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的珠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844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侧架,所述侧架之间设置有一座架,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所述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枢轴,所述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能够围绕枢轴相对转动,且所述后脚管与手把管之间枢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手把管与座架之间枢接有第二连杆,所述后脚管与座架之间枢接有第三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相互枢接,这样使得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之间通过转动可以相互折叠,同时再通过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互转动使得座架也可以折叠,这样就极大地减小了婴儿车折叠后的体积,便于用户在出行时的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家庭都为出生不久的宝宝购买了婴儿车,在家或者外出时,婴儿可以坐在婴儿车的摇篮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但是现在婴儿车上基本上都是不可折叠的,这就给用户出行的时候带来了极大地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侧架,所述侧架之间设置有一座架,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所述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枢轴,所述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能够围绕枢轴相对转动,且所述后脚管与手把管之间枢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手把管与座架之间枢接有第二连杆,所述后脚管与座架之间枢接有第三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相互枢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座架上设置有一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上可伸缩设置有一脚靠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面板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前扶手,所述前扶手的外形呈T形。优选地,所述安装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凹槽,且所述前扶手包括有一与所述凹槽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侧架(1),所述侧架(1)之间设置有一座架(2),所述侧架(1)包括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枢轴,所述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能够围绕枢轴相对转动,且所述后脚管(101)与手把管(102)之间枢接有第一连杆(112),所述手把管(102)与座架(2)之间枢接有第二连杆(113),所述后脚管(101)与座架(2)之间枢接有第三连杆(114),且所述第二连杆(113)与所述第三连杆(114)相互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侧架(1),所述侧架(1)之间设置有一座架(2),所述侧架(1)包括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枢轴,所述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能够围绕枢轴相对转动,且所述后脚管(101)与手把管(102)之间枢接有第一连杆(112),所述手把管(102)与座架(2)之间枢接有第二连杆(113),所述后脚管(101)与座架(2)之间枢接有第三连杆(114),且所述第二连杆(113)与所述第三连杆(114)相互枢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2)上设置有一安装面板(4),所述安装面板(4)上可伸缩设置有一脚靠管(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4)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前扶手(5),且所述前扶手(5)的外形呈T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凹槽(9),且所述前扶手(5)包括有一与所述凹槽(9)相匹配的纵伸部(10),所述纵伸部(10)设置于所述凹槽(9)内,所述纵伸部(10)上活动设置有一按键(7),且所述按键(7)上设置有一凸起(8),所述凹槽(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凸起(8)相卡扣的卡槽(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4)上还设置有第一管道(12)和第二管道(13),且所述脚靠管(6)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脚靠管(6)的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的珠
申请(专利权)人:欧的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