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75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6:55
一种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及其方法,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机(1)、干化机(2)和回收装置(3);所述预处理机(1)包括预处理机外壳、物料处理仓(14)、螺旋加热输送装置(16);所述干化机(2)包括关风阀(24)、干化机外壳、干化处理仓(25)、加热推进装置;所述回收装置(3)包括旋风分离器(31)、冷凝器(32)、回收罐(35)、储气罐(33)、真空泵(34);所述旋风分离器(31)与所述柴油回收口(22)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31)、冷凝器(32)、储气罐(33)和真空泵(34)依次连接;所述回收罐(35)与所述冷凝器(32)的冷凝出口连接。该设备结构合理,布局紧凑,处理效率高,安全性能好;该方法简单合理,有效解决了石油岩屑泥的污染问题,同时对柴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危废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岩屑泥处理并回收柴油的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在钻井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岩屑,岩屑会粘附较多的泥浆、柴油等液体,俗称石油岩屑泥,石油岩屑泥属于危废物。而国内钻完井后,对石油岩屑泥大都是进行现场掩埋或集中堆放,不仅对土壤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占用大量的空间。如果进行焚烧处理,危险性大,并且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如果进行集中回收液体,进行固液分离,不仅可以回收柴油,同时可以减少污染。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对此处理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及其方法。技术方案:一种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机、干化机和回收装置;所述预处理机包括预处理机外壳、物料处理仓、螺旋加热输送装置;所述预处理机外壳安装于所述物料处理仓外部;所述物料处理仓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吸水出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第一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物料处理仓的两端,所述吸水出口位于所述物料处理仓的上方;所述螺旋加热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物料处理仓内并实现物料从所述第一进料口到所述第一出料口的输送和加热;所述干化机包括关风阀、干化机外壳、干化处理仓、加热推进装置;所述干化机外壳安装于所述干化处理仓外部;所述干化处理仓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和柴油回收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干化处理仓的两端,所述柴油回收口位于所述干化处理仓的上方;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并在连接处安装有关风阀;所述加热推进装置安装于所述干化处理仓内并实现物料从所述第二进料口到所述第二出料口的输送和加热;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柴油回收口连接;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柴油回收口连接;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冷凝器、回收罐、储气罐、真空泵;所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柴油回收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冷凝器、储气罐和真空泵依次连接;所述回收罐与所述冷凝器的冷凝出口连接。作为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加热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轴、第一电机、第一扇形叶片、第一加热管道;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轴;所述第一输送轴上焊接安装有顺序排列的多组所述第一扇形叶片;所述第一扇形叶片为金属材质,内部为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一输送轴形成密封加热腔体;所述第一输送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加热管道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轴内部,并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输送轴的通孔与所述第一扇形叶片内的密封加热腔体连通。作为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扇形叶片为不锈钢或锰钢制成,所述第一扇形叶片的弧度为45°~115°,每2~4个所述第一扇形叶片为一组,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作为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热管道分为进流管道和回流管道;所述进流管道通过进流支管连接各个所述第一扇形叶片;所述回流管道通过回流支管连接各个所述第一扇形叶片;每个所述第一扇形叶片对应一个进流支管和一个回流支管。作为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还包括恒温管,所述恒温管设置有热流入口和热流出口;所述恒温管并列排布,设置于所述处理机外壳和所述物料处理仓之间或设置于所述干化机外壳和所述干化处理仓之间。作为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推进装置包括第二输送轴、第二电机、第二扇形叶片、第二加热管道;所述第二输送轴为2个,并列设置于所述干化处理仓内;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皮带驱动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轴;所述第二输送轴上焊接安装有顺序排列的多组所述第二扇形叶片;所述第二扇形叶片为金属材质,内部为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二输送轴形成密封加热腔体;所述第二输送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加热管道安装于所述第二输送轴内部,并通过贯穿所述第二输送轴的通孔与所述第二扇形叶片内的密封加热腔体连通。作为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加热管道通过加热管支管连通所述第二扇形叶片;所述第二加热管道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输送轴的内壁之间形成加热回流通道;所述加热回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扇形叶片连通。作为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喷淋器,所述喷淋器安装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冷凝器为多个,相互串联连接。一种石油岩屑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石油岩屑泥进行加热干燥,在110~200℃的环境下,搅拌加热5~20分钟,将石油岩屑泥中的水进行蒸发回收;步骤2,对步骤1去水后的石油岩屑泥在0.01~0.09Mpa的低压环境下搅拌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250~300℃,加热时间为5~30分钟,回收蒸发的气体;步骤3,将步骤2中回收的气体进行冷凝,冷凝温度为60~120℃,回收冷凝的液体柴油。作为石油岩屑泥处理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1中的加热温度为150~200℃,步骤2中的加热温度为250~280℃,步骤3中在冷凝之前进行过滤,去除固体颗粒。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设备系统化的设计,实现了去水、回收柴油和降低石油岩屑泥污染的问题,弥补了在石油岩屑泥处理方面的空白。本专利技术设备采用螺旋加热输送装置对石油岩屑泥进行加热去水,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使石油岩屑泥受热更均匀,加热效率更高,去水效果更好,并且用导热油或者热蒸汽作为加热的热源,加热的温度更稳定,同时安全性能更好;本专利技术的设备采用低压环境对柴油进行蒸发,不仅提高了蒸发的效率,使柴油蒸发回收更充分,同时降低了蒸发的温度,提高安全性能,防止蒸发过程温度过高,引起燃烧或爆炸;本专利技术设备的第一加热管道将进流管道和回流管道分开,避免进流管道和回流管道接触,进行热交换,降低加热效率;本专利技术设备的加热推进装置采用双轴输送的设计,输送加热效率更快;本专利技术设备的恒温管可以进一步提高温度控制,避免外部环境影响;本专利技术设备的回收装置采用喷淋器对柴油气体进行喷淋,可以降低气体的流速,提高冷凝回收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合理,布局紧凑,处理效率高,安全性能好;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合理,有效解决了石油岩屑泥的污染问题,同时对柴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的资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处理机(去除预处理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旋加热输送装置(去除第一扇形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输送轴和第一扇形叶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加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干化机(去除干化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加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扇形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预处理机,11为第一进料口,12为吸水出口,13为第一出料口,14为物料处理仓,15为恒温管,16为螺旋加热输送装置,161为第一电机,162为第一输送轴,163为第一扇形叶片,164为第一加热管道;2为干化机,21为第二进料口,22为柴油回收口,23为第二出料口,24为关风阀;25为干化处理仓;3为回收装置,31为旋风分离器,32为冷凝器,33为储气罐,34为真空泵,35为回收罐;641为进流管道,642为回流管道,643为进流支管,644为回流支管;741为第二加热管道,742为加热管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机、干化机和回收装置;所述预处理机包括预处理机外壳、物料处理仓、螺旋加热输送装置;所述预处理机外壳安装于所述物料处理仓外部;所述物料处理仓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吸水出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第一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物料处理仓的两端,所述吸水出口位于所述物料处理仓的上方;所述螺旋加热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物料处理仓内并实现物料从所述第一进料口到所述第一出料口的输送和加热;所述干化机包括关风阀、干化机外壳、干化处理仓、加热推进装置;所述干化机外壳安装于所述干化处理仓外部;所述干化处理仓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和柴油回收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干化处理仓的两端,所述柴油回收口位于所述干化处理仓的上方;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并在连接处安装有关风阀;所述加热推进装置安装于所述干化处理仓内并实现物料从所述第二进料口到所述第二出料口的输送和加热;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柴油回收口连接;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冷凝器、回收罐、储气罐、真空泵;所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柴油回收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冷凝器、储气罐和真空泵依次连接;所述回收罐与所述冷凝器的冷凝出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机、干化机和回收装置;所述预处理机包括预处理机外壳、物料处理仓、螺旋加热输送装置;所述预处理机外壳安装于所述物料处理仓外部;所述物料处理仓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吸水出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第一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物料处理仓的两端,所述吸水出口位于所述物料处理仓的上方;所述螺旋加热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物料处理仓内并实现物料从所述第一进料口到所述第一出料口的输送和加热;所述干化机包括关风阀、干化机外壳、干化处理仓、加热推进装置;所述干化机外壳安装于所述干化处理仓外部;所述干化处理仓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和柴油回收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干化处理仓的两端,所述柴油回收口位于所述干化处理仓的上方;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并在连接处安装有关风阀;所述加热推进装置安装于所述干化处理仓内并实现物料从所述第二进料口到所述第二出料口的输送和加热;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柴油回收口连接;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冷凝器、回收罐、储气罐、真空泵;所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柴油回收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冷凝器、储气罐和真空泵依次连接;所述回收罐与所述冷凝器的冷凝出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加热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轴、第一电机、第一扇形叶片、第一加热管道;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轴;所述第一输送轴上焊接安装有顺序排列的多组所述第一扇形叶片;所述第一扇形叶片为金属材质,内部为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一输送轴形成密封加热腔体;所述第一输送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加热管道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轴内部,并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输送轴的通孔与所述第一扇形叶片内的密封加热腔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叶片为不锈钢或锰钢制成,所述第一扇形叶片的弧度为45°~115°,每2~4个所述第一扇形叶片为一组,分布在同一圆周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道分为进流管道和回流管道;所述进流管道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雪明朱家俭董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