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炉感应线圈的过流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感应炉感应线圈的过流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感应炉是利用金属材料的感应电热效应而使金属材料加热或熔化的电炉。感应炉设有感应线圈,金属材料置于感应线圈中,感应线圈配有给其供电的电源,电源把三相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交变电流,进而在感应线圈中产生交变电磁场,交变电磁场使金属材料内部产生涡流,最终使金属材料加热或熔化。感应炉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感应线圈的电流进行采样,防止其过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炉感应线圈的过流检测电路,其能对感应线圈的电流进行过流检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感应炉感应线圈的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感应感应炉感应线圈电流的电流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串联的第一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正电源连接端,负电源连接端,以及内置发光二极管的光纤连接器;第一电阻的一端接地,该第一电阻的一端还通过第一支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
【技术保护点】
感应炉感应线圈的过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感应感应炉感应线圈电流的电流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串联的第一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正电源连接端,负电源连接端,以及内置发光二极管的光纤连接器;第一电阻的一端接地,该第一电阻的一端还通过第一支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三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支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三支路上设有第四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四支路接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感应炉感应线圈的过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感应感应炉感应线圈电流的电流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串联的第一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正电源连接端,负电源连接端,以及内置发光二极管的光纤连接器;第一电阻的一端接地,该第一电阻的一端还通过第一支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三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支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三支路上设有第四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四支路接地,第四支路上设有第五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五支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五支路上设有第六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支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六支路上设有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七支路接地,第七支路上设有第七电阻;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八支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八支路上设有第八电阻;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九支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九支路上设有第九电阻;负电源连接端通过第十支路接地,第十支路上由负电源连接端至接地端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发,朱卫星,李亚逸,高玉龙,刘仕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振湖电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