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0097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高频带中,能够得到大的插入耗损的LC滤波器。具有在卷芯部(1a)的两侧形成有一对凸缘部(1b、1c)的芯(1)、绕线(2)、以及一对信号用外部电极(5、9),一对凸缘部(1b、1c)的至少一方由内部电极与电介质层(4)交替地层叠的层叠体构成,并且具备接地用外部电极(6(10)),内部电极具备交替地配置的第一内部电极(3a(7a))与第二内部电极(3b(7b)),第一内部电极(3a(7a))连接于信号用外部电极(5(9)),第二内部电极(3b(7b))连接于接地用外部电极(6(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LC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子设备等的特别是应对高频带信号的LC滤波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内置于电子设备等的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去除用的复合电子部件,广泛使用具备了线圈与电容器的LC滤波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09572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LC滤波器。在图12中示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的LC滤波器400。LC滤波器400具备柱状的芯101、绕线102、以及电极103~106。芯101由氧化铝等形成,由卷芯部101a、以及形成于卷芯部101a的两端的凸缘部101b、101c构成。卷芯部101a的截面积比凸缘部101a、101c的截面积小。绕线102由表面被绝缘覆盖的金属铜线构成,并卷绕于卷芯部101b。电极103、105分别形成于芯101的一方的凸缘部101b的表面。电极103与电极105被间隙隔离。而且,在电极103连接有绕线102的一方的端部。在使用LC滤波器400时,电极105连接于电路板等的接地电极。相同地,电极104、106分别形成于芯101的另一方的凸缘部101c的表面。电极104与电极106被间隙隔离。而且,在电极104连接有绕线102的另一方的端部。在使用LC滤波器400时,电极106连接于电路板等的接地电极。即,在LC滤波器400中,用卷芯部101a与绕线102构成线圈部,用将凸缘部101b作为电介质并由间隙隔离的电极103与电极105形成一个电容器部,用将凸缘部101c作为电介质并由间隙隔离的电极104与电极106形成另一个电容器部。LC滤波器400利用这些线圈部与电容器部构成π型LC滤波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09572号公报近年来由于电子设备CPU的高功能、高速化,而产品的高频化正被推进。因此,应对更高频带的噪声的必要性增大,强烈要求提高高频噪声的去除性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去除高频带的噪声,需要将电容器部的电容成分设为充分大的值。然而,在图12所示那样的现有的π型LC滤波器400中,在凸缘部101b的表面,用被间隙隔离的电极103与电极105形成一个电容器部,在凸缘部101c的表面,用被间隙隔离的电极104与电极106形成另一个电容器部,由此,很那得到充分大的电容值。因此,在现有的π型LC滤波器400中,存在无法得到所希望的充分大的插入耗损,无法满足高频带下的噪声去除性能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与现有的LC滤波器相比使电容器部的电容成分增加,使高频带下的插入耗损增加,从而得到高频带下的噪声去除性能高的LC滤波器。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作为其手段,本专利技术的LC滤波器具有:芯,其在卷芯部的两侧形成有一对凸缘部;绕线,其卷绕于芯的卷芯部;以及信号用外部电极,其形成于一对凸缘部的每一个凸缘部上,并与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对凸缘部的至少一方由使内部电极与由陶瓷构成的电介质层交替地层叠的层叠体构成,并且具备接地用外部电极,内部电极具备交替地配置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第一内部电极连接于信号用外部电极,第二内部电极连接于接地用外部电极。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由其它结构构成的LC滤波器(技术方案2的LC滤波器)配置为,具有:芯,其在卷芯部的两侧形成有一对凸缘部;绕线,其卷绕于芯的卷芯部;以及信号用外部电极,其形成于一对凸缘部的每一个凸缘部上,并与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对凸缘部的至少一方由使内部电极与由陶瓷构成的电介质层交替地层叠的层叠体构成,并且具备接地用外部电极,内部电极具备第一内部电极、第二内部电极以及第三内部电极,第一内部电极连接于上述信号用外部电极,第二内部电极连接于接地用外部电极,第三内部电极未连接于信号用外部电极以及接地用外部电极这两者中的任一个,并且与第一内部电极以及第二内部电极这两者分别经由电介质层至少局部性地对置。本专利技术的LC滤波器将芯的至少一个凸缘部构成为电容器部,该电容器部具有使多个内部电极与由陶瓷构成的电介质层交替地层叠的构造,由此,与由在凸缘部的表面被间隙隔离的电极构成电容器部的现有的LC滤波器相比,能够增大电容成分。因此,在高频带中,能够得到大的插入耗损。另外,由于将电容器部形成为层叠构造,所以通过调节层叠数,能够容易地调整电容器部的电容值,从而能够容易地得到所希望的插入耗损。由此,对于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LC滤波器的电路而言,电路设计的自由度增加,由此,能够减少电路整体的成本。除此之外,在具备第三内部电极的LC滤波器(技术方案2的LC滤波器)中,电容器部具备多个电容器串联连接的结构(参照图11),由此,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通过施加于串联连接的一个电容器的电压的下降,还起到能够防止电容器部产生短路的这种效果。附图说明图1的(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C滤波器100的主视图。图1的(B)是LC滤波器100的剖视图。图2是LC滤波器100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与现有的LC滤波器对比示出的LC滤波器100的插入耗损特性的图表。图4是表示在LC滤波器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中实施的一工序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4的延续,图5的(A)、(B)是分别表示在LC滤波器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中实施的其他一工序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延续,图6的(A)、(B)、(C)是分别表示在LC滤波器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中实施的其他一工序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C滤波器200的剖视图。图8是LC滤波器200的等效电路图。图9是与现有的LC滤波器对比示出的LC滤波器200的插入耗损特性的图。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C滤波器300的剖视图。图11是LC滤波器300的等效电路图。图12是表示现有的LC滤波器400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与附图一起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的(A)、(B)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C滤波器100。其中,图1的(A)为主视图,图1的(B)为剖视图。LC滤波器100具备芯1与绕线2。芯1具备卷芯部1a、以及分别形成于卷芯部1a的两端的凸缘部1b、1c。卷芯部1a例如由铁氧体构成。但是,卷芯部1a的材质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金属材料。凸缘部1b由使第一内部电极3a及第二内部电极3b、与由陶瓷构成的电介质层4在卷芯部1a的卷芯方向上层叠的长方体状的层叠体构成。第一内部电极3a与第二内部电极3b在层叠体的内部经由电介质层4对置地配置,从而构成电容器部。此外,第一内部电极3a以及第二内部电极3b的层叠数只要分别在一层以上即可,层叠数能够自由地进行调节。由此,电容器部能够容易地对电容值进行调整。第一内部电极3a、第二内部电极3b例如能够使用镍或银。电介质层4例如能够使用钛酸钡系的电介质材料等。在凸缘部1b的一方的端部形成有信号用外部电极5。在信号用外部电极5连接有第一内部电极3a。在使用LC滤波器100时,信号用外部电极5连接于形成在母基板等的信号线。在凸缘部1b的另一方的端部形成有接地用外部电极6。在接地用外部电极6连接有第二内部电极3b。在使用LC滤波器100时,接地用外部电极6连接于形成在母基板等的接地。信号用外部电极5与接地用外部电极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LC滤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L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芯,其在卷芯部的两侧形成有一对凸缘部;绕线,其卷绕于所述芯的卷芯部;以及信号用外部电极,其形成于所述一对凸缘部的每一个凸缘部上,并与所述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一对凸缘部的至少一方由使内部电极与由陶瓷构成的电介质层交替地层叠的层叠体构成,并且具备接地用外部电极,所述内部电极具备交替地配置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所述第一内部电极连接于所述信号用外部电极,所述第二内部电极连接于所述接地用外部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29 JP 2014-1984841.一种L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芯,其在卷芯部的两侧形成有一对凸缘部;绕线,其卷绕于所述芯的卷芯部;以及信号用外部电极,其形成于所述一对凸缘部的每一个凸缘部上,并与所述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一对凸缘部的至少一方由使内部电极与由陶瓷构成的电介质层交替地层叠的层叠体构成,并且具备接地用外部电极,所述内部电极具备交替地配置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所述第一内部电极连接于所述信号用外部电极,所述第二内部电极连接于所述接地用外部电极。2.一种L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