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树脂层(I)与第二层(II)而成的层叠体。
技术介绍
在屋外等严酷的状况下,用于保护产品的保护膜的作用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曝露于直射阳光、由洗车机带来的磨损等的汽车而言,要求防止由雨刷带来的损伤、可耐受屋外的长期曝露的与玻璃同样的耐磨损性、耐水性和耐候性,因此形成高功能的保护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近年来作为玻璃替代品备受注目的透明塑料材料因轻型且循环性优异,所以不仅期待用于汽车而且期待用于建筑外装、太阳能电池部件等,但表面容易磨损而且容易因紫外线引起泛黄成为课题,期待能够适当地保护塑料的保护膜。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树脂基材上依次层叠由特定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底漆组合物形成的固化涂膜层和用化学蒸镀法形成的无机物质层而成的层叠体。通过具有由特定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底漆组合物形成的固化涂膜层,初始粘附性和耐候性高,但仅靠专利文献1的作为必需成分的倍半硅氧烷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与树脂基材的粘附性未能达到充分的水平,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不含有倍半硅氧烷化合物,所以与无机物质层的粘附性不是充分的水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是层叠树脂层(I)与第二层(II)而成的层叠体,所述树脂层(I)由含有无机微粒复合体(M)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所述无机微粒复合体(M)是聚硅氧烷链段(a1)与乙烯基系聚合物链段(a2)介由通式(4)表示的键进行键合而成的复合树脂(A)与无机微粒(m)在所述聚硅氧烷链段(a1)介由硅氧烷键进行键合而成的,其中,所述聚硅氧烷链段(a1)具有通式(1)和/或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以及硅烷醇基和/或水解性甲硅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30 JP 2014-2214311.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是层叠树脂层(I)与第二层(II)而成的层叠体,所述树脂层(I)由含有无机微粒复合体(M)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所述无机微粒复合体(M)是聚硅氧烷链段(a1)与乙烯基系聚合物链段(a2)介由通式(4)表示的键进行键合而成的复合树脂(A)与无机微粒(m)在所述聚硅氧烷链段(a1)介由硅氧烷键进行键合而成的,其中,所述聚硅氧烷链段(a1)具有通式(1)和/或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以及硅烷醇基和/或水解性甲硅烷基,通式(1)和(2)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R4-CH=CH2、-R4-C(CH3)=CH2、-R4-O-CO-C(CH3)=CH2和-R4-O-CO-CH=CH2或者下述式(3)表示的基团中的具有聚合性双键的基团、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8的环烷基、芳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环氧基,其中,R4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通式(3)中,n为1~5表示的整数,结构Q表示-CH=CH2或-C(CH3)=CH2中的任一个,通式(4)中,碳原子构成所述乙烯基系聚合物链段(a2)的一部分,仅与氧原子键合的硅原子构成所述聚硅氧烷链段(a1)的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层叠体是在第三层(III)上依次层叠树脂层(I)与第二层(II)而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二层(II)是无机氧化物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无机氧化物层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形成的无机氧化物蒸镀膜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无机氧化物层是有机聚硅氧烷固化物层。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无机微粒(m)为二氧化硅。7.一种粘接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无机微粒复合体(M),所述无机微粒复合体(M)是聚硅氧烷链段(a1)与乙烯基系聚合物链段(a2)介由通式(4)表示的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泰广,三木崇之,矢木直人,冈贤一郎,鸟井秀树,工藤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