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光透镜及双光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37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光透镜及双光车灯,所述出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上具有近光投射区域和远光投射区域,所述近光投射区域与车灯的第一光源相对应,将第一光源进入透镜本体的光线投射到车灯前方,形成车灯的近光照明区域;所述远光投射区域与车灯的第二光源相对应,将第二光源进入透镜本体的光线投射到车灯前方,形成车灯的远光照明区域。本申请的出光透镜,在一个透镜本体上设置近光投射区域和远光投射区域,出光透镜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连接控制开关,通过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之间的切换即可实现车灯近光照明与远光照明之间的切换,如此,简化车灯的内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光透镜及双光车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出光透镜及双光车灯。
技术介绍
在汽车照明
中,国家公布了GB7454-87《机动车前照灯使用和光束调整技术规划》、GB4599-2007《前照灯配光性能》和GB4660-2007《汽车用灯丝灯泡前雾灯》对机动车的远光照明、近光照明和雾灯的发光强度和照射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前照灯而言,要求所发出光线必须形成清晰的明暗截止线,而对于该明暗截止线的形成,目前主要是采用遮光板进行遮光这一技术,其原理是,光源发射出的光线,通过设置遮光板对部分光线进行遮挡,进而形成一个明暗区域,在明暗交界处形成一明暗截止线,如此,使其照亮区域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上述明暗截止线的形成原理,虽然目前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在目前的前照灯之中,但是其依然存在着不能回避的技术缺陷,原因在于:现在车灯结构中,近光灯和远光灯的切换是通过机械部件的运动来实现,即,在需要进行灯光切换时,是通过控制驱动部件,驱动遮光板,通过遮光板的位置调整来实现近光灯和远光灯之间的切换。通过上述的方式来实现近光灯和远光灯的切换主要存在下述问题,一方面是车灯内部结构复杂,需要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出光透镜及双光车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上具有近光投射区域和远光投射区域,所述近光投射区域与车灯的第一光源相对应,将第一光源进入透镜本体的光线投射到车灯前方,形成车灯的近光照明区域;所述远光投射区域与车灯的第二光源相对应,将第二光源进入透镜本体的光线投射到车灯前方,形成车灯的远光照明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上具有近光投射区域和远光投射区域,所述近光投射区域与车灯的第一光源相对应,将第一光源进入透镜本体的光线投射到车灯前方,形成车灯的近光照明区域;所述远光投射区域与车灯的第二光源相对应,将第二光源进入透镜本体的光线投射到车灯前方,形成车灯的远光照明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投射区域位于所述远光投射区域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出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投射区域凸面透镜,所述远光投射区域为平面透镜。4.一种双光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出光透镜,还包括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出光透镜的近光投射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出光透镜的远光投射区域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光车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近光透镜,所述近光透镜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