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压器指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34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调压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调压器指挥器,包括稳压器和主调指挥器,经稳压器进行初步稳压输出压力稳定的燃气P4,继而将燃气P4输入主调指挥器,输出燃气P3。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稳压器设置,可实现双极指挥,可有效克服燃气压力P1的影响,保障调压器调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压器指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调压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调压器指挥器。
技术介绍
理想的燃气供应系统将气体从井口输送到最终用户不需要调压器,这样的理想供应系统得以维持的条件是用户需求恒定,矿井的供给能力恒定,同时两者之间是一致的,这样的系统实际上不可能存在。为此,燃气调压器应运而生。燃气调压器是燃气管路上的一种特殊阀门,无论气体的流量和上游压力如何变化,都能保持下游压力稳定的一种装置。调压器指挥器是调压器的核心部件,调压前的燃气压力P1经过指挥器变为P3,P3的力作用到调压器皮膜下腔,把调压器阀口打开,使气体压力从P1变到P2,P2压力燃气再返到指挥器下腔和调压器皮膜下腔,来作用阀口开度;当用气量增加,P2降低,同时作用在指挥器和调压器皮膜下腔的力变小,阀口开度变大,反之变小,利用平衡力实现调压功能。现有的调压器指挥器工作受调压前燃气压力P1影响比较大,当P1波动比较大时,P3的波动也会很大,继而影响后续调压器进行调压,影响调压器调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即影响调压后燃气压力P2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结构和试验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调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调压器指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压器指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器和主调指挥器,所述稳压器上设有A、B、C三个接口通道,所述接口通道A向内依次设有滤筒(2)、回位弹簧(3)和密封阀芯(4),所述密封阀芯(4)下部与阀芯螺母(5)的阀口接触,所述阀芯螺母(5)下方腔体通过稳压皮膜(6)分为稳压皮膜(6)上腔和稳压皮膜(6)下腔,所述接口通道B与稳压皮膜(6)上腔连通,所述接口通道C与稳压皮膜(6)下腔连通,所述密封阀芯(4)下部设有用于与稳压皮膜(6)接触的顶杆(10),所述稳压皮膜(6)下腔设有用于顶起稳压皮膜(6)的稳压弹簧(9);所述主调指挥器上设有D、E、F、H三个接口通道,所述接口通道D与接口通道C对接,所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压器指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器和主调指挥器,所述稳压器上设有A、B、C三个接口通道,所述接口通道A向内依次设有滤筒(2)、回位弹簧(3)和密封阀芯(4),所述密封阀芯(4)下部与阀芯螺母(5)的阀口接触,所述阀芯螺母(5)下方腔体通过稳压皮膜(6)分为稳压皮膜(6)上腔和稳压皮膜(6)下腔,所述接口通道B与稳压皮膜(6)上腔连通,所述接口通道C与稳压皮膜(6)下腔连通,所述密封阀芯(4)下部设有用于与稳压皮膜(6)接触的顶杆(10),所述稳压皮膜(6)下腔设有用于顶起稳压皮膜(6)的稳压弹簧(9);所述主调指挥器上设有D、E、F、H三个接口通道,所述接口通道D与接口通道C对接,所述接口通道E与接口通道C对接;所述主调指挥器的腔体通过上皮膜(18)和下皮膜(21)分隔由上至下分为上皮膜上腔、上皮膜下腔、下皮膜上腔、下皮膜下腔;所述上皮膜上腔内设有压于上皮膜(18)上表面的调节弹簧(14),上片皮膜与主阀杆(15)上部连接,所述主阀杆(15)下部与下皮膜(21)连接;所述接口通道D经减压阀(16)与下皮膜上腔连通,所述减压阀(16)的阀口压于下膜片上表面上,所述下皮膜上腔与接口通道F连通;所述下皮膜下腔内设有压于下皮膜(21)下表面的复位弹簧(17),所述接口通道H经下皮膜下腔与接口通道E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压器指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调指挥器上还设有阻尼阀杆(23),所述阻尼阀杆(23)横穿上皮膜下腔与下皮膜上腔间的连通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压器指挥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长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犍为峨山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