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予华专利>正文

一种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73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彩有趣、具有吸引力、生动形象的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包括有进球口、电动推杆Ⅰ、电动推杆Ⅱ、电磁铁Ⅰ、铁质板、电磁铁Ⅱ、支架、支杆Ⅱ、出球管、支杆Ⅰ、混合箱、电机Ⅱ、升降杆、导向板、弹簧、固定块、接触轮、凸轮和电机Ⅰ,支架内底部中央设有支杆Ⅱ,支架内左右壁中部对称设有支杆Ⅰ,支杆Ⅰ与支杆Ⅱ之间均设有出球管,支架内左壁上方设有导向板和电机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精彩有趣、具有吸引力、生动形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
技术介绍
随机变量表示随机试验各种结果的实值单值函数。例如某一时间内公共汽车站等车乘客人数,电话交换台在一定时间内收到的呼叫次数等等,都是随机变量的实例。现有的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存在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不够形象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精彩有趣、具有吸引力、生动形象的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不够形象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彩有趣、具有吸引力、生动形象的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包括有进球口、电动推杆Ⅰ、电动推杆Ⅱ、电磁铁Ⅰ、铁质板、电磁铁Ⅱ、支架、支杆Ⅱ、出球管、支杆Ⅰ、混合箱、电机Ⅱ、升降杆、导向板、弹簧、固定块、接触轮、凸轮和电机Ⅰ,支架内底部中央设有支杆Ⅱ,支架内左右壁中部对称设有支杆Ⅰ,支杆Ⅰ与支杆Ⅱ之间均设有出球管,支架内左壁上方设有导向板和电机Ⅰ,电机Ⅰ设在导向板上方,导向板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进球口(1)、电动推杆Ⅰ(2)、电动推杆Ⅱ(3)、电磁铁Ⅰ(4)、铁质板(5)、电磁铁Ⅱ(6)、支架(7)、支杆Ⅱ(8)、出球管(9)、支杆Ⅰ(10)、混合箱(11)、电机Ⅱ(12)、升降杆(13)、导向板(14)、弹簧(16)、固定块(17)、接触轮(18)、凸轮(19)和电机Ⅰ(20),支架(7)内底部中央设有支杆Ⅱ(8),支架(7)内左右壁中部对称设有支杆Ⅰ(10),支杆Ⅰ(10)与支杆Ⅱ(8)之间均设有出球管(9),支架(7)内左壁上方设有导向板(14)和电机Ⅰ(20),电机Ⅰ(20)设在导向板(14)上方,导向板(14)上开有导向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中数学随机变量教学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进球口(1)、电动推杆Ⅰ(2)、电动推杆Ⅱ(3)、电磁铁Ⅰ(4)、铁质板(5)、电磁铁Ⅱ(6)、支架(7)、支杆Ⅱ(8)、出球管(9)、支杆Ⅰ(10)、混合箱(11)、电机Ⅱ(12)、升降杆(13)、导向板(14)、弹簧(16)、固定块(17)、接触轮(18)、凸轮(19)和电机Ⅰ(20),支架(7)内底部中央设有支杆Ⅱ(8),支架(7)内左右壁中部对称设有支杆Ⅰ(10),支杆Ⅰ(10)与支杆Ⅱ(8)之间均设有出球管(9),支架(7)内左壁上方设有导向板(14)和电机Ⅰ(20),电机Ⅰ(20)设在导向板(14)上方,导向板(14)上开有导向孔(15),电机Ⅰ(20)前端设有凸轮(19),凸轮(19)右方设有接触轮(18),接触轮(18)上设有升降杆(13),升降杆(13)上设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与导向板(14)之间连接有弹簧(16),升降杆(13)穿过弹簧(16)和导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予华刘荣喜
申请(专利权)人:毕予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