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部吸能盒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吸收汽车碰撞动能的汽车前部吸能盒。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主要是通过主动安全措施与被动安全措施来保护乘客与行人的安全。主动安全措施包括现行主流汽车所配置的车身稳定系统、预碰撞自动刹车系统等;被动安全措施包括汽车安全气囊、汽车吸能盒等。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是汽车安全等级的重要衡量标准,被动安全性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本身减轻乘员伤害的性能,其中,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对于正面碰撞来说对于车身不同部位刚性要求也不同,从保护乘员安全性角度出发,主要通过减少或避免由正面碰撞带来的对乘员的伤害,因此构建前部吸能区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就尤为重要。通常是通过在汽车的前部或后部设置吸能盒来提高汽车的正面被动安全性。汽车吸能盒,简单的理解就是应用于汽车上,可以吸收撞击能量的盒子。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将通过自身的溃缩来吸收撞击力,从而降低或避免如汽车纵梁等汽车主体结构以及车内乘客的伤害。汽车吸能盒主要设置于汽车前防护杠与纵梁之间或设置于后防护杠与纵梁之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部吸能盒,设置于汽车纵梁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吸能构件;所述吸能构件为螺旋弹簧状的塑性材料;所述第一端板为截面为波浪形的板形,第二端板为平板,第一端板设置于所述塑性材料的一端,第二端板设置于塑性材料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部吸能盒,设置于汽车纵梁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吸能构件;所述吸能构件为螺旋弹簧状的塑性材料;所述第一端板为截面为波浪形的板形,第二端板为平板,第一端板设置于所述塑性材料的一端,第二端板设置于塑性材料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部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材料选用18号~22号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部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君,田维,刘心文,吴贵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