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
技术介绍
汽车前照灯是汽车安全的主要部件之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卤素灯、气体放电灯(HID),具有高发光强度,缺点是发光效率较低、寿命低、发热大、色温调整难和功率大等。LED光源技术不断提升,发光效率提高明显,较大功率型LED光源完全可以应用到汽车中,也可以应用在汽车前照灯中,例如汽车近光灯:由于传统汽车前照灯采用圆柱形状HID灯结构,形成光斑是以中心点最亮逐渐变暗,形成传统近光灯光斑形状,然而,LED光源为面光源或者接近点光源,与其对应成近光灯光斑时,具有比较大差异,也是制约LED光源应用于汽车近光灯的主要技术难点,同理,汽车远光灯也有同样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目标光斑区的宽度范围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包括光学透镜及设于光学透镜入光处的LED,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底面及设于底面上的总曲面,其中,所述总曲面沿纵向、横向分别划分为多个纵向曲面、横向曲面,由光源射出的光线经纵向曲面射出的折射角α,角度α取值范围分左侧、右侧两个部分:从0~7.01度渐变;α≤0.17度渐变,光线经纵向曲面射出的折射角β,角度β范围从0~9.37度渐变。所述底面为圆形结构,其直径D1为20-40mm;所述总曲面的高度H1取值范围30~50mm。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包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包括光学透镜及设于光学透镜入光处的LED,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底面及设于底面上的总曲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曲面沿纵向、横向分别划分为多个纵向曲面、横向曲面,由光源射出的光线经横向曲面射出的折射角α,角度α取值范围分左侧、右侧两个部分:从0~7.01度渐变,α≤0.17度渐变;光线经纵向曲面射出的折射角β,角度β范围从0~9.37度渐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包括光学透镜及设于光学透镜入光处的LED,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底面及设于底面上的总曲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曲面沿纵向、横向分别划分为多个纵向曲面、横向曲面,由光源射出的光线经横向曲面射出的折射角α,角度α取值范围分左侧、右侧两个部分:从0~7.01度渐变,α≤0.17度渐变;光线经纵向曲面射出的折射角β,角度β范围从0~9.37度渐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为圆形结构,其直径D1为20-4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曲面的高度H1取值范围30~50mm。4.一种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包括光学透镜及设于光学透镜入光处的LED,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底面及设于底面上的总曲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曲面包括由7条纵向曲线、7条横向曲线与底面曲线交错搭建而成的网格,及在网格上形成的圆滑过渡的曲面;其中,所述7条纵向曲线沿底面纵向的一侧到另一侧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条纵向曲线;所述7条横向曲线沿底面横向的一侧到另一侧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条横向曲线;7条纵向曲线与7条横向曲线在底面上的投影线,分别将底面曲线沿纵向与横向进行8等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为圆形结构,其直径D1为20-40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曲面的高度H1取值范围30~5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第一纵向曲线最高点的高度为20~30mm。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第一纵向曲线两端点的长度D2为30~38mm。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纵向曲线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横向曲线及底面曲线搭建形成的曲面为控制明暗截止线曲面。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纵向曲线与第四、第五横向曲线及底面曲线搭建形成的曲面为控制转接区的曲面。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纵向曲线与第五、第六、第七条横向曲线及底面曲线搭建形成的曲面为控制右突出光斑区的曲面。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整体结构光学透镜的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条纵向曲线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条横向曲线及底面曲线搭建形成的曲面为控制主照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藩,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富同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