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827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7:47
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元件,即使是由于在燃料和/或排气中含有乙醇、而且其含量较多因而气体传感元件发生了S中毒的情况,也能够抑制应答性能的降低。一种气体传感元件(100),包含检测部(10)、与检测部(10)层叠的发热部(20)、和包围检测部(10)和发热部(20)的多孔质保护层(30),所述检测部(10)由在两侧具备一对电极(4)的固体电解质层(3)、与多孔质扩散阻力层(2)一同围出被测定气体空间(8a)的遮蔽层(1)、基准气体空间保护层(5)构成,多孔质保护层(30)由至少包围多孔质扩散阻力层(2)的第一多孔质保护层(31)、和包围该第一多孔质保护层(31)并且包围检测部(10)和发热部(20)的第二多孔质保护层(32)构成,第一多孔质保护层(31)不含La、Ca、Mg,第二多孔质保护层(32)含有La、Ca、Mg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体传感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被测定气体中的特定气体浓度的气体传感元件。
技术介绍
在各种产业界,针对减少环境影响负荷的各种努力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其中,在汽车产业中,燃油经济性能优异的汽油发动机车自不必说,面向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等所谓的环保车的普及及其进一步的性能提高的开发每天都在推进。关于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能的测定,是通过利用气体传感器检测排气(废气)等被测定气体中的氧浓度,以大气中的氧气为基准气体来求出其与该氧浓度的差来进行的。作为构成该气体传感器的气体传感元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体构成,一般由检测部、发热部和包围该检测部和发热部的多孔质保护层(或者担载有催化剂的保护层、担载有催化剂的捕获层)大致构成,所述检测部由在两侧具备由被测定气体侧电极和基准气体侧电极构成的一对电极的固体电解质层、隔着被测定气体空间包围被测定气体侧电极的多孔质扩散阻力层(或者扩散律速层)、与多孔质扩散阻力层一同围出被测定气体空间的遮蔽层、和隔着基准气体空间包围基准气体侧电极的基准气体空间保护层构成,所述发热部具备加热器等发热源。例如通过氧、和HC等浓气体经由多孔质扩散阻力层到达被测定气体侧电极的扩散律速而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体传感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传感元件,包含检测部、发热部和包围所述检测部和所述发热部的多孔质保护层,所述检测部由在两侧具备一对电极的固体电解质层、多孔质扩散阻力层、遮蔽层和基准气体空间保护层构成,所述一对电极由被测定气体侧电极和基准气体侧电极构成,所述多孔质扩散阻力层隔着被测定气体空间包围被测定气体侧电极,所述遮蔽层与多孔质扩散阻力层一同围出被测定气体空间,所述基准气体空间保护层隔着基准气体空间包围基准气体侧电极,所述发热部,与所述检测部层叠、且具备发热源,所述多孔质保护层由第一多孔质保护层和第二多孔质保护层构成,所述第一多孔质保护层至少包围多孔质扩散阻力层,所述第二多孔质保护层包围该第一多孔质保护层,并且包围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17 JP 2015-0539331.一种气体传感元件,包含检测部、发热部和包围所述检测部和所述发热部的多孔质保护层,所述检测部由在两侧具备一对电极的固体电解质层、多孔质扩散阻力层、遮蔽层和基准气体空间保护层构成,所述一对电极由被测定气体侧电极和基准气体侧电极构成,所述多孔质扩散阻力层隔着被测定气体空间包围被测定气体侧电极,所述遮蔽层与多孔质扩散阻力层一同围出被测定气体空间,所述基准气体空间保护层隔着基准气体空间包围基准气体侧电极,所述发热部,与所述检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哲也中村聪西岛大贵伊藤诚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