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混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52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混合物及其应用。该液晶混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通式I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混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晶混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自从进入视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智能电视,液晶显示已无处不在,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牛奶和面包”。液晶显示器的快速发展已经取代了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成了当今信息显示领域的主流产品,这也直接牵动了其重要组成部分液晶材料的快速发展。液晶介质是部分有序、各向异性的液体,介于三维有序固体和各向同性液体之间。法国的G.Friedel及F.Grand-jean等对液晶的结构及光学性能做了详细的研究,并于1922年完成了液晶分类的工作,将液晶划分为:近晶相、向列相及胆甾相。G.H.Heilmeir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液晶显示器(LCD)。1971年T.L.Fergason等提出了扭曲向列相(TwistedNematic:TN)模式,W.Helfrich和M.Schadt利用扭曲向列相液晶的电光效应和集成电路相结合,将其制成了显示器件,实现了液晶材料的产业化,目前仍然是市场上最主流的液晶显示器模式。液晶显示器可分为无源矩阵(又称为被动矩阵或简单矩阵)和有源矩阵(又称为主动矩阵)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混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通式II的液晶化合物;所述通式I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混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通式II的液晶化合物;所述通式I为:其中,所述通式I中,Y1为H、或C1~C7烷基中的任意一种;X1和X3各自独立地选自H、F或CH3;Y2为F、Cl、CH3、OCH3、-CH=CH2、CF3、OCF3或OCHF2;分别各自独立地选自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所述通式II为:其中,所述通式II中,Y3和Y4分别各自独立地选自C1~C7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C1~C7烷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或C2~C7烯基中的任意一种;分别各自独立地选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为式I1~I54所示液晶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式I1~I54中,Y5为H、或C1~C7烷基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通式II的液晶化合物为式II1~II3所示液晶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式II1~II3中,Y6和Y7分别各自独立地选自C1~C7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C1~C7烷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或C2~C7烯基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混合物还包括至少一种极性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非极性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混合物中所述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75%,所述具有通式II的液晶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75%,所述极性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75%,所述非极性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7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混合物中所述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1~50%,所述具有通式II的液晶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50%,所述极性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50%,所述非极性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混合物中所述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1~30%,所述具有通式II的液晶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50%,所述极性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30%,所述非极性化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50%。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化合物为正极性化合物和/或负极性化合物,且所述正极性化合物选自式III1~III68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负极性化合物选自式B1~B53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极性化合物选自式V1~V29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式III1~III68所示化合物分别如下:所述式III1~III68中,R7为C1~C7烷基、C1~C7烷氧基、C2~C7烯基或C2~C7烯烷氧基,其中H或CH2可被环戊基取代;或者,R7为环戊基;或者,R7为被C1~C7烷基、C1~C7烷氧基或C2~C7烯基取代的环戊基;优选地,所述式III1~III68中,所述C1~C7烷基为-CH3、-C2H5、-C3H7、-C4H9、-C5H11、-C6H13或-C7H15;优选地,所述式III1~III68中,所述C2~C7烯基为-CH=CH2、-CH=CHCH3、-CH=CHC2H5、-CH=CHC3H7、-C2H4CH=CH2、-C2H4CH=CHCH3、-C3H6CH=CH2或-C3H6CH=CHCH3;优选地,所述式III1~III68中,所述C1~C7烷氧基为-OCH3、-OC2H5、-OC3H7、-OC4H9、-OC5H11、-OC6H13或-OC7H15;优选地,所述式III1~III68中,所述C2~C7烯烷氧基为-OCH2CH=CH2、-OCH2CH=CHCH3或-OCH2CH=CHC2H5;且所述式III1~III68中,为以下基团中的任一种:其中,所述B1~B53所示化合物分别如下:其中,所述式B1~B53中,R3和R4分别独立地选自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华李珊珊陈海舟吴成胜
申请(专利权)人:晶美晟光电材料南京有限公司陈新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