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茶油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加工
,特别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茶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过量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如果它的含量超过了12%,就会在人体内产生脂肪积聚,进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单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安全脂肪酸,对人体心、脑、肺、血管十分有益。食用油中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越多,其营养价值越高。油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野山茶油、山茶油,是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左右。通常情况下,油茶籽油通过精炼加工后(甚至非经精炼的毛油),即可食用,但是。茶油中仍然含有12%左右的饱和脂肪酸,食用后,对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依然会带来不良影响。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310601243.6)公开的“一种葵花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准备葵花籽油原料,要求其在使用前需要在不高于五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冷藏;然后与三倍体积的质量分数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混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如下:⑴、初处理:①、第一次脱色:先将80‑120目的硅胶脱色砂装入容器中,装入高度为容器高度的60‑70%,然后,将原料茶油由容器的上部泵入,让原料茶油沿硅胶脱色砂自然向下流动,收集流出的第一次脱色茶油,备用;②、第二次脱色:再将颗粒直径为0.1‑0.25cm的活性炭装入容器中,装入高度为容器高度的40‑50%,然后,将第一次脱色茶油由容器的上部泵入,让第一次脱色茶油沿活性炭自然向下流动,收集流出的第二次脱色茶油,备用;③、第一次洗涤:将第二次脱色茶油投入到占其重量3‑5倍、pH值为9‑10、体积浓度为25‑38%的乙醇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如下:⑴、初处理:①、第一次脱色:先将80-120目的硅胶脱色砂装入容器中,装入高度为容器高度的60-70%,然后,将原料茶油由容器的上部泵入,让原料茶油沿硅胶脱色砂自然向下流动,收集流出的第一次脱色茶油,备用;②、第二次脱色:再将颗粒直径为0.1-0.25cm的活性炭装入容器中,装入高度为容器高度的40-50%,然后,将第一次脱色茶油由容器的上部泵入,让第一次脱色茶油沿活性炭自然向下流动,收集流出的第二次脱色茶油,备用;③、第一次洗涤:将第二次脱色茶油投入到占其重量3-5倍、pH值为9-10、体积浓度为25-38%的乙醇水溶液中,在60-70℃下搅拌处理50-70min,再静置、分层、过滤,收集油层,得到第一次洗涤茶油,备用;⑵、酯化:①、酯化反应:将第一次洗涤茶油与占其重量15-26%的无水乙醇和占其重量0.6-1.5%的乙醇钠混合并搅拌,直到油/烷醇界面消失,得酯化混合茶油,备用;②、第一次中和:将等摩尔量的C1~C4有机酸加入到酯化混合茶油中,进行第一次中合反应,中合反应时间为30-50min,反应温度为40-48℃,得第一次中和反应混合茶油,备用;③、蒸馏:将第一次中和反应混合茶油在温度为50-70℃、压力为5-10KPa条件下,蒸馏至无乙醇状态,回收无水乙醇和剩余蒸馏茶油,备用;④、第一次萃取:采用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在常温下对剩余蒸馏茶油进行萃取,萃取剂的用量为剩余蒸馏茶油重量的1-2倍,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然后,将萃取液在温度为45-65℃、压力为5-10KPa下浓缩至无萃取剂残留,得浓缩物,再将浓缩物在冷藏室冷藏5-6h,然后过滤,得含有饱和脂肪酸烷基酯和不饱和脂肪酸烷基酯的第一次萃取混合物,备用;⑶、脲络合:①、络合反应:向第一次萃取混合物中加入占其重量10-18%的尿素、占其重量30-38%、体积浓度为80-90%的乙醇溶液,混匀,然后在60-70℃的水浴中加热至尿素完全溶解,再在室温下进行络合反应12-18h,得络合物,备用;②、过滤:将络合物经快速滤纸真空抽滤,除去其中的脲-饱和脂肪酸络合物的结晶络合物,收集过滤液,备用;③、第二次洗涤:将过滤液投入2-4倍重量、温度为60-70℃的温水中,保温搅拌处理1-2.5h,静置、分层,待冷却到室温时,收集油层,得第二次洗涤茶油,备用;⑷、酯化再造:①、相互酯化反应:按照摩尔量3:1的比例,将第二次洗涤茶油与三乙酸甘油酯一起混合、并添加占第二次洗涤茶油重量0.5-1.0%的乙醇钠,进行相互酯化反应,待相互...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