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及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适合用于燃料电池、尤其是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的、在碳片材的表面形成有微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及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向阳极供给包括氢在内的燃料气体、向阴极供给包括氧在内的氧化气体、在两极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获得电动势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通常通过依次层叠隔膜、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催化剂层、电解质膜、催化剂层、气体扩散电极基材、隔膜而构成。气体扩散电极基材需要用于使从隔膜供给的气体向催化剂层扩散的高气体扩散性、用于使伴随着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水向隔膜排出的高排水性、用于导出产生的电流的高导电性,广泛使用了将由碳纤维等形成的碳片材作为基材、在其表面形成有微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然而,作为这样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课题之一,由于前述微孔层的表面粗糙度大,因此,存在在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内损伤电解质膜,耐久性降低的问题,这是已知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进行了很多努力。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包含粒径小的碳粉末的微孔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81339号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基材,是具有碳片材和微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片材为多孔性,所述微孔层中包含的碳粉末的DBP吸油量为70~155ml/100g,所述微孔层的由微孔层的单位面积重量(W)和微孔层的厚度(L)算出的渗入的指标L/W为1.10~8.00,微孔层的厚度(L)为10~1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1 JP 2014-2285741.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基材,是具有碳片材和微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片材为多孔性,所述微孔层中包含的碳粉末的DBP吸油量为70~155ml/100g,所述微孔层的由微孔层的单位面积重量(W)和微孔层的厚度(L)算出的渗入的指标L/W为1.10~8.00,微孔层的厚度(L)为10~1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中,所述微孔层的表面粗糙度为3.0~7.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中,厚度的偏差为10.0μm以下。4.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基材,是具有碳片材和微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片材为多孔性,所述微孔层中包含的碳粉末的DBP吸油量为70~155ml/100g,所述微孔层的表面粗糙度为3.0~7.0μm。5.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基材,是具有碳片材和微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片材为多孔性,所述微孔层中包含的碳粉末的DBP吸油量为70~155ml/100g,厚度的偏差为10.0μ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中,所述微孔层包含纵横比为30~5000的线状碳作为碳粉末。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中,在0.03~1.00μm的细孔直径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容积的细孔的直径(峰值直径)在0.10~1.00μm的范围内。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中,碳片材的一个表面的被覆率为70~90%,另一个表面的被覆率比所述一个表面的被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都宫将道,谷村宁昭,釜江俊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