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67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具组件,包括:控制系统;载具驱动器;与所述载具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变速器;以及与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旋转盘,其中,所述旋转盘上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扫码工位、检测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载具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其能够获得确保在提高设备集成度、自动化程度、及载送精度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将占地面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的有益效果。

Carrier modu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components, including: control system; vehicle driver; the transmission is connected to the load power output ends with drivers; and the rotating disc, the power output end and the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in which the rotating disk along the clockwise direction are arranged. Feed station, station, station, scan code detection and discharging station, the vehicle driver and the control system of electric connection.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it is possible to ensure that when the equipment integration degree, automation degree and delivery accuracy are improve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controlling the occupied area in a smaller range can be obtained as much as possi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具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载具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进步,高轻薄化、高度集成化的电子产品(形如超薄手机、超薄MP3播放器、超薄平板电脑等)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并逐渐发展成为消费趋势,相应地,相关电子产品的零配件结构尺寸将做的更小,结构组合将更加紧凑。这种尺寸的减小和装配复杂度的提升使得电子产品在尺寸减小的同时,功能及性能又能得到大幅提升,不过,这种尺寸更小、组装精密和功率更大的趋势会造成许多设计和装配上的挑战。同时,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导电液体渗透进产品内部会影响电子产品的整体性能,甚至直接导致电子产品短路报废,所以要求对电子产品上与外界对接的接口、缝隙(例如手机或MP3播放器的USB接口、耳机接口、扬声器发声口及屏幕与壳体对接缝处等)进行气密性测试,既要方便快速地测得泄漏速率,又要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气密性检测装置的载具组件主要存在的缺点有:自动化及集成化程度低,需要人工辅助的工序较多,当对复杂结构特别是小尺寸结构进行气密性检测时,载具组件占地面积大、载送精度低,无法精确监控待测产品的载送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具组件,确保在提高设备集成度、自动化程度、及载送精度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将占地面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载具组件,包括:控制系统;载具驱动器;与所述载具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变速器;以及与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旋转盘,其中,所述旋转盘上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扫码工位、检测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载具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旋转盘上设有旋转角度传感装置,所述旋转角度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旋转角度传感装置包括固接于所述旋转盘下表面的触点、以及至少四个等距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下方的触点传感器,所述触点在随所述旋转盘旋转的过程中与所述触点传感器选折性地接触连接。优选的是,所述触点传感器设有四个。优选的是,所述上料工位、扫码工位、检测工位、及下料工位处均设有用于放置待测产品的载物台。优选的是,所述扫码工位的相对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扫码机构,所述扫码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套接在所述支撑柱上的支撑臂;以及设于所述支撑臂上的扫码器,其中,所述扫码器位于所述扫码工位的正上方,所述支撑臂可绕所述支撑柱旋转并沿所述支撑柱上下滑移。优选的是,所述扫码机构并排地设有两个。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由于所述旋转盘上沿该旋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扫码工位、检测工位、及下料工位,从而可在所述载具组件上沿着该旋转盘的旋转方向全自动地依次进行上料、扫码等其他工序,大大提高了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提高了检测效率;2、由于所述支撑臂可绕所述支撑柱旋转并沿所述支撑柱上下滑移,从而使得可以便于调整扫码器与待测产品表面上的条码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有利于精确扫码;3、由于所述旋转盘上设有旋转角度传感装置,可以在所述旋转盘旋转过程中对旋转盘转过的角度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能够精确检测每个工位上待测产品的传送位置,以便于各个工序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中载具组件、扫码机构及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左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中载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中载具组件的爆炸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中下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中下料组件的正视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中抓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中抓取机构的正视图;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中料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中料盘组件的仰视图;图1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中料盘组件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100包括:控制系统(略画)、支撑平台110、载具组件120、扫码机构130、检测组件140、下料组件150、及料盘组件160,其中,载具组件120、扫码机构130、检测组件140、下料组件150、及料盘组件160均由支撑平台110所支撑,载具组件120上设有圆盘形的旋转盘123,旋转盘123上沿其旋转方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124a、扫码工位124b、检测工位124c、及下料工位124d,扫码机构130位于载具组件120的旁侧且与扫码工位124b相对设置,检测组件140位于载具组件120的旁侧且与检测工位124c相对设置,下料组件150位于载具组件120的旁侧,且下料组件150的前端与下料工位124d相对设置,料盘组件160位于下料组件150的末端,上料工位124a、扫码工位124b、检测工位124c、及下料工位124d处均固接有用于放置待测产品的载物台124,载具组件120、扫码机构130、检测组件140、下料组件150、及料盘组件160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旋转盘123顺时针旋转。参照图6及图7,载具组件120包括:载具驱动器121、以及与载具驱动器12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变速器122,其中,旋转盘123与变速器12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旋转盘123上设有旋转角度传感装置,所述旋转角度传感装置包括固接于旋转盘123下表面的触点123a、以及至少四个等距且间隔设置在旋转盘123a下方的触点传感器123b。在一实施例中,触点传感器123b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上料工位124a、扫码工位124b、检测工位124c、及下料工位124d的下方,且均固定在支撑平台110上,触点123a在随旋转盘123旋转的过程中依次与每个工位下方的触点传感器123b选折性地接触连接,从而所述控制系统能够精确判定旋转盘123的旋转角度及旋转位置。参照图4及图5,扫码机构130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131;套接在支撑柱131上的支撑臂132;以及设于支撑臂132上的扫码器133,其中,扫码器133位于扫码工位124b的正上方,支撑臂132可绕支撑柱131旋转并沿支撑柱131上下滑移。在一实施例中,扫码机构130设有两组。再次参照图4及图5,检测组件140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41;竖直设置且与第一支撑板141相固接的第二支撑板142;设于第一支撑板141上的至少一组检测机构;以及设于第二支撑板142前侧的压紧机构,其中,所述压紧机构的组数与所述检测机构的组数相同,所述检测机构与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载具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载具驱动器;与所述载具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变速器;以及与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旋转盘,其中,所述旋转盘上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扫码工位、检测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载具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载具驱动器;与所述载具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变速器;以及与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旋转盘,其中,所述旋转盘上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扫码工位、检测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载具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上设有旋转角度传感装置,所述旋转角度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角度传感装置包括固接于所述旋转盘下表面的触点、以及至少四个等距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下方的触点传感器,所述触点在随所述旋转盘旋转的过程中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加富缪磊黎宗彩刘学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