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车辆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053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道车辆车轮,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的车轮轮坯用钢制备而成,具有无碳化物的马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所述车轮轮坯用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C:0.1~0.25%,Si:0.7~1.2%,Mn:1.5~2.2%,Cr:0.5~1%,Ni:0.3~0.8%,Mo:0.2~0.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坯是通过在电炉中进行精炼,真空脱气后铸坯,然后再进行电渣重熔后得到。该轮坯用钢在获得高强度的同时保持高韧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轮坯的制造方法以及用该轮坯制成的铁道车辆车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道车辆车轮轮坯用钢、铁道车辆车轮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道车辆车轮轮坯用钢及其车轮和制造方法,具体涉及采用特定化学组分的铁道车辆车轮轮坯用钢,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以及该轮坯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轮坯得到的铁道车辆车轮。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高速轮轨铁路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火车车轮用钢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保证在运行条件下车轮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火车运行过程中,火车的动力学条件发生显著变化,车轮的使用条件也发生显著变化。车轮在火车运行中起承载、传递动力以及制动等作用。随着火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车轮与钢轨之间的磨损加剧,并且在火车的制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加剧了车轮和钢轨因疲劳、剥离等引发的失效问题,给火车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增加了铁路检修成本。1998年德国高速列车出轨,造成100多人死亡的惨重事故,其起因就是车轮的疲劳断裂。因此各国为适应火车高速运行的需求,纷纷研制和生产新的火车车轮和钢轨用材料。从欧洲各国早些时候高速车轮用钢普遍采用UIC812-3标准的R7钢,主要以Si、Mn为强化元素,其各种元素的百分比含量极限应低于或等于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铁道车辆车轮轮坯用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C:0.1~0.25%,Si:0.7~1.2%,Mn:1.5~2.2%,Cr:0.5~1%,Ni:0.3~0.8%,Mo:0.2~0.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铁道车辆车轮轮坯用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C:0.1~0.25%,Si:0.7~1.2%,Mn:1.5~2.2%,Cr:0.5~1%,Ni:0.3~0.8%,Mo:0.2~0.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车轮轮坯用钢,其以重量百分比计进一步还含有:限制在0.01%以下的P和限制在0.01%以下的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车轮轮坯用钢,其具有无碳化物的马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4.铁道车辆车轮,其由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轮坯用钢制造得到。5.一种铁道车辆车轮轮坯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绵胜张志强张志勇白秉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特冶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