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金属外壳终端设备的近场通信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681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采用金属外壳终端设备的近场通信天线装置,包括:金属外壳以及设置在金属外壳内部下方的导磁材料;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缝隙带,所述缝隙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设置在金属外壳内的闭合或不闭合的任意形状缝隙带,另一部分为连接任意形状缝隙带和金属外壳边缘的长条缝隙带,所述缝隙带带内填充有非导电材料。所述金属外壳接入匹配电路作为射频辐射体,所述金属外壳边缘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金属外壳表面的缝隙带实现金属外壳的天线功能,缝隙带内非导电材料实现了金属外壳的一体成型,避免再另外设计天线插件带来安装和配置方面的难题,减小了移动设备厚度和装配难度,完全消除了传统金属外壳对天线的屏蔽作用,性能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金属外壳终端设备的近场通信天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金属外壳终端设备的近场通信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电磁场信号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的RFID(射频身份识别)或NFC(近场通讯)技术已经渐渐普及。为了移动电子设备件或者移动电子设备与基础读卡设备间进行通讯,在各设备中,尤其是手持移动电子设备装载有通讯天线装置,并装配于移动设备外壳内部。随着带金属后盖的移动通讯设备的流行,大幅度提高了移动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及设备外壳的耐磨性,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近期随着消费者的青睐,带有金属后壳的移动设备开始流行,这给天线的设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为天线放在金属壳体内侧时,金属后壳上产生与天线电流完全相反的涡流的同时,金属外壳对电磁波还具有屏蔽作用,使得天线无法在金属后壳的外侧被检测到。全金属环境使得传统的近场通讯天线装置的读写性能变差。现有的在金属外壳手机上设置天线的方法是将金属外壳的一部分替换成与金属外壳外观相近的非金属材料,并将天线全部设置在该部分非金属材料之下,防止天线信号被金属外壳完全屏蔽。这种做法本质上还是在非金属外壳下设置天线。这种方式实际上也将外壳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采用金属外壳终端设备的近场通信天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金属外壳终端设备的近场通信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以及设置在金属外壳内部下方的导磁材料;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缝隙带,所述缝隙带有且仅有一端延伸至金属外壳边缘,所述金属外壳接入匹配电路作为射频辐射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金属外壳终端设备的近场通信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以及设置在金属外壳内部下方的导磁材料;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缝隙带,所述缝隙带有且仅有一端延伸至金属外壳边缘,所述金属外壳接入匹配电路作为射频辐射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金属外壳终端设备的近场通信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设置在金属外壳内的闭合或不闭合的任意形状缝隙带,另一部分为连接任意形状缝隙带和金属外壳边缘的长条缝隙带,所述缝隙带的宽度为均匀或不均匀宽度。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玉熊皓张强万志明许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