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具有较少丙烯酸的酰胺化合物的手段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714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产生腈水合酶(NHase)和酰胺酶的微生物作为生物催化剂从腈化合物制备具有较少丙烯酸副产物的酰胺化合物的手段和方法。还提供了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获得的酰胺化合物水溶液,以及包含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酰胺和干燥的微生物的组合物,所述干燥的微生物当与腈化合物接触而将所述腈化合物转化为酰胺化合物时,表现出至少400的腈水合酶/酰胺酶活性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具有较少丙烯酸的酰胺化合物的手段和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产生腈水合酶(NHase)和酰胺酶的微生物作为生物催化剂从腈化合物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所述微生物在与所述腈化合物接触之前通过干燥步骤预处理,并涉及所述微生物用于从腈化合物制备酰胺化合物的用途。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当利用产生腈水合酶和酰胺酶的微生物从腈化合物制备酰胺化合物时减少丙烯酸副产物形成的方法,以及干燥方法用于增加所述微生物的腈水合酶/酰胺酶或降低酰胺酶活性的用途。还提供了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获得的酰胺化合物水溶液,以及包含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酰胺和干燥微生物的组合物,所述干燥微生物与腈化合物接触以便将腈化合物转化为酰胺化合物时表现出至少400的腈水合酶/酰胺酶活性比。丙烯酰胺用作单体以形成丙烯酰胺的聚合物和共聚物。对于这些聚合和共聚反应,可以使用通过生物转化制备的丙烯酰胺水溶液。然而,已经发现,丙烯酰胺溶液中的高丙烯酸含量导致所得丙烯酰胺聚合物和共聚物的性能降低。更具体地,丙烯酸的存在可以显著损害丙烯酰胺聚合物和共聚物材料的物理性能,这导致在各种应用如水处理、造纸、油回收或采矿中降低的溶解性和性能。由于发现腈水合酶(NH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备具有较少丙烯酸的酰胺化合物的手段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由腈化合物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使腈化合物与产生腈水合酶(NHase)和酰胺酶的微生物接触,其中所述微生物在与所述腈化合物接触之前通过干燥步骤预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30 EP 14003378.81.由腈化合物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使腈化合物与产生腈水合酶(NHase)和酰胺酶的微生物接触,其中所述微生物在与所述腈化合物接触之前通过干燥步骤预处理。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当与参考微生物相比时,所述微生物的腈水合酶活性与酰胺酶活性的比率增加。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当与参考微生物相比时,所述微生物的腈水合酶活性与酰胺酶活性的比率增加至少1.4、1.5、1.6或1.7倍。4.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当与参考微生物相比时,所述微生物的酰胺酶活性与腈水合酶活性的比率降低至少0.7或0.6倍。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表现出至少400的腈水合酶/酰胺酶活性比。6.由腈化合物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干燥产生腈水合酶和酰胺酶的微生物;和b)使腈化合物与所述微生物接触。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步骤a)增加了所述微生物的腈水合酶/酰胺酶活性比。8.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干燥通过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加热干燥、空气干燥、真空干燥、流化床干燥和/或喷雾造粒介导,其中优选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9.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步骤用干燥的微生物进行。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步骤用重配的微生物进行。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悬浮在水性组合物中。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步骤用粉末、颗粒、悬浮液和/或基质结合的微生物形式的微生物进行。13.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是细菌。14.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微生物选自红球菌属(Rhodococcus)、曲霉属(Aspergillus)、食酸菌属(Acidovorax)、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短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莫拉菌属(Moraxella)、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沙雷氏菌属(Serratia)、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诺卡菌属(Nocardia)、假诺卡菌属(Pseudonocardia)、木霉属(Trichoderma)、漆斑菌属(Myrothecium)、短梗霉菌属(Aureobasidium)、假丝酵母属(Candida)、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地霉属(Geotrichum)、有孢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克鲁维酵母属(Kluyveromyces)、毕赤酵母属(Pichia)、红酵母属(Rhodotorula)、丛毛单胞菌属(Comomonas)和火球菌属(Pyrococcus)。15.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该微生物选自红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埃希氏菌属和土芽孢杆菌属。16.权利要求14或15的方法,其中该微生物选自玫瑰色红球菌、嗜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布德M·布劳恩J·道韦尔P·奥德曼KU·鲍尔代纽斯M·克莱纳S·费赖尔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