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震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477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震动轴承,其包括有呈圆柱体形状且由粉末金属一次冶金成型的轴承主体,轴承主体上端面开设上下完全贯穿的轴承通孔,轴承通孔的轴线与轴承主体的轴线平行间隔布置;轴承主体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的轴承凸起,轴承凸起沿着轴承主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轴承凸起与轴承主体为一体结构,轴承凸起的上端面与轴承主体的上端面平齐,轴承凸起的下端面与轴承主体的下端面平齐,轴承凸起的侧壁为呈圆弧形状的圆弧凸起侧面,圆弧凸起侧面的轴线与轴承通孔的轴线同轴布置,圆弧凸起侧面与轴承主体的外圆周面的连接处为直线。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Motor vibration bea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aring vibration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shape and is composed of a metal powder metallurgy forming the main bearing, bearing on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to open completely through hole, axis and bearing main bearing hole of parallel space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surface of the main bearing set bearing radial outward convex convex, convex bearing bearing body extending along the axis direction and the bearing and bearing body bulges into one structure, flat on the upper end surface and end bearing main bearing convex homogeneous, flat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main bearing and bearing the raised together, side wall convex arc convex side bearing a circular arc shape, coaxial arrangement of axis and bearing arc protruding through holes in the side of the out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circular convex side and bearing the main connection for Straight line. Through the structure desig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goo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震动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震动轴承。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结构,轴承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设备的传动结构中,且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轴承产品。其中,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轴承产品,震动轴承应用也非常广泛;然而,对于现有的震动轴承而言,其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稳定可靠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机震动轴承,该电机震动轴承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震动轴承,包括有呈圆柱体形状且由粉末金属一次冶金成型的轴承主体,轴承主体的上端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横截面呈圆形状的轴承通孔,轴承通孔的轴线与轴承主体的轴线平行间隔布置,轴承主体的半径值为R1,轴承通孔的半径值为R2,轴承通孔的轴线与轴承主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R1=6.5mm,R2=1.15mm,L=4.5mm;轴承主体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的轴承凸起,轴承凸起沿着轴承主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轴承凸起与轴承主体为一体结构,轴承凸起的上端面与轴承主体的上端面平齐,轴承凸起的下端面与轴承主体的下端面平齐,轴承凸起的侧壁为呈圆弧形状的圆弧凸起侧面,圆弧凸起侧面的轴线与轴承通孔的轴线同轴布置,圆弧凸起侧面与轴承主体的外圆周面的连接处为直线,圆弧凸起侧面的半径值为R3,R3=2.6mm。其中,所述轴承通孔的上端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上端倒角。其中,所述轴承通孔的下端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下端倒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机震动轴承,其包括有呈圆柱体形状且由粉末金属一次冶金成型的轴承主体,轴承主体的上端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横截面呈圆形状的轴承通孔,轴承通孔的轴线与轴承主体的轴线平行间隔布置,轴承主体的半径值为R1,轴承通孔的半径值为R2,轴承通孔的轴线与轴承主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R1=6.5mm,R2=1.15mm,L=4.5mm;轴承主体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的轴承凸起,轴承凸起沿着轴承主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轴承凸起与轴承主体为一体结构,轴承凸起的上端面与轴承主体的上端面平齐,轴承凸起的下端面与轴承主体的下端面平齐,轴承凸起的侧壁为呈圆弧形状的圆弧凸起侧面,圆弧凸起侧面的轴线与轴承通孔的轴线同轴布置,圆弧凸起侧面与轴承主体的外圆周面的连接处为直线,圆弧凸起侧面的半径值为R3,R3=2.6mm。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1——轴承主体2——轴承通孔3——轴承凸起31——圆弧凸起侧面41——上端倒角42——下端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机震动轴承,包括有呈圆柱体形状且由粉末金属一次冶金成型的轴承主体1,轴承主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横截面呈圆形状的轴承通孔2,轴承通孔2的轴线与轴承主体1的轴线平行间隔布置,轴承主体1的半径值为R1,轴承通孔2的半径值为R2,轴承通孔2的轴线与轴承主体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R1=6.5mm,R2=1.15mm,L=4.5mm。进一步的,轴承主体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的轴承凸起3,轴承凸起3沿着轴承主体1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轴承凸起3与轴承主体1为一体结构,轴承凸起3的上端面与轴承主体1的上端面平齐,轴承凸起3的下端面与轴承主体1的下端面平齐,轴承凸起3的侧壁为呈圆弧形状的圆弧凸起侧面31,圆弧凸起侧面31的轴线与轴承通孔2的轴线同轴布置,圆弧凸起侧面31与轴承主体1的外圆周面的连接处为直线,圆弧凸起侧面31的半径值为R3,R3=2.6mm。需进一步解释,轴承通孔2的上端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上端倒角41,同样的,轴承通孔2的下端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下端倒角42。在本技术使用过程中,电机相应的安装轴嵌插于轴承主体1的轴承通孔2内;在利用电机带动轴承主体1转动的过程中,安装轴转动并带动轴承主体1转动,由于本技术的轴承通孔2采用偏心设置,在轴承主体1随着安装轴转动的过程中,整个轴承主体1偏心转动,进而实现偏心转动。另外,本技术的轴承凸起3凸出于轴承主体1的侧壁,且轴承凸起3的圆弧凸起侧面31与轴承通孔2同轴布置,在轴承主体1随着安装轴转动的过程中,轴承凸起3能够产生振动效果。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震动轴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震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圆柱体形状且由粉末金属一次冶金成型的轴承主体(1),轴承主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横截面呈圆形状的轴承通孔(2),轴承通孔(2)的轴线与轴承主体(1)的轴线平行间隔布置,轴承主体(1)的半径值为R1,轴承通孔(2)的半径值为R2,轴承通孔(2)的轴线与轴承主体(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R1=6.5mm,R2=1.15mm,L=4.5mm;轴承主体(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的轴承凸起(3),轴承凸起(3)沿着轴承主体(1)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轴承凸起(3)与轴承主体(1)为一体结构,轴承凸起(3)的上端面与轴承主体(1)的上端面平齐,轴承凸起(3)的下端面与轴承主体(1)的下端面平齐,轴承凸起(3)的侧壁为呈圆弧形状的圆弧凸起侧面(31),圆弧凸起侧面(31)的轴线与轴承通孔(2)的轴线同轴布置,圆弧凸起侧面(31)与轴承主体(1)的外圆周面的连接处为直线,圆弧凸起侧面(31)的半径值为R3,R3=2.6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震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圆柱体形状且由粉末金属一次冶金成型的轴承主体(1),轴承主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横截面呈圆形状的轴承通孔(2),轴承通孔(2)的轴线与轴承主体(1)的轴线平行间隔布置,轴承主体(1)的半径值为R1,轴承通孔(2)的半径值为R2,轴承通孔(2)的轴线与轴承主体(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R1=6.5mm,R2=1.15mm,L=4.5mm;轴承主体(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的轴承凸起(3),轴承凸起(3)沿着轴承主体(1)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轴承凸起(3)与轴承主体(1)为一体结构,轴承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富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富胜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