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通过配置于座椅衬垫下方的旋转部件向接近座椅衬垫的方向旋转从而可以折叠的车用座椅。
技术介绍
在收纳时可以折叠的车用座椅已经众所周知。在可以折叠的车用座椅中,存在通过配置于座椅衬垫下方的旋转部件向接近座椅衬垫的方向旋转从而可以折叠的车用座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记载有在座椅衬垫的下面具备作为旋转部件的前收纳连杆的车用座椅。就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的话,上述前收纳连杆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自由旋转地被支持,长度方向另一端部相对于座椅衬垫自由旋转地被支持。这样构成的专利文献1的车用座椅,通过前收纳连杆向接近座椅衬垫的方向旋转从而被折叠。并且,车用座椅在折叠状态下,座椅衬垫与前收纳连杆的上面重叠,进一步地前收纳连杆的一部分抵接于座椅衬垫的底部中的渊部。专利文献1:特开2007-30212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14-1724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车用座椅被折叠时,在连杆的一部分抵接于座椅衬垫的渊部的构成中,当从该渊部作用于连杆的反作用力(连杆抵接于渊部时作用于连杆的力)变大时,很难顺畅地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座椅,是一种通过配置于座椅衬垫下方的旋转部件向接近所述座椅衬垫的方向旋转从而可以折叠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衬垫的渊部具备向下方突出的缓冲材料及覆盖该缓冲材料的表皮材料;在所述渊部中,在所述车用座椅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旋转部件所抵接的抵接部分具有洼部及形状复原部件;该洼部设置于所述缓冲材料,相较于所述渊部中位于所述抵接部分之外的部分,该洼部的向所述缓冲材料的下方的突出量更小;该形状复原部件在覆盖该洼部的所述表皮材料中,设置于向下方延伸的外边缘部分,在所述旋转部件从所述抵接部分分离时使所述外边缘部分的形状复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17 JP 2014-212991;2014.10.17 JP 2014-212991.一种车用座椅,是一种通过配置于座椅衬垫下方的旋转部件向接近所述座椅衬垫的方向旋转从而可以折叠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衬垫的渊部具备向下方突出的缓冲材料及覆盖该缓冲材料的表皮材料;在所述渊部中,在所述车用座椅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旋转部件所抵接的抵接部分具有洼部及形状复原部件;该洼部设置于所述缓冲材料,相较于所述渊部中位于所述抵接部分之外的部分,该洼部的向所述缓冲材料的下方的突出量更小;该形状复原部件在覆盖该洼部的所述表皮材料中,设置于向下方延伸的外边缘部分,在所述旋转部件从所述抵接部分分离时使所述外边缘部分的形状复原。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洼部通过在所述渊部具备的所述缓冲材料的下端部开槽而形成;所述形状复原部件由配置于所述外边缘部分的下端部的可挠性板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复原部件由沿所述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可挠性板构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在所述可挠性板的两端的内侧设置有所述洼部。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衬垫的前方部的下方位置配置有其他旋转部件,该其他旋转部件在所述车用座椅折叠时与所述旋转部件一同旋转;在所述渊部中,位于所述其他旋转部件的前方的前端部具有设置于所述缓冲材料的保持部,该保持部用于保持覆盖该前端部的所述表皮材料中的所述外边缘部分的形状;该保持部中向所述缓冲材料的下方的突出量比所述洼部中向所述缓冲材料的下方的突出量更大;所述洼部设置于在所述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夹着所述其他旋转部件的位置,并且,在各所述洼部之间设置有所述保持部。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渊部中相互不同的地方设置有多个所述抵接部分;多个所述抵接部分分别具有由可挠性板构成的所述形状复原部件;在多个所述抵接部分中,一个抵接部分具有的所述形状复原部件的宽度比其他抵接部分具有的所述形状复原部件的宽度更小。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抵接部分在所述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座椅衬垫的一端侧与作为所述旋转部件的第一连杆抵接;所述一个抵接部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在所述座椅衬垫的另一端侧与作为所述旋转部件的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抵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及所述第三连杆分别通过沿所述宽度方向的旋转轴自由旋转地被支持;所述第二连杆及所述第三连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邻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川阳木,阿久津武志,阿部浩久,野上宗之,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