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接头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952429.X所述的端部设有凸环的硬管连接件,其包括密封圈和内连接管,所述端部设有凸环的硬管套在内连接管两端,内连接管一端的端部设有凸环的硬管与内连接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还包括固定套和防脱弹性环,所述内连接管上两个端部设有凸环的硬管之间套有固定套,所述防脱弹性环设置在固定套两端部内侧设置的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之间设置有固定内凸台,所述防脱弹性环套在位于固定槽内的端部设有凸环的硬管上,所述防脱弹性环位于固定槽外边缘与硬管端部上的凸环之间,所述固定槽的外边缘呈外小内大的锥状,在外力强行拔出硬管时,盖锥状边缘能起到压迫弹性环作用。现有硬质管道接驳结构大多采用如上所述的斜面压迫弹性环,但是由于这种管道接驳方式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会保持一定程度的张紧,使得弹性环一直处于硬管与固定槽共同形成的锐角空间内越挤越紧,最终容易发生形变,可能会导致失去弹性而无法正常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包括接驳头(1),所述接驳头(1)包括外锁定套(11)、内连接管(12)和活动卡环(14),所述接驳头(1)的前端为插接端口,所述外锁定套(11)具有第一内壁(111),所述第一内壁(111)与内连接管(12)的外壁相适配且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定套(11)的内壁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前卡环挡壁(112)、后卡环挡壁(115)以及至少两级内径不同的槽腔,分别包括第一级槽腔和第二级槽腔,所述第一级槽腔具有第一底壁(113),所述第二级槽腔具有第二底壁(114),所述第一级槽腔比第二级槽腔更靠近插接端口,所述前卡环挡壁(1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包括接驳头(1),所述接驳头(1)包括外锁定套(11)、内连接管(12)和活动卡环(14),所述接驳头(1)的前端为插接端口,所述外锁定套(11)具有第一内壁(111),所述第一内壁(111)与内连接管(12)的外壁相适配且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定套(11)的内壁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前卡环挡壁(112)、后卡环挡壁(115)以及至少两级内径不同的槽腔,分别包括第一级槽腔和第二级槽腔,所述第一级槽腔具有第一底壁(113),所述第二级槽腔具有第二底壁(114),所述第一级槽腔比第二级槽腔更靠近插接端口,所述前卡环挡壁(112)与第一底壁(113)的前端连接,所述后卡环挡壁(115)与第二底壁(114)的后端连接,所述活动卡环(14)置于环形槽中,所述活动卡环(14)能沿径向伸、缩变化,所述第二底壁(114)与第一内壁(111)的距离为H,所述第一底壁(113)与第一内壁(111)的距离为h,满足:H>h。2.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