在带轮的辊面上发生跑偏。带的跑偏是制约带轮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旦出现带的跑偏会对设备造成损害,甚至危害人员的安全,现有带轮系统的调偏主要依靠人员定期进行维护,操作复杂、耗时过长。研究表明带轮的中高可以实现对制造安装误差造成系统跑偏的抑制,带轮的中高是指带轮的中间轮径设置成略微高出两侧轮径,使带稳定地包绕在中高位置上,抑制带轮向两侧滑移跑偏。同时,带轮的中高不合适也会对带轮系统造成损害,如中高过大的会导致应力过大、分布不均匀、造成带过早失效的问题,所以需要根据带轮系统的实际负载情况调整带轮的中高。而现有的带轮的中高结构一旦设定就不能够改变,不能够对带跑偏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带跑偏调节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变中高带轮,根据带跑偏实际情况调整带轮的中高以适应带纠偏需求,有效抑制带在带轮上的跑偏。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变中高带轮

【技术保护点】
可变中高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的辊面为镂空的栅条结构,所述栅条结构中间部分靠带轮内侧设有凸出的锥面凸起,所有栅条结构的锥面凸起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的栅条圆锥面;所述带轮内部设有两组相向运动的锥轮,两组所述锥轮具有相向设置的锥轮圆锥面,所述锥轮圆锥面分别与锥面凸起的两侧栅条圆锥面楔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中高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的辊面为镂空的栅条结构,所述栅条结构中间部分靠带轮内侧设有凸出的锥面凸起,所有栅条结构的锥面凸起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的栅条圆锥面;所述带轮内部设有两组相向运动的锥轮,两组所述锥轮具有相向设置的锥轮圆锥面,所述锥轮圆锥面分别与锥面凸起的两侧栅条圆锥面楔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中高带轮,所述两组锥轮同轴装配在带轮内部的丝杠组件上,所述丝杠组件的丝杠轴同轴转动装配在带轮内部,所述丝杠轴一端与驱动模块传动连接,所述锥轮通过套筒相对转动套装在丝杠轴上,至少一组锥轮与丝杠轴上螺纹套装的丝杠螺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中高带轮,所述丝杠轴上设有一段螺纹,其上套装的丝杠螺母与第一锥轮的套筒同轴固连,所述第一锥轮转动套装在该套筒上的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奉林黄卓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