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供油的油气润滑高速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561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确供油的油气润滑高速电主轴,属于电主轴技术领域。整个电主轴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定子;壳体两端连接有前、后轴承室,轴承室内分别串联两个轴承,两轴承间通过轴承内隔垫与外隔垫分离;前后轴承支撑起芯轴,芯轴上设置有与定子匹配的转子。每个轴承分别设置一条油气润滑油路;前轴承室和壳体内分别设置环形冷却槽;轴承壳体上设置有油气进口及油气出口,油气管道通过壳体,轴承室及轴承外隔垫,并在管道末端设置有油气喷嘴,各轴承都有单独的输油管路、喷嘴及回油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独立的油气润滑油路、喷嘴以及回油路,实现轴承的油气润滑参数的精确控制,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效果,增强电主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确供油的油气润滑高速电主轴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主轴,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油气润滑精确供油的高速电主轴。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对机床转速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机床的核心部件,电主轴也在朝着高速的方向发展。电主轴的回转运动主要依赖于芯轴两端的支撑轴承,轴承的转速及承载能力直接影响了电主轴的性能。润滑是影响轴承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传统的电主轴轴承润滑方式多为脂润滑、油润滑等。这些润滑方式多为过量润滑,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在轴承内产生额外的摩擦力矩,影响轴承性能,限制电主轴的极限转速。为了提高轴承转速,目前高速轴承多采用油气润滑。油气润滑属于微量润滑,其特点是将定量的润滑油通过压缩空气运输至轴承内,由于润滑油量少,在轴承内产生摩擦力矩低,轴承发热量小,轴承转速可极大提高;而压缩空气不仅用于运输润滑油,还可以提高轴承的冷却效果,并对轴承进行气封。由于油气润滑具有节约油量,降低轴承温升,提高轴承转速等特点,十分适用于高速电主轴轴承的润滑。但目前许多油气润滑电主轴供油精度不高,经常使用一条油路同时为两个轴承供油,并对不同轴承使用相同的油气润滑参数。若使用一条油路同时为两个轴承供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精确供油的油气润滑高速电主轴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确供油的油气润滑高速电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内的定子,壳体连接前、后轴承室,前、后轴承室内部分别串联两个轴承,相邻轴承间安装轴承内隔垫和轴承外隔垫,前、后轴承支撑芯轴,与定子相匹配的转子固定在芯轴上;每个轴承分别设置一条油气润滑油路,在壳体后盖上分别设置与各条油气润滑油路相通的油气进口及油气出口,轴承外隔垫上和轴承室内设置喷嘴,油气润滑油路内的润滑油气通过轴承外隔垫的喷嘴或者轴承室内的喷嘴喷入轴承;还包括设置于每个轴承前后侧的回油孔和回收油路,每个回收油路一端分别与回油孔相通,另一端与其他回收油路汇合于一个汇油槽,经轴承室上的出油孔排出电主轴;还包括设置于前轴承室内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确供油的油气润滑高速电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内的定子,壳体连接前、后轴承室,前、后轴承室内部分别串联两个轴承,相邻轴承间安装轴承内隔垫和轴承外隔垫,前、后轴承支撑芯轴,与定子相匹配的转子固定在芯轴上;每个轴承分别设置一条油气润滑油路,在壳体后盖上分别设置与各条油气润滑油路相通的油气进口及油气出口,轴承外隔垫上和轴承室内设置喷嘴,油气润滑油路内的润滑油气通过轴承外隔垫的喷嘴或者轴承室内的喷嘴喷入轴承;还包括设置于每个轴承前后侧的回油孔和回收油路,每个回收油路一端分别与回油孔相通,另一端与其他回收油路汇合于一个汇油槽,经轴承室上的出油孔排出电主轴;还包括设置于前轴承室内和壳体内的环形冷却槽以及贯通壳体的冷却管路,冷却管路与安装在壳体后盖的冷却液进口及出口相连,冷却管路将壳体内部及前轴承室内的环形冷却槽连通,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液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供油的油气润滑高速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室内两个轴承均设置单独的油气润滑油路,两条油气润滑油路分别位于过电主轴中心线相隔30°的剖面上;所述后轴承室内两轴承也设置单独的油气润滑油路,两条油气润滑油路分别位于过电主轴中心线相隔30°的剖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供油的油气润滑高速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润滑油路有四条,第一油气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气从壳体后盖进入电主轴,经壳体,前轴承室,轴承外隔垫,通过外隔垫的喷嘴喷入轴承;第二油气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气从壳体后盖进入电主轴,经壳体,前轴承室,通过前轴承室内设计的喷嘴喷入轴承;第三油气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气从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牧原周广辉王建郭峰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海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