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层、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催化剂层的膜电极接合体及燃料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层、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催化剂层的膜电极接合体及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使用质子传导性固体高分子膜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与例如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或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等其它类型的燃料电池相比,在低温下进行工作。因此,期待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作为固定用电源、或汽车等移动体用动力源,其实际应用也正在开始。作为这种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通常使用以Pt(铂)或Pt合金为代表的昂贵的金属催化剂,成为这种燃料电池的价格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求开发降低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量,且可实现燃料电池的低成本化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7-250274号公报(相当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047559号说明书)中,公开有在导电性载体上担载催化剂金属粒子的电极催化剂,其中,催化剂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比导电性载体的微细孔的平均孔径大。(日本)特开2007-250274号公报(相当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047559号说明书)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由以碳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载体及担载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催化剂金属构成,其中,该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通过拉曼光谱法在1620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9 JP 2014-2205691.一种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由以碳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载体及担载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催化剂金属构成,其中,该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通过拉曼光谱法在1620cm-1附近测量的D’带的峰值强度(D’强度)相对于在1580cm-1附近测量的G带的峰值强度(G强度)的比R’(D’/G强度比)超过0.6且0.8以下,且满足下述(a)~(d)中的至少一项:(a)具有半径不足1nm的空穴及半径1nm以上的空穴,所述半径不足1nm的空穴的空穴容积为0.3cc/g载体以上,且所述催化剂金属担载于所述半径1nm以上的空穴的内部;(b)具有半径为1nm以上且不足5nm的空穴,该空穴的空穴容积为0.8cc/g载体以上,且所述催化剂金属的比表面积为60m2/g载体以下;(c)具有半径不足1nm的空穴及半径1nm以上的空穴,所述半径不足1nm的空穴的空穴分布的模型半径为0.3nm以上且不足1nm,且所述催化剂金属担载于所述半径1nm以上的空穴的内部;(d)半径1nm以上的空穴的空穴分布的模型半径为1nm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真一,真塩彻也,堀部哲史,大间敦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