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736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除尘装置,其包括:用于罩盖贮灰罐的除尘罩、进料管和水幕管,进料管的出料口穿入除尘罩内部,水幕管设置在除尘罩的内壁上,水幕管上设置有预定数量的喷水孔,以将从出料口输出的物料润湿,相邻喷水孔相距预定距离。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避免卸料和送料过程中灰尘和二次扬尘的产生,净化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尘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注浆系统防尘
,具体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煤层自燃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煤层自燃的防治技术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中注浆防灭火技术至今已经发展形成几种比较成熟的工艺,如:黄泥注浆、水沙注浆和粉煤灰注浆等。就注浆灭火而言,粉煤灰质轻,颗粒表面具有一定光滑度,容易搅拌成浆,便于管道输送,注入采空区后流动性、稳定性好;粉煤灰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其密封性较好;粉煤灰亲水性差,粒度又大于黄土,注浆后浆体达到静态时脱水快,并随着水的泄流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粉煤灰用于注浆灭火,可以起到隔绝、包裹、降温作用。传统的粉煤灰注浆系统制浆工艺如下:粉煤灰由运输车卸料装置,经垂直和水平输送管路输送到贮灰罐后,经旋转卸料阀落入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连接制浆装置。由于粉煤灰比较干,在粉煤灰从贮灰罐落入螺旋输送机的卸料和螺旋输送机向制浆装置的送料过程中,粉煤灰物料会产生很多的灰尘及二次扬尘,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容易造成作业人员患矽肺病,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装置,其包括:用于罩盖贮灰罐的除尘罩、进料管和水幕管,进料管的出料口穿入除尘罩内部,水幕管设置在除尘罩的内壁上,水幕管上设置有预定数量的喷水孔,以将从出料口输出的物料润湿,相邻喷水孔相距预定距离。可选地,还包括泄压部,泄压部位于除尘罩上部,用于连通除尘罩内部和外部。可选地,泄压部包括壳体、支撑架和除尘袋,壳体呈筒状,壳体安装在除尘罩上,支撑架安装在壳体内壁上,除尘袋套设在支撑架上。可选地,泄压部还包括:挡灰板,挡灰板呈环状,其盖设在壳体上,用于封堵除尘袋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可选地,泄压部还包括:导流板,导流板呈倒锥螺旋发散状,其安装在壳体内壁上,位于除尘袋下方。可选地,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散灰板,散灰板设置在除尘罩顶部的内壁上,散灰板与出料口相对设置。可选地,其中,散灰板为圆锥筒状,散灰板的顶部内壁上具有凸起。可选地,其中,水幕管呈横向U形,水幕管的数量为2根,2根水幕管相对设置在保护罩的内壁上。可选地,其中,每个喷水孔上设置有一个喷嘴,每根水幕管上设置有30-40个喷嘴。可选地,其中,壳体的上方还设置有防止雨水进入壳体内部的防雨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通过设置除尘罩将贮灰罐封闭,再将粉煤灰通过进料管输送到除尘罩内,经过水幕管喷洒水幕对物料进行润湿,可减小粉煤灰从贮灰罐落入螺旋输送机的卸料和螺旋输送机向制浆装置的送料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及二次扬尘,而且通过在除尘罩上设置泄压部,使除尘罩内部压力与外界平衡,泄压部内设置防尘布袋,可避免粉尘通过泄压部进入外界大气,净化空气,降低粉尘的扩散,进一步地减少送料过程中二次扬尘的产生,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装置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其剖面图,除尘装置包括进料管2、除尘罩3和水幕管5,除尘罩3罩盖在贮灰罐上。进料管2的出料口由除尘罩3侧壁穿入除尘罩3内部。水幕管5设置在除尘罩3的内壁上,水幕管上设置有预定数量的喷水孔,以将从出料口输出的物料(如粉煤灰)润湿,相邻喷水孔相距预定距离。实际作业时,除尘装置通过偏心轮与贮灰罐快速夹紧密封。粉煤灰通过进料管2输送进除尘罩3内,粉煤灰喷射在除尘罩3上,打散后散落到除尘罩3内,散落的粉煤灰经过水幕管5喷出的水幕润湿后,进入贮灰罐中,在输送到其他设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通过设置除尘罩将贮灰罐封闭,再将粉煤灰通过进料管输送到除尘罩内,对粉煤灰进行润湿再输送到其他设备,可减少粉尘进入外界大气,净化空气,降低粉尘的扩散,减少送料过程中二次扬尘的产生。经过水幕管喷洒水幕对物料进行润湿,可减小粉煤灰从贮灰罐落入螺旋输送机的卸料和螺旋输送机向制浆装置的送料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及二次扬尘。实施例二可选地,如图2所示,除尘装置还包括泄压部1,其安装在除尘罩3上部,并与除尘罩3内部连通,泄压部1用于保持除尘罩3内部与外界环境压力平衡,降低由于粉煤灰的输入,除尘罩3与贮灰罐形成的封闭式环境导致的压力上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泄压部1包括壳体、支撑架1-1、导流板1-5和除尘袋1-4,壳体呈筒状,支撑架1-1安装在壳体内壁上,除尘袋1-4套设在支撑架1-1上。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泄压部1可以为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泄压部1还包括挡灰板1-2,挡灰板1-2呈环状,其盖设在壳体上,用于封堵除尘袋1-4与壳体之间的间隙,防止粉煤灰从除尘袋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进入空气中,进一步地减少粉尘的产生。较佳地,泄压部1还包括:导流板1-5,导流板1-5呈倒锥螺旋发散状,其安装在壳体内壁上,位于除尘袋1-4下方。通过设置导流板1-5,使得粉尘能够快速吸附到除尘袋1-4,提高吸附效率。倒锥螺旋发散状指的是整体上呈倒锥形,为螺旋状上升,其上部的宽度大于下部的宽度。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粉煤灰的输入,导致除尘罩3内部压力大于外界压力,一部分粉煤灰会经过泄压部1,在导流板1-5作用下,气流螺旋上升,在离心力作用下,粉尘快速吸附到除尘袋1-4上,未吸附到除尘袋1-4上的粉尘在挡灰板1-2的阻挡下再次分散回到保护罩内,经水幕管润湿,进入贮灰罐内部,大大减少了进入空气中的粉尘。可选地,该除尘装置还包括散灰板4,散灰板4设置在除尘罩3的内壁上,散灰板与出料口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出料口朝上设置,散灰板4位于出料口的正上方。如图2所示,散灰板4为圆锥筒状,其顶部内壁上具有拱形凸起,其底部的内径大于顶部的内径。粉煤灰从进料管2的出口端喷洒出来后撞击到散灰板4上,可增大粉煤灰打散后的散落面积,增加水雾的除尘面积。散灰板4也可采用其他形状,如半球形等。较佳地,水幕管5位于出料口下方,以使打散后的粉煤灰都能够被润湿,减小粉尘的产生。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水幕管5的数量为2根,均呈横向U形,2根水幕管5相对设置在保护罩的内壁上,形成上下两层水雾,以保证水幕全面覆盖保护罩内部,增加水雾的除尘效果。水幕管5的数量可根据降尘情况进行设置,如1根、4根。水幕管5的长度与除尘罩3的长度适配,例如,水幕管5的长度约为除尘罩3长度的两倍。水幕管5也可为其他形状,如环形。可选地,为更好地形成水幕每个喷水孔上设置有一个喷嘴6,喷嘴6采用低压喷嘴6,每根水幕管5上设置有30-40个低压喷嘴6。喷嘴6数量的设置以实现水幕全面覆盖除尘罩3底部,保证粉煤灰全部润湿为准。低压指的是压力值小于1MPa,例如低压喷嘴的工作压力为0.3-0.7MPa。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支撑架1-1为长方体框架,支撑架1-1通过法兰固定在壳体内壁上,支撑架1-1位于壳体的中部,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除尘罩3顶部为正方形,底部为长方体,底部与顶部通过四个梯形的斜面连接。除尘罩3也可采用其他形状,如内部中空的半球状。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保证进料的连续性,除尘罩3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除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罩盖贮灰罐的除尘罩、进料管和水幕管,进料管的出料口穿入除尘罩内部,水幕管设置在除尘罩的内壁上,水幕管上设置有预定数量的喷水孔,以将从出料口输出的物料润湿,相邻喷水孔相距预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罩盖贮灰罐的除尘罩、进料管和水幕管,进料管的出料口穿入除尘罩内部,水幕管设置在除尘罩的内壁上,水幕管上设置有预定数量的喷水孔,以将从出料口输出的物料润湿,相邻喷水孔相距预定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压部,泄压部位于除尘罩上部,用于连通除尘罩内部和外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泄压部包括壳体、支撑架和除尘袋,壳体呈筒状,壳体安装在除尘罩上,支撑架安装在壳体内壁上,除尘袋套设在支撑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泄压部还包括:挡灰板,挡灰板呈环状,其盖设在壳体上,用于封堵除尘袋与壳体之间的间隙。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泄压部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哲白枫桐贺安民任显财胡海峰胡鑫王开远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抚顺正工矿业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