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540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系统、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的出气口与除尘系统的入气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脱硫系统的入气口与所述的除尘系统的出气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的入气口与冶炼炉的尾气排气孔通过管线连通;结构简单,对冶炼后的尾气进行余热回收再利用,除尘,脱硫等处理,有效的避免了尾气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浪费了烟气中所携带的热能的问题,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同时节约了尾气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冶炼领域,具体是属于一种微波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烟气,烟气中常常会产生大量含SO2,同时携带大量热源,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冶炼系统环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实现高浓度冶炼烟气中SO2的达标排放,而且也要实现低浓度、极低浓度冶炼烟气中SO2的达标排放,同时排放中不能还有大量的灰尘。低浓度SO2冶炼烟气具有气量大、SO2浓度低,波动较大等特点,主要是冶炼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集气,目前处理方法比较广泛,包括石灰中和法、离子液法、活性焦法、碱吸收法等,工艺成熟。但由于冶炼烟气量大,所需原料量大,处理成本较高,且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固废、液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除尘脱硫率高,能够充分的对冶炼后的尾气进行脱硫的冶炼炉尾气处理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系统、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的出气口与除尘系统的入气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脱硫系统的入气口与所述的除尘系统的出气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的入气口与冶炼炉的尾气排气孔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冷凝水箱体和冷凝水箱盖,所述的冷凝水箱体与冷凝水箱盖通过密封锁紧机构连接,所述的冷凝水箱体内竖直设有多个翅片管,该翅片管通过设在冷凝水箱体内的下卡槽卡设在冷凝水箱体中,所述的冷凝水盖内设有卡设翅片管上部的上卡槽,所述的翅片管之间通过导热管连通,所述的冷凝水箱盖上设有一进水管,冷凝水箱体的底部设有一出水管;所述的翅片管的进口连接有一与冶炼炉尾气排气孔连通的进烟管,该进烟管穿过冷凝水箱体插入到翅片管进口;所述的翅片管的出口连接有一出烟管,该出烟管穿过冷凝水箱体插入到翅片管的出口。所述的除尘系统包括除尘箱体,设在除尘箱体底部与余热回收系统出气口连通的烟气进口和设在除尘箱体顶部的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箱体内设有多层除尘板,该除尘板上设有大小不同的通孔,且每层除尘板上的通孔上下相互错开;所述的除尘板通过设在除尘箱体内的卡槽卡设在除尘箱体中。所述的脱硫系统包括脱硫箱体,设在脱硫箱体下部与除尘系统的出口连通的进气口和设在脱硫箱体顶部的出气口,所述的除硫箱体外分别设有碱液箱、水箱和过滤箱,所述的水箱与碱液箱通过管线导通,所述的碱液箱与脱硫箱体通过碱液管线导通,且放入到脱硫箱体内的碱液的液面高度低于进气口的高度,所述该碱液管线上设有一单向阀;所述的脱硫箱体与过滤箱的顶部通过反应液管线导通,所述的过滤箱的中部设有一固液过滤板;所述的脱硫箱体内的上部设有一第一喷淋管,该第一喷淋管上均匀设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的第一喷淋管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且该水管上设有将水箱中的水泵入到第一喷淋管中的第二水泵。所述的密封锁紧机构包括与冷凝水箱盖端部连接的上压块,设在冷凝水箱体端面与上压块压合匹配的下压块,所述的上压块的下表面上设有一上密封垫,所述下压块的上表面上设有一下密封垫,所述的上密封垫与下密封垫密封接触,所述的下压块内设有一容腔,该容腔内固定设有一电缸,该电缸的伸缩端穿过下密封垫与上密封垫固定连接。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一第一电磁阀,该第一电磁阀与设在冷凝水箱盖内的液位计电连接;所述的出水管上设有一第二电磁阀,该第二电磁阀与设在冷凝水箱体内的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的除尘板最低是五层。所述除尘箱体内上部设有一第二喷淋管,除尘箱体的底部设有一污水出口,所述的第二喷淋管上均匀设有多个喷头,所述的喷淋管与设在除尘箱体外的水箱通过管线连接,该连接第二喷淋管与水箱之间的管线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的除尘板内设有过水通道,且该过水通道的横穿除尘板两侧的两个端面;所述的过水通道的一端与除尘箱体一侧上设有的入水口连通,另一端与设在除尘箱体另一侧上设有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入水口与设在除尘箱体外的水箱通过管线连通,且该连通入水口与水箱的连通管线上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的过滤箱的底部与碱液箱通过回液管线连通,且该回液管线上设有一将过滤箱中的液体泵入到碱液箱中的第二水泵。所述的出气口与脱硫箱体的中部通过回气管线导通,该回气管线上设有一第四电磁阀,所述的出气口上设有第三电磁阀,且该第三电磁阀位于回气管线与出气口相通点的上端;所述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设在脱硫箱体顶部检测气体PH值的PH检测仪电连接;当PH检测仪检测的值为中性时,第四电磁阀关闭,第三电磁阀开启,当PH检测仪检测的值为酸性时,第三电磁阀关闭,第四电磁阀开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系统结构简单,设有的余热回收系统、除尘系统、脱硫系统能够对冶炼后的尾气进行余热回收再利用,除尘,脱硫等处理,有效的避免了尾气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浪费了烟气中所携带的热能等问题,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同时节约了尾气处理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除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脱硫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余热回收系统;2.除尘系统;3.脱硫系统;4.冶炼炉;101.冷凝水箱体;102.冷凝水箱盖;103.密封锁紧机构;104.下卡槽;105.翅片管;106.上卡槽;107.导热管;108.进烟管;109.出烟管;110.第一密封堵头;111.第二密封堵头;112.进水管;113.出水管;114.第一电磁阀;115.第二电磁阀;116.温度检测模块;117.液位计;118.吊环;401.上压块;402.下压块;403.上密封垫;404.下密封垫;405.电缸;406.容腔;201.除尘箱体;202.烟气进口;203.烟气出口;204.除尘板;205.通孔;206.卡槽;207.水箱;208.第一水泵;209.第二喷淋管;210.喷头;211.污水出口;212.堵头;213.进水口;214.出水口;215.第二水泵;216.斜板;217.过水通道;301.脱硫箱体;302.进气口;303.出气口;304.缓冲过滤板;305.碱液箱;306.水箱;307.水管;308.第一喷淋管;309.雾化喷头;310.过滤池;311.固液过滤板;312.反应液管线;313.回液管;314.第一水泵;315.碱液管线;316.单向阀;317.丝网除雾器;318.PH监测仪;319.第三电磁阀;320.第四电磁阀;321.回气管;322.第二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系统1、除尘系统2和脱硫系统3,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1的出气口与除尘系统2的入气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脱硫系统3的入气口与所述的除尘系统2的出气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1的入气口与冶炼炉4的尾气排气孔通过管线连通。首先通过余热回收系统1对尾气进行余热回收,避免后续造成热量的浪费,其次进行除尘的处理,避免在脱硫的过程中,烟气中灰尘过多影响到脱硫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系统(1)、除尘系统(2)和脱硫系统(3),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1)的出气口与除尘系统(2)的入气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脱硫系统(3)的入气口与所述的除尘系统(2)的出气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1)的入气口与冶炼炉(4)的尾气排气孔通过管线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系统(1)、除尘系统(2)和脱硫系统(3),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1)的出气口与除尘系统(2)的入气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脱硫系统(3)的入气口与所述的除尘系统(2)的出气口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1)的入气口与冶炼炉(4)的尾气排气孔通过管线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1)包括冷凝水箱体(101)和冷凝水箱盖(102),所述的冷凝水箱体(101)与冷凝水箱盖(102)通过密封锁紧机构(103)连接,所述的冷凝水箱体(101)内竖直设有多个翅片管(105),该翅片管(105)通过设在冷凝水箱体(101)内的下卡槽(104)卡设在冷凝水箱体(101)中,所述的冷凝水箱盖(102)内设有卡设翅片管(105)上部的上卡槽(106),所述的翅片管(105)之间通过导热管(107)连通,所述的冷凝水箱盖(102)上设有一进水管(112),冷凝水箱体(101)的底部设有一出水管(113);所述的翅片管(105)的进口连接有一与冶炼炉(4)尾气排气孔连通的进烟管(108),该进烟管(108)穿过冷凝水箱体(101)插入到翅片管(105)进口;所述的翅片管(105)的出口连接有一出烟管(109),该出烟管(109)穿过冷凝水箱体(101)插入到翅片管(105)的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系统(2)包括除尘箱体(201),设在除尘箱体(201)底部与余热回收系统(1)出气口连通的烟气进口(202)和设在除尘箱体(201)顶部的烟气出口(2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箱体(201)内设有多层除尘板(204),该除尘板(204)上设有大小不同的通孔(205),且每层除尘板(204)上的通孔(205)上下相互错开;所述的除尘板(204)通过设在除尘箱体(201)内的卡槽(206)卡设在除尘箱体(201)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炉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系统(3)包括脱硫箱体(301),设在脱硫箱体(301)下部与除尘系统(2)的出口连通的进气口(302)和设在脱硫箱体(301)顶部的出气口(303),所述的除硫箱体(301)外分别设有碱液箱(305)、水箱(306)和过滤箱(310),所述的水箱(306)与碱液箱(305)通过管线导通,所述的碱液箱(305)与脱硫箱体(301)通过碱液管线(315)导通,且放入到脱硫箱体(301)内的碱液的液面高度低于进气口(302)的高度,所述该碱液管线(315)上设有一单向阀(316);所述的脱硫箱体(301)与过滤箱(310)的顶部通过反应液管线(312)导通,所述的过滤箱(310)的中部设有一固液过滤板(311);所述的脱硫箱体(301)内的上部设有一第一喷淋管(308),该第一喷淋管(308)上均匀设有多个雾化喷头(309),所述的第一喷淋管(308)通过水管(307)与水箱(306)连通,且该水管(307)上设有将水箱(306)中的水泵入到第一喷淋管(308)中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浩秦跃林耿迅刁江许文林敬小非邱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