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降血脂活性的竹柏內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607444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类具有降血脂活性的竹柏內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具体地,所述的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各基团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具有体内或体外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摄取的活性,具有作为新型降血脂药物的潜力。

Nagilactone compounds with hypolipidemic activity,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lass of hypolipidemic activity of nagilactone compound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in particular, the compound has the structure as shown in formula I, wherein the definition of each group as described in the specification. The compounds of the invention have the activity of increasin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intake in vivo or in vitro and have the potential as a novel hypolipidemic dr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降血脂活性的竹柏內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类新的具有降血脂活性的竹柏內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于降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是因为炎症细胞与动脉壁之间的炎症反应不断恶化而形成的慢性炎症性的疾病,是当今西方社会上致死量最高的因素之一。降血脂疗法是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他汀类作为降脂药中的明星药物在降脂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非常有效的降低了高血脂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致死率。然而,他汀类并非对所有的高血脂,和高动脉粥样硬化硬化风险的病人有效果,很大一部分患者对他汀类反应不敏感,不能靠他汀类阻止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发展新型的降血脂药物的任务迫在眉睫。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新的具有降血脂活性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具有降血脂活性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I为选自式I-1,I-2或I-3之一:A选自下组:N-R、O;其中,R选自下组:H、C1-C4的酰基、C1-C4的烷基、C1-C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I为选自式I-1,I-2或I-3之一:A选自下组:N-R、O;其中,R选自下组:H、C1-C4的酰基、C1-C4的烷基、C1-C4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杂芳基;R1选自下组: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的烷基、C1-C4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烷基(如2-羟基乙基,2-羟甲基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乙烯基;R2选自下组:无、H、氧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的酯基、-OR,其中,所述的R选自下组:H、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的酰基、芴甲氧羰酰基(Fmoc)、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较佳地,R’为H;R3选自下组:H、卤素、C1-C4的烷基、C1-C4的卤代烷基、-OH、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的酯基、-NH-R;其中,R选自下组:H、C1-C4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的烷基;R4选自下组:H、卤素、氧原子、氰基、羟基、羧基、C1-C4的烷氧基、C1-C4的烷基、C1-C4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的酯基、-OC(O)-R、-NH-R;其中,R选自下组:H、C1-C4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的烷基;R5选自下组:H、卤素、氰基、羟基、-OR、-COOR、取代或未取代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酯基、取代或未取代(优选为取代)的C7-C11芳基-酰基、-NH-R;其中,R选自下组:H、C1-C4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的烷基;或R4和R5共同构成-R”-O-R”-,其中,所述的R”为无,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的亚烷基;R6选自下组:H、卤素、氧原子、氰基、羧基、羟基、-OR、-COOR、取代或未取代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的酯基、取代或未取代(优选为取代)的C7-C11芳基酰基、-NH-R;其中,R选自下组:H、C1-C4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的烷基;或R5和R6共同构成-R”-O-R”-,其中,所述的R”为无,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的亚烷基;R7选自下组:H、C1-C4的烷基、C1-C4的卤代烷基;R8为无,H、或R8与R2共同构成-R”-O-R”-,其中,所述的R”为无或C1-C4的亚烷基:R9为无,H、或R9为-OH;所述的为双键或单键;所述的“取代”指基团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羧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1-C6烷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3-C6的环烷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2-C10的酯基、卤素、C1-C10烷基-氧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2-C10酰基、羟基、羟基-C1-C10的亚烷基、未取代或卤代的苯基;且当母核为I-1结构时,R2、R5和R6中至少有一个为选自下组的基团:-OR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的酯基;或R5和R6共同形成-OC(CH)2-O-结构;当母核为I-3结构时,R2、R4和R6中至少有一个为氧原子;或所述的式I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化合物具有以下式Ia所示的结构:式中,R1选自下组: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的烷基、C1-C4的卤代烷基;其中,所述的取代指基团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C1-C4的酯基取代;R2为-OH、-OR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的酯基;R7选自下组:C1-C4的烷基、C1-C4的卤代烷基;其余各基团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化合物具有以下式Ib所示的结构:式中,R1选自下组:取代或未取代的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阳王逸平姚胜马艳玲唐春萍赵晶柯昌强徐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