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和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56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胎,它包括:含至少一层胎体帘布层的胎体结构,所述胎体帘布层基本上为喇叭形状,具有与各自的右手和左手胎圈结构相连的相对侧面边缘,所述胎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圈芯和至少一个胎边芯;相对于所述帘布层结构,在径向向外10的位置上采用的带束层结构;在所述皮带结构上径向叠加的胎面胶;相对于所述帘布层结构,在相对侧上侧向采用的一对胎侧;具有空气阻挡性能的含交联弹性体材料的至少一层;其中通过交联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获得所述交联的弹性体材料,所述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包括:(a)用量为10phr-100phr,优选60phr的至少一种丁基橡胶;(b)用量为0phr-90phr,优选40phr-80phr的至少一种二烯(25)弹性体聚合物;(c)用量为5phr-120phr,优选15phr-90phr的至少一种所选的增强填料;(d)用量为2phr-20phr,优选5phr-15phr的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与含至少一个聚氧亚烷基侧链的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至少一种共聚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和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和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含具有气体阻挡 性能的交联弹性体材料的至少一层,所述交联弹性体材料通过交联含 至少一种丁基橡胶、至少一种增强填料和至少一种改性聚羧酸酯的可 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而获得。而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它包括至少一种丁 基橡胶,至少一种增强填料,和至少一种改性的聚羧酸酯,以及涉及 通过交联所迷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而获得的交联的制造制品。轮胎,尤其无内胎轮胎的内表面通常包括交联的弹性体材料层, 其中设计所述交联的弹性体材料层,以防止或延迟空气和湿气渗透并 维持轮胎压力,从而确保当轮胎安装在轮辋内并充气时轮胎的气密封 接。所述层常常被称为"衬里"或"内衬层"。丁基橡胶和/或卣代丁基橡胶常常用于制造轮胎的内衬层,这是因 为它们对空气和湿气相对不可渗透,且显示出其他所需的物理性能, 例如耐屈挠疲劳性和老化耐久性。还已知在轮胎的内衬层用橡胶组合物内使用白色填料。例如,日本专利申请2004/204099涉及一种橡胶组合物,它包括 IOO质量份的橡胶组分和35-200质量份的白色填料。作为橡胶组分, 公开了卣代丁基橡胶和其他二烯烃橡胶,例如天然或合成聚异戊二烯 橡胶、聚丁二烯橡胶。作为白色填料,公开了二氧化钛、二氧化硅、 碳酸钙、碳酸镁、云母、锌白、粘土。以上提及的橡胶组合物据说适 合于白色和浅色内衬层。所述内衬层与其他轮胎结构元件的粘合性、 耐久性和强度据说得到改进。此外,还已知添加层状粘土到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中,以便改 进空气阻挡性能。例如,国际专利申请W002/48257涉及一种弹性体组合物,它包括 异丁烯基共聚物,例如卤代聚(异丁烯-共-对甲基苯乙烯)、卣代星形 支化丁基橡胶、卣代丁基橡胶或其混合物,至少一种填料,例如碳酸 钙、二氧化硅、炭黑,和数均分子量大于400的聚丁烯油。所述弹性 体组合物也可包括片状粘土,所迷片状粘土可选自天然或合成页硅酸 盐,尤其绿土粘土,例如蒙脱土。以上提及的弹性体组合物据说具有 改进的空气阻挡性能和加工性能且尤其可用作空气阻挡体。国际专利申请WO02/100936涉及含粘土、共聚体(interpolymer)、 一种或更多种剥层添加剂(exfoliating additive)的纳米复合材料, 其中剥层添加剂是结构为R2R3R4N的胺,其中R2、 W和R4是d-C2。烷基 或烯烃(alkene),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该共聚体可以是。-(:7异单烯 烃衍生的单元,对甲基苯乙烯衍生的单元和对(卣代甲基苯乙烯)衍生 的单元的共聚物。该粘土可选自天然或合成的页硅酸盐,尤其绿土粘 土,例如蒙脱土。以上提及的纳米复合材料据说具有改进的空气阻挡 性能。还公开了含所迷纳米复合材料的轮胎的内衬层和轮胎的内胎。国际专利申请WO2004/005388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它包括粘 土和含C2-d。烯烃衍生的单元的弹性体,其中所述弹性体还包括侧桂 于弹性体上的官能化的单体单元。优选地,该弹性体选自聚(异丁烯-共-对烷基苯乙烯)弹性体和聚(异丁烯-共-异戊二烯)弹性体,它们通 过使自由基生成剂和不饱和羧酸、不饱和酯、不饱和酰亚胺和类似物, 与该弹性体反应而官能化。以上提及的納米复合材料据说具有改进的 空气阻挡性能和尤其可用于轮胎内衬层和内胎。欧洲专利申请EP1408074涉及一种橡胶配混料,它包括至少一种 固体、任选地面代的丁基弹性体,和至少一种纳米粘土,例如任选地 用有机改性剂改性的天然或合成粘土,例如绿土粘土(例如,钠或钙蒙 脱土)。以上提及的橡胶胶料据说具有低的离模膨胀、较小的混炼胶收 缩、更快速的挤出时间和改进的热老化性结合较低的门尼焦烧。以上 提及的橡胶胶料据说尤其适合于许多应用,例如轮胎胎面和胎侧、轮 胎内衬层、罐槽衬里、软管、辊筒、传输带、硫化胶囊、防毒面具、药物容器和密封垫。曰本专利申请2003/335902涉及一种橡胶组合物,它通过混合100 重量份固体橡胶和1-150重量份有机处理的层状矿物粘土而形成,它 进一步包括1-50重量份由含有马来酸酐结构的液体橡胶生产的具有 铵盐的结构的液体橡胶,所述液体橡胶用作所述固体橡胶和层状矿物 粘土用增容剂。固体橡胶可选自二烯橡胶或氢化二烯橡胶、烯烃橡胶、 含卣素的橡胶、硅橡胶、热塑性橡胶。有机处理过的层状粘土可选自 天然或合成粘土,例如绿土(例如,蒙脱土)。以上提及的橡胶组合物 据说可用于充气轮胎的内衬层。申请人面临获得具有改进的空气阻挡性能的可交联弹性体组合物 的问题。申请人现已发现,可获得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它可有益地通 过添加以下所定义的至少 一种增强填料和至少 一种改性的聚羧酸酯到 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中,在制造交联的制造产品,尤其在制造轮胎, 更尤其在制造轮胎内衬层中使用。所述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显示出改进的空气阻挡性能,此外在 没有负面影响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的机械性能(静态和动态)的情况下 获得所述改进。此外,通过其粘度值所示,获得其良好的加工性和挤 出性。根据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含下述的轮胎-含至少一层胎体帘布层的胎体结构,所述胎体帘布层基本上为喇 叭形状,具有与各自的右手和左手胎團结构相连的相对側面边缘,所 述胎圏结构包括至少 一个胎團芯和至少一个胎边芯;-相对于所述帘布层结构,在径向向外的位置上采用的带束层结构;-在所述皮带结构上径向叠加的胎面胶(tread band); -相对于所述帘布层结构,在相对側上側向采用的一对胎侧;-具有空气阻挡性能的含交联弹性体材料的至少 一层; 其中通过交联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获得所述交联的弹性体材料,所述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包括(a) 用量为10phr-100phr,优选20phr-60phr的至少一种丁基橡胶;(b) 用量为0phr-90phr,优选40phr-80phr的至少一种二烯弹性 体聚合物;(c) 用量为5phr-120phr,优选15phr-90phr的至少一种选择的增 强填料;(d) 用量为2phr-20phr,优选5phr-15phr的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与含至少一个聚氧亚烷基侧链的至少一种烯键式不 饱和单体的至少一种共聚物。对于随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说,术语"Phr"是指相 对于IOO重量份橡胶的弹性体組合物所给定組分的重量份。对于随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说,除非另有说明,表 达数量、用量、百分数如此等等的所有数值要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用 术语"约,,来修饰。此外,所有范围包括所公开的最大点和最小点的 任何结合,且包括在其内的任何中间范围,所述中间范围可以或者可 以没有具体地在此处列出。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相对于所述帘布层结构,在径向向内 的位置上采用所述含具有空气阻挡性能的交联弹性体材料的至少一 层。根据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具有空气阻挡性能的交联弹性 体材料的至少 一层是轮胎内衬层。根据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所述具有空气阻挡性能的含交联弹性体 材料的至少一层包括在所述至少一层胎体帘布层内。在这一情况下, 所述具有空气阻挡性能的含交联弹性体材料的至少一层可以是其中至 少部分涂布通常包括在胎体帘布层内的彼此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包括:-含至少一层胎体帘布层的胎体结构,所述胎体帘布层基本上为喇叭形状,具有与各自的右手和左手胎圈结构相连的相对侧面边缘,所述胎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圈芯和至少一个胎边芯;-相对于所述胎体结构,在径向向外的位置上采用的带束层结构;-在所述带束层结构上径向叠加的胎面胶;-相对于所述胎体结构,在相对侧上侧向采用的一对胎侧;-具有空气阻挡性能的含交联弹性体材料的至少一层;其中通过交联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获得所述交联的弹性体材料,所述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包括:(a)用量为10phr-100phr的至少一种丁基橡胶;(b)用量为0phr-90phr的至少一种二烯烃弹性体聚合物;(c)用量为5phr-120phr的至少一种增强填料;(d)用量为2phr-20phr的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与含至少一个聚氧亚烷基侧链的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至少一种共聚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加林贝蒂L詹尼尼G梅洛罗
申请(专利权)人: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