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淀粉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5182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米淀粉灭菌装置,包括:第一超声组件,包括:壳体,内设一隔板,将壳体分成第一、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上设进料口、出料口;第一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第一超声波换能器连至第一腔室内侧;第一控制面板,与第一超声波发生器连接;搅拌缸,顶部开口,内设搅拌器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超声组件,包括:外壳,抵靠在搅拌缸另一侧,顶部开口,内设一挡板,将外壳分成第一、第二腔体,第一腔体设排料口;第二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第二超声波换能器连至第一腔体内侧;第二控制面板,与第二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该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大米淀粉浆液中的次氯酸钠,改良大米淀粉的品质,使用方便,自动化高,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淀粉灭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活中谷粒灭菌装置,具体为一种大米淀粉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是大米生产大国,其大米的年产量在2012年达到了1.077亿吨。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大米的深加工相对较晚,产品较单一。而淀粉是大米深加工的产品的主要成分,从大米中提取分离大米淀粉有利于大米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所有已知谷物当中,大米淀粉作为一种重要的谷物淀粉,其颗粒小,单位表面积大,有滑润细腻的口感,大米淀粉色泽白,易消化及有完全的无过敏性,在食品中得到广泛了的应用并可用作食用性标签。在其加工储藏过程中微生物含量会升高导致淀粉的储藏期减短,所以工业上常用次氯酸钠进行大米淀粉的灭菌处理,以延长淀粉的储藏期。但目前已有的次氯酸钠灭菌法由于现有工艺中缺少脱氯方法,使淀粉中残留有大量的游离氯,而残留的游离氯在淀粉储存过程中不易分解,会影响淀粉的风味,从而影响淀粉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淀粉灭菌装置,使用该装置对大米浆液中残留的次氯酸钠进行脱除,可以有效地减少浆液中的次氯酸钠,改良大米淀粉的品质,同时作为一种连续的灭菌设备,该装置使用方便自动化高,不需要人工添加其他化学物质来脱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加工方式,可有效解决现有大米淀粉内游离氯残留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米淀粉灭菌装置,包括第一超声组件、搅拌缸和第二超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组件主要由第一超声组件壳体组成,第一超声组件壳体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一块第一超声组件隔板,将所述第一超声组件壳体分隔成上下排布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一侧上端设有第一腔室进料口,第一腔室另一侧下端设有第一腔室出料口;所述第二腔室内安装有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第一超声波换能器和第一控制面板,第一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超声波换能器;第一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第一控制面板;所述搅拌缸顶部开口,内部设有搅拌器,搅拌缸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腔室出料口与第一超声组件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超声组件主要由第二超声组件壳体组成,第二超声组件壳体抵靠在所述搅拌缸另一侧,第二超声组件壳体顶部开口,开口位于所述搅拌缸开口下方,第二超声组件壳体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一块第二超声组件隔板,将所述第二超声组件壳体分隔成上下排布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安装有第二超声波发生器、第二超声波换能器和第二控制面板,第二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至少一个第二超声波换能器;第二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第二控制面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相对所述搅拌缸一侧下端设有第一腔体出料口,所述第一腔体通过第一腔体出料口与所述搅拌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右侧下端设有第一腔体排料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超声组件第二腔室内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数量为2个,分别与所述第一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超声组件第二腔体内的第二超声波换能器数量为2个,分别与所述第二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面积大于第二腔室。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面积大于第二腔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第一超声组件隔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第二超声组件隔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超声组件第一腔室一侧上端设进料口,使得大米淀粉浸泡液在第一超声组件第一腔室中有一个从上至下流动的路径,配合超声波发生器驱动超声波换能器对料液进行超声灭菌处理,能够在超声的过程中也能够对大米淀粉浸泡液进行混合并进一步推动料液的连续流动,该流动路径减少了搅拌器的使用,并加强了超声的效果;(2)设置搅拌缸,可对经过超声后升温的大米淀粉浸泡液进行冷却,从而减少淀粉的糊化,并且经过搅拌大米淀粉浸泡液混合的更加均匀,有利于进入第二超声组件;(3)设置第二超声组件,对搅拌后的大米淀粉浸泡液进行二次超声灭菌处理,有效提升灭菌效果;(4)在第二超声组件第一腔体内设置出料口和排料口,结合第一超声组件第一腔室的出料口,可方便地对整个装置进行清洗,不需要把其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从而降低了劳动量;(5)使用方便自动化高,不需要人工添加其他化学物质来脱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加工方式,可有效解决现有大米淀粉内游离氯残留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第一超声组件1,第一超声波发生器2,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第一控制面板4,搅拌缸5,第二超声组件6,第二超声波发生器7,第二超声波换能器8,第二控制面板9;第一超声组件壳体11,第一超声组件隔板12,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搅拌器51,第二超声组件壳体61,第二超声组件挡板62,第一腔体63,第二腔体64,排料口65,第一超声组件进料口131,第一超声组件出料口132,第二超声组件出料口6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地,不应当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仅仅限制至下述具体结构或部件或具体参数。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大米淀粉灭菌装置,包括:第一超声组件1,包括:第一超声组件壳体11,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一第一超声组件隔板12,将所述第一超声组件壳体11分隔成上下排布的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所述第一腔室13一侧上端设有第一超声组件进料口131,另一侧下端设有第一超声组件出料口132;第一超声波发生器2,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4内,所述第一超声波发生器2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连接至所述第一腔室13内侧;第一控制面板4,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4内,与所述第一超声波发生器2连接;搅拌缸5,顶部开口,内部设有搅拌器51,其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腔室出料口131与第一超声组件第一腔室13连通;第二超声组件6,包括:第二超声组件壳体61,抵靠在所述搅拌缸5另一侧,其顶部开口,该开口位于所述搅拌缸5开口下方,所述第二超声组件壳体61内侧沿水平方向设有一第二超声组件挡板62,将第二超声组件壳体61分隔成上下排布的第一腔体63、第二腔体64,所述第一腔体63相对搅拌缸5的另一侧设有一第二超声组件排料口65;第二超声波发生器7,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64内,所述第二超声波发生器7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超声波换能器8连接至所述第一腔体63内侧;第二控制面板9,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63内,与所述第二超声波发生器7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腔体63相对所述搅拌缸5一侧下端设有一第二超声组件出料口631,所述第一腔体63通过第二超声组件出料口631与所述搅拌缸5连通。另,所述第一超声组件1第二腔室14内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数量为2个,分别与所述第一超声波发生器2连接。另有,所述第二超声组件6第二腔体64内的第二超声波换能器8数量为2个,分别与所述第二超声波发生器7连接。本技术的大米淀粉灭菌装置工作流程如下:将大米淀粉浸泡液由第一超声组件1第一腔室13的进料口131进入第一腔室13,通过第一控制面板4启动第一超声波发生器2,进而驱动所述第一超声波换能器3对第一腔室13内的大米淀粉浸泡液进行超声波灭菌处理,经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米淀粉灭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米淀粉灭菌装置,包括第一超声组件、搅拌缸和第二超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组件主要由第一超声组件壳体组成,第一超声组件壳体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一块第一超声组件隔板,将所述第一超声组件壳体分隔成上下排布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一侧上端设有第一腔室进料口,第一腔室另一侧下端设有第一腔室出料口;所述第二腔室内安装有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第一超声波换能器和第一控制面板,第一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超声波换能器;第一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第一控制面板;所述搅拌缸顶部开口,内部设有搅拌器,搅拌缸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腔室出料口与第一超声组件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超声组件主要由第二超声组件壳体组成,第二超声组件壳体抵靠在所述搅拌缸另一侧,第二超声组件壳体顶部开口,开口位于所述搅拌缸开口下方,第二超声组件壳体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一块第二超声组件隔板,将所述第二超声组件壳体分隔成上下排布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安装有第二超声波发生器、第二超声波换能器和第二控制面板,第二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至少一个第二超声波换能器;第二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第二控制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淀粉灭菌装置,包括第一超声组件、搅拌缸和第二超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组件主要由第一超声组件壳体组成,第一超声组件壳体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一块第一超声组件隔板,将所述第一超声组件壳体分隔成上下排布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一侧上端设有第一腔室进料口,第一腔室另一侧下端设有第一腔室出料口;所述第二腔室内安装有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第一超声波换能器和第一控制面板,第一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超声波换能器;第一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第一控制面板;所述搅拌缸顶部开口,内部设有搅拌器,搅拌缸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腔室出料口与第一超声组件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超声组件主要由第二超声组件壳体组成,第二超声组件壳体抵靠在所述搅拌缸另一侧,第二超声组件壳体顶部开口,开口位于所述搅拌缸开口下方,第二超声组件壳体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一块第二超声组件隔板,将所述第二超声组件壳体分隔成上下排布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安装有第二超声波发生器、第二超声波换能器和第二控制面板,第二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至少一个第二超声波换能器;第二超声波发生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露郑雅文王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