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智勇专利>正文

一种钢梁连接件及组合楼板的钢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718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梁连接件及组合楼板的钢梁,涉及建筑用钢梁技术领域。钢梁连接件,其形状呈L型,包括:与墙体接触的悬吊部和与钢梁连接的固定部,二者呈一体且形成的夹角≥90°;悬吊部与墙体接触的面呈水平。组合楼板的钢梁,包括:梁本体和固设于梁本体两端的上述连接件,连接件倒置,其固定部固连在梁本体的端部,悬吊部位于梁本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梁连接件采用吊挂的方式将钢梁悬挂在主体结构墙体上,连接点载荷中心线高于钢梁重心,不易失稳,连接更安全更可靠;其适用范围广;钢梁连接件为斜断面吊板,实现了快速连接,现场安装效率高;连接件上一排螺栓孔的倾斜角度和应力路径重合,符合最佳受力姿态。

Steel beam connecting piece and steel beam of composite floor slab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el beam connecting piece and a steel beam of a composite floor plat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el beams for construction. Steel beam connections, the shape of a L type, including: hanging parts in contact with the wall and the fixed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el girder, the two was one and forming an angle of not less than 90 degrees; the hanging parts in contact with the wall surface level. The steel beam of the composite floor comprises a beam body and a connecting piece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beam body,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inverted, and the fixing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nd part of the beam body, and the suspension part is position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eam body.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steel beam connections with the hanging beam hanging in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wall, the connection point load center line is higher than the beam focus, not easy to instability, connecting more safe and reliable; it is suitable for a wide range of steel;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oblique section hanging board, to achieve a rapid connection, install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the tilt angle is connected with a row of bolt hole on the stress path and stress superposition, the best attitu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梁连接件及组合楼板的钢梁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钢梁
,具体涉及一种钢梁连接件及组合楼板的钢梁。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钢梁10与主体结构墙体20的连接是通过钢梁端部的螺栓孔11,多个螺栓孔11沿竖直方向排成一排,而实际的剪切应力是有角度的,其与剪切应力的方向不重合;该连接方式的通用性不强,仅适合工字钢墙体,通过焊接筋板侧向连接,如果遇到混凝土梁、木梁、砌体墙则无能为力;该连接部位的重心和钢梁的重心基本在一条线上,重心不稳容易偏心失稳;该连接方式对主体结构的墙体施工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出现施工误差,则需要现场修整,误工误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钢梁连接件及组合楼板的钢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梁与主体结构墙体连接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梁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形状呈L型,其包括:与墙体接触的悬吊部和与钢梁连接的固定部,二者呈一体且形成的夹角≥90°;悬吊部与墙体接触的面呈水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板,与悬吊部垂直且固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固定部上开设有一排螺栓孔,一排螺栓孔的倾角与固定部的倾角相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悬吊部呈等腰梯形,梯形的底面为连接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接件的材质为Q235、Q345,厚度为6mm至14mm。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组合楼板的钢梁,包括:梁本体和固设于梁本体两端的上述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与墙体接触的悬吊部和与梁本体连接的固定部,二者呈一体且形成的夹角≥90°;悬吊部与墙体接触的面呈水平;连接件倒置,其固定部固连在梁本体的端部,悬吊部位于梁本体的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钢梁连接件采用吊挂的方式将钢梁悬挂在主体结构墙体上,连接点载荷中心线高于钢梁重心,不易失稳,连接更安全更可靠;其适用范围广,不但适合工字钢梁框架结构,也同时适用于常规结构如混凝土框架、木结构梁、砌体墙等承重结构体系;钢梁连接件为斜断面吊板,属于滑入式快速就位法,实现了快速连接,容错率比较高,现场安装效率高;连接件上一排螺栓孔的倾斜角度和应力路径重合,符合最佳受力姿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钢梁与墙体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钢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另一实施例中钢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钢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钢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说明性实施例中的钢梁连接件,其形状呈L型,其包括:与墙体接触的悬吊部1和与钢梁连接的固定部2,二者呈一体且形成的夹角≥90°;悬吊部1与墙体20接触的面呈水平。如图3所示,为另一实施例中钢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为增加连接件与墙体20的接触面积,实施例中,钢梁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板3,与悬吊部1垂直且固连。优选地,固定部2上开设有一排螺栓孔4,一排螺栓孔4的倾角与固定部2的倾角相等。优选地,悬吊部1呈等腰梯形,梯形的底面为连接面。优选地,连接件的材质为Q235、Q345,镀锌量一般为275,个别情况可减少;厚度为6mm至14mm。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组合楼板的钢梁,如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钢梁的结构示意图。该钢梁包括:梁本体5和固设于梁本体5两端的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件6,二者连接时,连接件6倒置,其固定部2固连在梁本体5的端部,悬吊部1位于梁本体5的外侧。实施例中的钢梁连接件采用吊挂的方式将钢梁悬挂在主体结构墙体上,连接点载荷中心线高于钢梁重心,不易失稳,连接更安全更可靠;其适用范围广,不但适合工字钢梁框架结构,也同时适用于常规结构如混凝土框架、木结构梁、砌体墙等承重结构体系;钢梁连接件为斜断面吊板,属于滑入式快速就位法,实现了快速连接,容错率比较高,现场安装效率高;连接件上一排螺栓孔的倾斜角度和应力路径重合,符合最佳受力姿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梁连接件及组合楼板的钢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形状呈L型,其包括:与墙体接触的悬吊部和与钢梁连接的固定部,二者呈一体且形成的夹角≥90°;所述悬吊部与墙体接触的面呈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形状呈L型,其包括:与墙体接触的悬吊部和与钢梁连接的固定部,二者呈一体且形成的夹角≥90°;所述悬吊部与墙体接触的面呈水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与所述悬吊部垂直且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一排螺栓孔,所述一排螺栓孔的倾角与所述固定部的倾角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部呈等腰梯形,所述梯形的底面为连接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Q235、Q345,厚度为6mm至14mm。6.一种组合楼板的钢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本体和固设于所述梁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智勇杨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任智勇杨国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