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线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9469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线体,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装载板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前段输送机构、与前段输送机构对接的后段输送机构,所述前段输送机构包括用于载运装载板的第一输送机构及第二输送机构;所述后段输送机构包括第三输送机构及的第四输送机构,输送结构的结构均一致,有益效果是:装有工件的装载板放置于具有两段输送机构的输送线,实现输送过程中不同速度的转换,可以更好的调节工件在输送线上的速度,减少工件之间发生碰撞的现象,避免因碰撞产生的不良品,提高加工工件的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Conveying device and conveying line body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veying equipment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a conveying device and conveying line body, the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also includes at least one conveying device for conveying loading plate, wherein the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 conveying mechanism docking back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the front convey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 loading plate carrying two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ird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fourth conveying mechanism, uniform structure of conveying structure, beneficial effect is: conveyor load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workpiece with two placed on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the speed of the conveying process, can better regulate the speed of the workpiece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reduce collision between the workpiece and the phenomenon, to avoid the collision Produce defective products,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processing parts,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线体
本技术涉及生成输送设备
,尤其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线体。
技术介绍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输送带将工件输送到不同的位置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传统输送带的特点是:在输送过程中输送速度是恒定的,当捡取处于输送带末端工件的速度小于输送带的输送速度时,则输送带末端聚集的工件越来越多,所以目前的输送带的不能根据工件的特点实时控制产品流走或停止的状态,因工件之间的碰撞也将会产生不良品,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线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本技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为: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装载板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前段输送机构、与前段输送机构对接的后段输送机构;所述前段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输送机构及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及第二输送机构均包括第一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用于驱动第一主动带轮转动的第一电机及连接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的第一同步带。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回流装载板的回流输送机构,所述回流输送机构位于所述前段输送机构和后段输送机构的上方或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机架设有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平行的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及第四支撑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后段输送机构包括第三输送机构和第四输送机构;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四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进一步的,所述机架还设置有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支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四支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进一步的,所述回流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架的第五输送机构及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撑架的第六输送机构,所述第五输送机构及第六输送机构均第二主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用于驱动第二主动带轮转动的第二电机及连接第二主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的第二同步带。进一步的,还包括放置于所述后段输出机构的输出端的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的阻挡器安装件、装设于所述阻挡器安装件的气缸及与气缸驱动连接的限位件。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定位装载板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顶升机架、装设于所述顶升机架的传感开关、与所述传感开关连接的顶板及装设于所述顶板的导柱,所述装载板设置有与所述导柱配合的套孔。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锁紧第二支撑架的第一锁紧件及用于锁紧第四支撑架的第二锁紧件。进一步的,一种输送线,包括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所述至少两个输送装置首尾对接。装载板通过具有两段输送机构的输送线,实现输送过程中实现不同速度的转换,可以更好的控制工件在输送线上的速度,也可以实现一段是输送状态,另一段是静止状态,减少工件之间发生碰撞的现象,避免因碰撞产生的不良品,提高加工工件的合格率,同时,本实施例中还具有回流输送机构,将不合格工件返回至加工端,减少人工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输送机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回流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回流输送机构组成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输出端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阻挡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顶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输送线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机架11—第一支撑架12—第二支撑架13—第三支撑架14—第四支撑架15—第一导轨16—第二导轨2—装载板21—套孔3—前段输送机构31—第一输送机构32—第二输送机构301—第一主动带轮302—第一从动带轮303—第一电机304—第一同步带4—后段输送机构41—第三输送机构42—第四输送机构5—回流输送机构51—第五输送机构52—第六输送机构501—第二主动带轮502—第二从动带轮503—第二电机504—第二同步带6—阻挡机构61—阻挡器安装件62—气缸63—限位件7—顶升机构71—顶升机架72—传感开关721—升降件73—顶板74—导柱8—第一锁紧件9—第二锁紧件01—输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的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装载板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前段输送机构3及与前段输送机构3对接的后段输送机构4,所述前段输送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第一输送机构31及第二输送机构32,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1及第二输送机构32均包括第一主动带轮301、第一从动带轮302、用于驱动第一主动带轮301转动的第一电机303及连接第一主动带轮301和第一从动带轮302的第一同步带304;所述后段输送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第三输送机构41及第四输送机构42,所述第三输送机构41与第四输送机构42的输送结构同第一输送机构31的结构一致。本技术包括一层或多层输送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一层输送装置,设置有一个装载板。具体的,将工件放置于所述装载板2,接着装载板2放置于前段输送机构3进行输送,然后装载板2进入后段输送机构4,两段输送机构分别控制,可以实现两种输送速度,进而控制工件在输送线上的速度,根据生产需要,当后段输送机构4聚集较多的工件时,可以将前段输送机构3设置的速度减慢,减缓后段输送机构4中工件聚集压力,从而减少工件之间碰撞现象的发生,避免因碰撞产生的不良品,更好的控制产品输送或停止状态,减少输送线末端阻挡机构6对转载板2的撞击,减少阻挡机构6数量的同时,又大大降低工件不良品质的风险,因而实现提高加工工件的合格率。具体的,前段输送机构3和后段输送机构4设置于机架1的上方,前段输送机构3包括第一主动带轮301、第一从动带轮302、第一电机303及第一同步带304,第一同步带304连接第一主动带轮301和第一从动带轮302,第一电机303驱动连接第一主动带轮301,在第一同步带304的输送过程中,实现装载板2被输送的功能。请参阅图1,本技术还包括用于回流装载板的回流输送机构5,所述回流输送机构5位于所述前段输送机构3和后段输送机构4的上方或下方。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回流输送机构5位于所述前段输送机构3和后段输送机构4的下方,将装载工件的装载板2返回至输送线始端,实现装载板2快速重复使用的目的,不仅减少人工用量,而且降低生产辅助工具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请参阅图2,具体的,所述机架1设有第一支撑架1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平行的第二支撑架12、第三支撑架13及第四支撑架14,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的上端部设有互相平行的第一支撑架11及第二支撑架12,在机架1的下端部设有互相平行的第三支撑架13及第四支撑架14。请参与图2和图3,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2,所述后段输送机构4包括第三输送机构41和第四输送机构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线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装载板(2)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前段输送机构(3)、与前段输送机构(3)对接的后段输送机构(4);所述前段输送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第一输送机构(31)及第二输送机构(32),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1)及第二输送机构(32)均包括第一主动带轮(301)、第一从动带轮(302)、用于驱动第一主动带轮(301)转动的第一电机(303)及连接第一主动带轮(301)和第一从动带轮(302)的第一同步带(3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装载板(2)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前段输送机构(3)、与前段输送机构(3)对接的后段输送机构(4);所述前段输送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第一输送机构(31)及第二输送机构(32),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1)及第二输送机构(32)均包括第一主动带轮(301)、第一从动带轮(302)、用于驱动第一主动带轮(301)转动的第一电机(303)及连接第一主动带轮(301)和第一从动带轮(302)的第一同步带(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回流装载板(2)的回流输送机构(5),所述回流输送机构(5)位于所述前段输送机构(3)和后段输送机构(4)的上方或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有第一支撑架(1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平行的第二支撑架(12)、第三支撑架(13)及第四支撑架(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2);所述后段输送机构(4)包括第三输送机构(41)和第四输送机构(42);所述第三输送机构(4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所述第四输送机构(4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还设置有第一导轨(15)及第二导轨(16),所述第二支撑架(1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15),所述第四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司再黄水灵彭心宽王善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松山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