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酯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680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5:58
作为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进行制膜的光学膜(F)的纤维素酯膜含有使二元醇与二羧酸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而聚合的酯化合物。将长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设为Gm(MPa)、将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设为Gt(MPa)时,满足Gm+200MPa<Gt<Gm+2500MPa。另外,将纤维素酯膜的表面和背面以30mm/sec摩擦时的摩擦带电压为±300V以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纤维素酯膜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制膜的纤维素酯膜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纤维素酯膜作为相位差膜、偏振片的保护膜等液晶显示装置的部件被广泛采用。近年来,在TV用途等中,许多液晶显示装置的使用环境变得多样化,与之相伴,对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的耐久性的要求品质也变得严格。为了提高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的耐久性,有将膜疏水化、低透湿化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添加使二元醇与二羧酸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而聚合的酯化合物作为疏水性高的添加剂的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4627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1、2等)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可知在将添加了上述酯化合物的膜装入液晶显示装置并且使液晶显示装置为黑显示时,经常产生亮度发生变化的不均。认为这是因为添加了上述酯化合物的膜容易带电,该带电的容易性成为引起黑显示时的不均的原因。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膜含有疏水性高的酯化合物,也能够抑制膜的带电,由此即使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够抑制产生亮度发生变化的不均的纤维素酯膜以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纤维素酯膜是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制膜的纤维素酯膜,含有使二元醇与二羧酸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而聚合的酯化合物,将长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设为Gm(MPa)、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设为Gt(MPa)时,满足Gm+200MPa<Gt<Gm+2500MPa,将该纤维素酯膜的表面和背面以30mm/sec摩擦时的摩擦带电压为±300V以内。在纤维素酯膜含有疏水性高的酯化合物的构成中,该膜的摩擦带电压为±300V以内。该构成能够通过长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Gm和宽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Gt满足规定的关系(Gm+200MPa<Gt<Gm+2500MPa)来实现。即,通过对膜的宽度方向赋予某种程度的硬度,在将膜卷绕进行保管时,保管期间的膜的变形变少,膜的表面和背面摩擦的程度减少,由此能够实现上述的摩擦带电压(±300V以内)。如此,即使在膜含有疏水性高的酯化合物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设定膜的弹性模量,也能够减小膜的带电量。由此,即使将该膜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够抑制产生亮度发生变化的不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纤维素酯膜的制造装置的简要构成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上述纤维素酯的摩擦带电压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若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所述。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将数值范围记为A~B时,该数值范围包含下限A和上限B的值。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关于膜的带电和黑显示时的不均的产生〕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进行了调查,结果着眼于含有使二元醇与二羧酸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而聚合的酯化合物作为疏水性高的添加剂的膜容易带电,发现将纤维素酯膜的表面和背面摩擦时的带电容易性与使液晶显示装置为黑显示时的不均的产生频率相关,以至完成了本专利技术。纤维素酯膜的带电容易性引起不均的产生的理由如下进行推测。纤维素酯膜在长度方向卷绕而保管、发货。在卷绕而保管期间,纤维素酯膜因自重而发生变形,此时膜彼此摩擦,产生摩擦带电。认为放入了上述酯化合物的纤维素酯膜产生特别高的摩擦带电。然后,纤维素酯膜移至与起偏器贴合的偏振片加工工序,认为可能是由于在该贴合时,内包有高摩擦带电的纤维素酯膜局部排斥粘接剂。而且认为可能是由于粘接剂被局部排斥的位置变得厚度不均,在黑显示时明显看到不均。另外,可知对于在卷绕而保管期间膜彼此摩擦而产生的摩擦带电,若摩擦的膜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内部结构的不同(特别是膜厚度方向的添加剂的偏移)大,则变大。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认为膜厚度方向的内部结构的不同是由于在带制膜(溶液流延制膜法)中的膜的两表面(金属支承体侧的面/大气侧的面)干燥的容易性不同而产生的,发现了一种通过控制更容易干燥的大气侧的面的干燥工艺来消除上述内部结构的不同,从而抑制摩擦带电的方法。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纤维素酯膜和其制造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纤维素酯膜〕本实施方式的纤维素酯膜是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制膜而成的,含有使二元醇与二羧酸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而聚合的酯化合物。而且,将长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设为Gm(MPa)、将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设为Gt(MPa)时,满足Gm+200MPa<Gt<Gm+2500MPa。另外,将纤维素酯膜的表面和背面以30mm/sec摩擦时的摩擦带电压为±300V以内。应予说明,关于摩擦带电压的测定方法,以后述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即使纤维素酯膜含有疏水性高的上述酯化合物,膜的带电量也小,因此,能够抑制在偏振片加工时使用的粘接剂被局部排斥而偏振片产生厚度不均。其结果,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抑制在黑显示时产生亮度发生变化的不均。另外,通过膜弹性模量Gm·Gt满足上述的关系,能够对膜的长度方向赋予用于卷取的弹性,同时对膜的宽度方向赋予某种程度的硬度,即使在将膜卷绕而保管的情况下,保管期间的膜的变形也变少。由此,卷绕的膜的表面和背面摩擦的程度减少,能够将摩擦带电压抑制在上述的±300V以内。应予说明,膜的弹性模量Gm·Gt可以通过后述的溶液流延制膜法中的拉伸工序中的拉伸倍率、干燥温度等的控制来调整。在此,作为纤维素酯膜,例如可以举出纤维素二乙酸酯膜、纤维素三乙酸酯膜、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膜、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膜。作为纤维素酯膜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举出KonicaMinoltaTacKC8UX、KC4UX、KC8UY、KC4UY、KC6UA、KC4UA、KC2UA、KC4UE和KC4UZ(以上为KonicaMinolta株式会社制)。纤维素酯膜的折射率优选为1.45~1.55。折射率可以依据JISK7142-2008进行测定。(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酯膜中所含的纤维素酯树脂(以下,也称为纤维素酯、纤维素系树脂)优选为纤维素的低级脂肪酸酯。低级脂肪酸是指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脂肪酸。作为纤维素的低级脂肪酸酯,例如可以使用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二乙酸酯、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丙酸酯、纤维素丁酸酯等、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等混合脂肪酸酯。特别优选使用的纤维素的低级脂肪酸酯为纤维素二乙酸酯、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这些纤维素酯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纤维素二乙酸酯优选使用平均乙酰化度(结合乙酸量)51.0%~56.0%的纤维素二乙酸酯。作为市售品,可以举出株式会社Daicel制的L20、L30、L40、L50、EastmanChemicalJapan株式会社制的Ca398-3、Ca398-6、Ca398-10、Ca398-30、Ca394-60S。纤维素三乙酸酯优选使用平均乙酰化度(结合乙酸量)54.0~62.5%的纤维素三乙酸酯,进一步优选为平均乙酰化度为58.0~62.5%的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三乙酸酯优选含有纤维素三乙酸酯A和纤维素三乙酸酯B。纤维素三乙酸酯A为数均分子量(Mn)为大于等于125000且小于155000、重均分子量(Mw)为大于等于265000且小于310000、Mw/Mn为1.9~2.1的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三乙酸酯B为乙酰基取代度为2.75~2.90、Mn为大于等于155000且小于180000、Mw为大于等于290000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纤维素酯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素酯膜,其特征在于,是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制膜的纤维素酯膜,含有使二元醇与二羧酸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而聚合的酯化合物,将长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设为Gm(MPa)、将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设为Gt(MPa)时,满足Gm+200MPa<Gt<Gm+2500MPa,将该纤维素酯膜的表面和背面以30mm/sec摩擦时的摩擦带电压为±300V以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17 JP 2014-1889351.一种纤维素酯膜,其特征在于,是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制膜的纤维素酯膜,含有使二元醇与二羧酸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而聚合的酯化合物,将长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设为Gm(MPa)、将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膜弹性模量设为Gt(MPa)时,满足Gm+200MPa<Gt<Gm+2500MPa,将该纤维素酯膜的表面和背面以30mm/sec摩擦时的摩擦带电压为±300V以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酯膜,其特征在于,含有将具有1个~12个的下述通式(1)中的呋喃糖结构(F)或吡喃糖结构(P)的化合物中的羟基的至少1个酯化而成的酯化合物,通式(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素酯膜,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通式(2)通式(2)中,R31表示烷基、烯基或芳基,R32和R3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芳基或杂芳基,R34表示氢原子,R31、R32和R33可以各自独立地具有取代基,其中,R31、R32和R33中的至少任一个含有芳香环。4.一种纤维素酯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素酯膜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进行制膜的纤维素酯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将含有纤维素酯树脂的胶浆流延在金属支承体上,一边用所述金属支承体输送一边使其干燥而形成流延膜,将所述流延膜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木亮太二宫章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