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系统及其制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3433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循环系统及制冷方法,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冷源、制冷剂泵、冷却单元,第二换热单元包括内换热单元、外换热单元。压缩机、第一换热单元、内换热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室内制冷循环回路,压缩机对冷媒压缩在室内制冷循环回路内循环;第一换热单元与室外对应,以使第一换热单元能与室外进行热交换。冷源、制冷剂泵、外换热单元、冷却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室外制冷循环回路。冷源用于储存制冷剂,制冷剂泵为制冷剂循环提供动力,制冷剂流经外换热单元与室内热源进行热交换。室外采用制冷剂参与换热,避免循环水或冷冻水进入室内机房,导致机房出现漏水;冬天室外的制冷剂不会存在冻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循环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诸多大型数据中心中应用的双冷源机组或者双盘管机组,均采用压缩机模式和冷冻水模式制冷。压缩机水冷冷却方案或者冷冻水双冷源应用方案存在以下风险:1、循环水引入机房,如果机房中的盘管、或者焊点亦或水阀法兰等连接处存在泄露,均会导致循环水进入机房,引起机房安全事故,或者造成漏水传感器频繁告警;2、室外低温情况下,容易造成盘管冻结无法进行正常供水循环,使压缩机水冷冷却方案制冷机组无法正常运行,会降低机房内空调机组制冷能力,存在机房超温的风险;3、节能效果差,不能充分利用室外低温条件下的自然冷源;4、现场涉及冷却水管路或者冷水主机等循环系统管路布置,管路布置相对复杂、配套建造的成本会增高。随着数据中心的发展以及国家节能政策要求越来越高,节能发展且高可靠性的应用方案将会是绿色大型数据中心的首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制冷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冷循环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单元(12)、第二换热单元、冷源(21)、制冷剂泵(22)、冷却单元(24),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内换热单元(13)、外换热单元(23);所述压缩机(11)、第一换热单元(12)、内换热单元(13)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室内制冷循环回路(1),所述压缩机(11)对冷媒压缩在所述室内制冷循环回路(1)内循环;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与室外对应,以使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能与室外进行热交换;所述冷源(21)、制冷剂泵(22)、外换热单元(23)、冷却单元(2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室外制冷循环回路(2);所述冷源(21)用于储存制冷剂,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单元(12)、第二换热单元、冷源(21)、制冷剂泵(22)、冷却单元(24),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内换热单元(13)、外换热单元(23);所述压缩机(11)、第一换热单元(12)、内换热单元(13)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室内制冷循环回路(1),所述压缩机(11)对冷媒压缩在所述室内制冷循环回路(1)内循环;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与室外对应,以使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能与室外进行热交换;所述冷源(21)、制冷剂泵(22)、外换热单元(23)、冷却单元(2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室外制冷循环回路(2);所述冷源(21)用于储存制冷剂,所述制冷剂泵(22)为室外制冷剂循环提供动力,在所述制冷剂泵(22)作用下,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外换热单元(23)与室内热源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与所述外换热单元(23)并联的第一支路(25),所述第一支路(25)、外换热单元(23)与所述制冷剂泵(22)之间设有第一三通阀(26),所述第一三通阀(26)转换以分别导通所述第一支路(25)、外换热单元(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包括制冷剂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为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中的一种;或,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包括风冷冷凝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单元(23)和所述冷却单元(24)之间连接有第二支路(27),所述第二支路(27)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连通,以和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换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单元(23)和所述冷却单元(24)之间还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支路(27)并联设置的第三支路(28),所述第二支路(27)、第三支路(28)与所述外换热单元(23)之间设有第二三通阀(29),所述第二三通阀(29)转换以分别导通所述第二支路(27)、第三支路(2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会龙欧阳超波曹维兵李垂君黄官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