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油气润滑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5487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材油气润滑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不改动设备本体的情况下作出的,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电磁换向阀的初始位设定为得电状态;第二步:启动电机带动齿轮泵运转,在主油路上建立油压,溢流阀限定安全油压,过滤器去除润滑油中杂质;第三步:20s内检测油压是否达到6MPa;第四步:如果达到6MPa,说明每一个润滑点都无泄漏、卡死,压力油通过分配器供应到油气混合器与压缩空气进行混合后送入润滑点,加载过程完成,电磁换向阀失电、齿轮泵停止运转、管路油压卸荷;如果没达到6MPa,发出故障信号,轧线停机;第五步:延迟5s,等待润滑完成;第六步:电磁换向阀得电,延迟30s,重新到第二步,完成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油气泵加载时间过长而导致轧线停机造成故障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油气润滑控制方式改进,通过改变油气控制流程来解决机械故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高速轧机的轴承润滑上,油气润滑是当今普遍应用的一种润滑方式。在线材生产线,油气系统主要用于轧机滚动导卫、传动轴接手、轧辊轴承以及活套轴承的润滑。而实际生产过程中,某一个或几个分配器卡死或泄漏,这会使润滑油从这几个故障分配器中泄漏出来,使油路压力建立不起来,润滑油不能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分配器,造成润滑故障。这可以通过保证油品清洁度,防止污物颗粒堵塞分配器来解决;压缩空气反窜进入主油路。这主要是由于当泵停机时,主油路卸荷,而压缩空气始终有O. 6MPa的压力,如果某一个分配器的密封不严或稍有磨损,那么压缩空气就会反窜进入油路。所以在下一次加载时,压力油要先把压缩空气压出油管才能供应到润滑点,升压时间增长,这就造成了泵加载时间过长。由于整条轧线含有上百个分配器,有些分配器位于高温环境下,密封容易损坏,所以要想排查是哪个分配器出故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油气泵加载时间过长而导致轧线停机造成故障时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不改动设备本体的情况下作出的,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电磁换向阀的初始位设定为得电状态;第二步启动电机带动齿轮泵运转,在主油路上建立油压,溢流阀限定安全油压,过滤器去除润滑油中杂质;第三步20S内检测油压是否达到6MPa ;第四步如果达到6MPa,说明每一个润滑点都无泄漏、卡死,压力油通过分配器供应到油气混合器与压缩空气进行混合后送入润滑点,加载过程完成,电磁换向阀失电、齿轮泵停止运转、管路油压卸荷;如果没达到6MPa,发出故障信号,轧线停机;第五步延迟5S,等待润滑完成;第六步电磁换向阀得电,延迟30S,重新到第二步,完成循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即使分配器的密封有磨损,由于P 口被堵住,润滑油的可压缩性又不大,这样压缩空气就不能反窜进入主油路内;油气的加载时间由原来的18S缩短为6S ;由于加载时间的缩短而导致泄漏量的减少,从而使润滑油量确保用于轴承正常运转所需的油量上,减少了浪费。附图说明图I是油气润滑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油气控制流程图。图中1、齿轮泵2、电机3、溢流阀4、过滤器5、压力表6、压力开关7、电磁换向阀。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参见图I和图2,其控制步骤为第一步将电磁换向阀7的初始位设定为得电状态;第二步启动电机2带动齿轮泵I运转,在主油路上建立油压,溢流阀3限定安全油压,过滤器4去除润滑油中杂质;第三步20S内压力表5检测油压是否达到6MPa;第四步如果达到6MPa,说明每一个润滑点都无泄漏、卡死,压力油通过压力开关6、分配器供应到油气混合器与压缩空气进行混合后送入润滑点,加载过程完成,电磁换向阀失电、齿轮泵停止运转、管路油压卸荷;如果没达到6MPa,发出故障信号,轧线停机;第五步延迟5S,等待润滑完成;第六步电磁换向阀得电,延迟30S,重新到第二步,完成循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即使分配器的密封有磨损,由于P 口被堵住,润滑油的可压缩性又不大,这样压缩空气就不能反窜进入主油路内;油气的加载时间由原来的18S缩短为6S ;由于加载时间的缩短而导致泄漏量的减少,从而使润滑油量确保用于轴承正常运转所需的油量上,减少了浪费。权利要求1. 一种,,其控制步骤为第一步将电磁换向阀(7)的初始位设定为得电状态;第二步启动电机(2)带动齿轮泵(I)运转,在主油路上建立油压,溢流阀(3)限定安全油压,过滤器(4)去除润滑油中杂质;第三步20S内压力表(5)检测油压是否达到6MPa;第四步如果达到6MPa,说明每一个润滑点都无泄漏、卡死,压力油通过压力开关(6)、分配器供应到油气混合器与压缩空气进行混合后送入润滑点,加载过程完成,电磁换向阀失电、齿轮泵停止运转、管路油压卸荷;如果没达到6MPa,发出故障信号,轧线停机;第五步延迟5S,等待润滑完成;第六步电磁换向阀(7 )得电,延迟30S,重新到第二步,完成循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其技术方案是在不改动设备本体的情况下作出的,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电磁换向阀的初始位设定为得电状态;第二步启动电机带动齿轮泵运转,在主油路上建立油压,溢流阀限定安全油压,过滤器去除润滑油中杂质;第三步20s内检测油压是否达到6MPa;第四步如果达到6MPa,说明每一个润滑点都无泄漏、卡死,压力油通过分配器供应到油气混合器与压缩空气进行混合后送入润滑点,加载过程完成,电磁换向阀失电、齿轮泵停止运转、管路油压卸荷;如果没达到6MPa,发出故障信号,轧线停机;第五步延迟5s,等待润滑完成;第六步电磁换向阀得电,延迟30s,重新到第二步,完成循环。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油气泵加载时间过长而导致轧线停机造成故障时间的问题。文档编号F16N23/00GK102943950SQ20121047459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顾强, 毕小保 申请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材油气润滑控制方法,,其控制步骤为:第一步:将电磁换向阀(7)的初始位设定为得电状态;第二步:启动电机(2)带动齿轮泵(1)运转,在主油路上建立油压,溢流阀(3)限定安全油压,过滤器(4)去除润滑油中杂质;第三步:20S内压力表(5)检测油压是否达到6MPa;第四步:如果达到6MPa,说明每一个润滑点都无泄漏、卡死,压力油通过压力开关(6)、分配器供应到油气混合器与压缩空气进行混合后送入润滑点,加载过程完成,电磁换向阀失电、齿轮泵停止运转、管路油压卸荷;如果没达到6MPa,发出故障信号,轧线停机;第五步:延迟5S,等待润滑完成;第六步:电磁换向阀(7)得电,延迟30S,重新到第二步,完成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强毕小保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