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349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所述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阀体内有阀芯通孔、环形油槽、直向流道、斜向流道和辅助流道,阀体表面有流道口,所述阀体内设计有一个阀芯通孔,若干个辅助流道,阀芯通孔上有八个环形油槽,辅助流道用于连接所述阀体主体内部阀芯通孔、环形油槽、直向流道和斜向流道,使其连通,所述阀体表面有流道口,流道口与阀体主体内部各流道对应且相通。本阀体优点是体积小,动作可靠,功能多,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方向的液压阀体铸件。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虽为工程机械制造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高档液压元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液压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主机行业的发展,成为制约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我国液压件行业整体制造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工作联阀体铸件,系用于控制流体方向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稳压、分流或者溢流泄压等功能,随着设备的发展和进步,工作联阀体铸件朝着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能多,寿命长方向发展,且阀体铸件铸造过程中存在阀芯孔弯、内部内缩、铸件表面存在冷铁的痕迹和成品率低的问题。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体积小、动作可靠、功能多、使用寿命长且质量好,成品率高的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所述阀体铸件集成度高、动作可靠、功能多、使用寿命长。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为扁平的四方体状,阀体(1)内部有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斜向流道和辅助流道,阀体(1)表面有流道口,所述阀芯通孔(2)为阀体(1)的主流道,阀芯通孔(2)上设有八个环形油槽,第一环形油槽、第二环形油槽、第三环形油槽、第四环形油槽、第五环形油槽、第六环形油槽、第七环形油槽和第八环形油槽,所述辅助流道为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阀体(1)内部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和斜向流道,所述流道口位于阀体(1)的各个表面上,与阀体(1)内部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斜向流道和辅助流道对应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阀芯通孔(2)上第二环形油槽和第七环形油槽上端分别开有流道口(3)和流道口(4),所述阀芯通孔(2)第二环形油槽和流道口(3)之间通过斜向流道(5)相连通,所述阀芯通孔(2)第七环形油槽和流道口(4)之间通过斜向流道(6)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阀体(1)左侧面开有与所述斜向流道(5)相连通的流道口(7),所述斜向流道(5)和流道口(7)之间通过直向流道(8)相连通,所述阀体(1)右侧面开有与所述斜向流道(6)相连通的流道口(9),所述斜向流道(6)和流道口(9)之间通过直向流道(10)相连通,所述直向流道(8)和直向流道(10)与阀芯通孔(2)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进一步地,所述直向流道(8)上设有环形油槽(11),所述直向流道(10)上设有环形油槽(12),环形油槽(11)和阀芯通孔(2)上第一环形油槽通过辅助流道(13)相连通,环形油槽(12)和阀芯通孔(2)上第八环形油槽通过辅助流道(14)相连通,所述辅助流道(13)和辅助流道(14)为直线型流道。进一步地,所述阀芯通孔(2)上第三环形油槽和第六环形油槽之间通过C型辅助流道(15)相连通,C型辅助流道(15)的中间处上方开有流道口(16),流道口(16)在阀体(1)上表面,所述流道口(16)和C型辅助流道(15)之间通过直向流道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阀芯通孔(2)上第四环形油槽下端开有流道口(17),流道口(17)在阀体(1)下表面,所述第四环形油槽和流道口(17)之间通过直向流道(18)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直向流道(18)从上至下设有两个环形油槽,依次为直向流道(18)的第一环形油槽和第二环形油槽,直线流道(18)上第二环形油槽和阀芯通孔(2)上第六环形油槽通过C型辅助流道(19)相连通。具体地,所述阀体通过铸造并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体积小、动作可靠、功能多、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铸造工艺,包括制芯、制壳、造型、浇注,其特征在于:1)在制芯时采用人造砂,加入Φ3mm冷拉光圆做芯骨,人造砂强度高,保证易变形流道砂芯的强度,加上拉光圆做芯骨保证了砂芯主孔的强度,在铁水进入型腔后砂芯不会变形,有效的保证了流道的直线度和铸件内部尺寸精度。2)在浇注时去掉侧面冷铁改为侧浇口顶冒口浇注工艺,冒口采用冒口采用Φ90mm发热保温冒口,能够很好的起到了补缩作用,且解决了铸件表面冷铁痕迹问题使得铸件成品率达到93%以上。3)制芯工艺参数为:砂壳采用普通覆膜砂,加热温度280-310℃;射砂压力≥0.5MPa;射砂时间3-6秒;固化时间40-60秒;砂芯采用HACER80,加热温度250-280℃;射砂压力≥0.5MPa;射砂时间2-5秒;固化时间30-50秒;砂芯上的涂料使用石墨粉涂料,采用浸凃方式,涂料浓度为波美度9-11,涂料烘干温度180-220℃,保温时间30-50min;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作联阀体铸件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作联阀体铸件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作联阀体铸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作联阀体铸件的A-A方向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作联阀体铸件的B-B方向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作联阀体铸件的C-C方向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作联阀体铸件的D-D方向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作联阀体铸件的E-E方向剖视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阀体,2-阀芯通孔,3-流道口,4-流道口,5-斜向流道,6-斜向流道,7-流道口,8-直向流道,9-流道口,10-直向流道,11-环形油槽,12-环形油槽,13-辅助流道,14-辅助流道,15-C型辅助流道,16-流道口,17-流道口,18-直向流道,19-C型辅助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工作联阀体铸件,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为扁平的四方体状,所述阀体1内有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斜向流道、流道口和辅助流道,所述阀芯通孔2为阀体1的主流道,所述直向流道和斜向流道为阀体内部与阀体表面流道口相通的流道,所述辅助流道为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阀体1主体内部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和斜向流道,使其连通,所述流道口位于阀体主体1的各个表面上,与阀体主体1内部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阀体(1)内部有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斜向流道和辅助流道,阀体(1)表面设有流道口,所述阀芯通孔(2)为阀体(1)的主流道,阀芯通孔(2)上设有第一环形油槽、第二环形油槽、第三环形油槽、第四环形油槽、第五环形油槽、第六环形油槽、第七环形油槽和第八环形油槽,所述辅助流道为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阀体(1)内部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和斜向流道,所述流道口位于阀体(1)的各个表面上,与阀体(1)内部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斜向流道和辅助流道对应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阀体(1)内部有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斜向流道和辅助流道,阀体(1)表面设有流道口,所述阀芯通孔(2)为阀体(1)的主流道,阀芯通孔(2)上设有第一环形油槽、第二环形油槽、第三环形油槽、第四环形油槽、第五环形油槽、第六环形油槽、第七环形油槽和第八环形油槽,所述辅助流道为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阀体(1)内部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和斜向流道,所述流道口位于阀体(1)的各个表面上,与阀体(1)内部阀芯通孔(2)、环形油槽、直向流道、斜向流道和辅助流道对应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通孔(2)上第二环形油槽和第七环形油槽上端分别开有流道口(3)和流道口(4),所述阀芯通孔(2)第二环形油槽和流道口(3)之间通过斜向流道(5)相连通,所述阀芯通孔(2)第七环形油槽和流道口(4)之间通过斜向流道(6)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左侧面开有与所述斜向流道(5)相连通的流道口(7),所述斜向流道(5)和流道口(7)之间通过直向流道(8)相连通,所述阀体(1)右侧面开有与所述斜向流道(6)相连通的流道口(9),所述斜向流道(6)和流道口(9)之间通过直向流道(10)相连通,所述直向流道(8)和直向流道(10)与阀芯通孔(2)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工作联阀体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向流道(8)上设有环形油槽(11),所述直向流道(10)上设有环形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华张鹏飞曹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东油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