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超 临界二氧化碳处理纤维素的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
技术介绍
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每年自然界中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纤维素约为1X10"吨。纤维素用途广泛,具有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易衍生化等特点。在纤维素内部,大量 羟基形成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网络赋予了纤维素极好的亲水性质, 却也使得它难溶、难熔,这极大地限制了纤维素的加工和应用"/^e^.C力e瓜,i/ L fd, 2005, 44, 3358.)。为此,纤维素的再生及其杂 化改性研究一直是人们探索的热点,特别是对纤维素进行无机掺杂改 性,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从而扩展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在纺织、催化、制药和功能膜等领域的应用已广泛引起研究者的兴趣(Prog.Polym.Sci.,1995, 20, 889; Jfec7YM o丄6b/a^/ . , 2004, 25, 1632; Adv.Mater., 2005, 17, 2365.)。在各种纤维素衍生化方法中,超临界流体技术的涌现和应用为处 理和改性纤维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纤维素的方法,先将纤维素和共溶剂置入高压容器中,通过泵压注入二氧化碳,反应条件为15~200℃,压力4~40Mpa,反应时间0.5~24小时,制得活化纤维素,其中,共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丙酮、四氢呋喃、甲醛、正丁醛、异丁醛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的纤维素为天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天然纤维素为棉短纤、棉织物、甘蔗渣、秸秆、纸制品、竹子、亚麻、木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启斯,武培怡,徐鹏,李磊,刘涛,赵玲,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