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37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照明灯,包括激光源单元、波长转换单元和反射单元,所述激光源单元出射的激光束投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的上表面,所述波长转换单元位于所述反射单元的焦点处,还包括与所述激光源单元连接的第一调节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调节单元调节所述激光源单元的位置,使所述激光束在所述波长转换单元的上表面移动。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调节单元调节所述激光源单元的位置,使激光源单元投射至波长转换单元上的激光束沿波长转换单元的上表面移动,从而实现车辆前灯根据转弯路面具体状况实时调整照明角度的目的,使驾驶员能够更好地观察弯角处路面状况,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照明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照明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辆前照灯,在车辆转弯时,只有当方向盘转动时才会改变车灯的照射方向,因此在夜间或大雾天行车时,在转弯前驾驶员不能很好观察到弯角处路面状况,以至于不能准确掌握路边的情况,导致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自适应前灯照明系统被逐渐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档汽车中,即当车辆拐弯、加速或减速时,自适应前灯照明系统移动前灯的位置以改变照明的方向,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好地观察弯角处路面状况,从而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前灯照明系统,提供了连接到前灯照明模块的至少一个拐角模块。该拐角模块具有按照三维非轴向对称光学方程式而设计的转弯反射镜。然而,现有的自适应前灯照明系统中,当需要改变车灯的照射方向时,需要整体移动车灯,不仅能量消耗大,且增大了机械操作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且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自适应前灯照明系统主要实现前灯沿水平方向(即左右)转动,不能很好适用于下坡或上坡的转弯情况,适用性能差,未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照明灯,以解决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适应照明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照明灯,包括激光源单元(10)、波长转换单元(20)和反射单元(30),所述激光源单元(10)出射的激光束投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反射单元(30)的焦点处,还包括与所述激光源单元(10)连接的第一调节单元(40)以及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40)连接的控制单元(50),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第一调节单元(40)调节所述激光源单元(10)的位置,以改变所述激光束投射在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上表面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照明灯,包括激光源单元(10)、波长转换单元(20)和反射单元(30),所述激光源单元(10)出射的激光束投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反射单元(30)的焦点处,还包括与所述激光源单元(10)连接的第一调节单元(40)以及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40)连接的控制单元(50),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第一调节单元(40)调节所述激光源单元(10)的位置,以改变所述激光束投射在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上表面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单元(10)和波长转换单元(20)分设于所述反射单元(30)的两侧,所述反射单元(30)上设有用于透过所述激光束的通光部(3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单元(10)包括至少一个激光源(110)和一个光路转折单元(120),所述激光源(110)发出的激光束经过所述光路转折单元(120)后透过所述反射单元(30)并投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上,所述第一调节单元(40)连接所述激光源(110)或所述光路转折单元(120),调节所述激光源(110)或所述光路转折单元(120)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110)的数量≥2个,所述第一调节单元(40)与其中一个所述激光源(11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单元(1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帆龙涛邹诚韩捷飞初宁
申请(专利权)人: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