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3941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包括在施工现场或者加工厂提前预制的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以及下部固定有钢筋支架的集水坑板面钢筋网,利用塔吊先将集水坑板底钢筋网吊装置于集水坑的垫层或砖胎模上,再集水坑板面钢筋网吊装置于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上,在坑内拼装成整体,人工连接预制钢筋网与周边底板钢筋,最终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由于分开预制,可有效减少集水坑内的大量现场钢筋绑扎工作,提高施工效率,而且提前预制有利于提升钢筋定位及连接精度,从而解决了集水坑内钢筋绑扎工作条件差,钢筋定位难、施工繁琐的问题,避免了预制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以及集水坑板面钢筋网整体预制在一起所造成的吊装质量过大的问题。

Layered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of steel bar net of basement bottom collector s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sement sump reinforced layered prefabricated structures, including sump plate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 or factory prefabricated in advance bottom reinforcement net and is fixed with a reinforced bracket catchpit plate steel mesh, using the first set of tower crane cushion or brick slab reinforced lifting in the puddle the sump, then sump sump in hoisting net slab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net, assembled into a whole in the pit, artificial connecting precast reinforced net and surrounding bottom reinforcement, pou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ecause the separated prefabricate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a large set of field work in the rebar puddle, improv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advance of prefabricated steel location and connection precision, so as to solv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rebar sump, steel is difficult to locate, fussy construction problems, to avoid the precast reinforcement net and sump catchpit precast slab reinforcement net in hoisting quality caused by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业施工领域,特别涉及地下室底板集水坑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目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地下室的防水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地下室常见的一种防水的方法就是在底板上设置集水坑,将水集中于底板的深坑即集水坑内,而后统一用水泵将水排出。现有地下室底板集水坑构造,其钢筋包括板底及板面两大部分。传统的施工工艺为:1)先挖好坑,并做好集水坑的垫层或砖胎模;2)将加工好钢筋逐根搬入坑中,逐根定位并连接钢筋,形成集水坑钢筋网;3)浇筑混凝土。这种施工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施工工期长,对于超高层或高层而言,尽快形成基坑底板对于基坑安全及稳定尤为重要;2)逐根钢筋定位及对接,劳动量大,施工效率低;3)集水坑内钢筋绑扎工作条件差,钢筋定位难、施工繁琐。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在坑内绑扎钢筋、施工效率高、工期短、保证钢筋连接质量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解决现有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逐根绑扎难、施工效率低、工期长、连接质量难以保障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用于施工底板上的集水坑,包括:在施工现场或者加工厂提前预制的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以及下部固定有钢筋支架的集水坑板面钢筋网,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呈盆状结构,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铺设于拟建集水坑的垫层或者砖胎模上,所述集水坑板面钢筋网通过所述钢筋支架架设于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上方,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底钢筋逐根对应连接,所述集水坑板面钢筋网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面钢筋逐根对应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中,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包括水平底部钢筋网与四周的侧部钢筋网,所述侧部钢筋网斜向上设置,所述侧部钢筋网中斜向上的钢筋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底钢筋对应交叉锚固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中,所述集水坑板面钢筋网包括坑底水平钢筋网、坑壁竖向钢筋网以及坑顶水平钢筋网,所述坑壁竖向钢筋网设置于所述坑底水平钢筋网的四周,所述坑顶水平钢筋网呈“回字形”,坑顶水平钢筋网的内圈与所述坑壁竖向钢筋网的上端口相匹配且固定连接,所述坑顶水平钢筋网的外圈处钢筋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面钢筋逐根对应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中,所述水平底部钢筋网呈矩形,所述钢筋支架包括矩形顶部型钢钢圈与四根竖向角部型钢,所述矩形顶部型钢钢圈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的所述水平底部钢筋网相对应,所述四根竖向角部型钢固定设置于所述矩形顶部型钢钢圈的四个角下方,所述四根竖向角部型钢的下端设置于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的所述水平底部钢筋网的四个角位置,所述矩形顶部型钢钢圈支撑于所述集水坑板面钢筋网的坑顶水平钢筋网的下表面。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中,所述钢筋支架还包括四根竖向中部型钢,所述竖向中部型钢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顶部型钢钢圈的四条边的中部下方。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中,每根竖向中部型钢的下端通过两根斜撑分别连接于所述矩形顶部型钢钢圈上同侧边的两端。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中,还包括若干板顶吊圈,所述板顶吊圈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竖向角部型钢上,或者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竖向中部型钢上。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中,所述侧部钢筋网的四个角上均设有一个板底吊圈。优选的,在上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中,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借助钢筋胎架加工制作,所述钢筋胎架由四组支撑架围合组成,每组支撑架包括至少三对竖向间隔设置的直角三角形钢架与一对平行的条状型钢,每个直角三角形钢架由斜边型钢、水平直角边型钢以及竖向直角边型钢围成,所述直角三角形架的所述斜边钢筋型钢靠内设置,每组支撑架中的各个水平直角边型钢通过一对平行的条状型钢连接。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通过分层即分开预制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以及下部固定有钢筋支架的集水坑板面钢筋网,可以有效减少集水坑内的大量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而且提前预制有利于提升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以及集水坑板面钢筋网内钢筋定位及连接精度,解决了集水坑内钢筋绑扎工作条件差,钢筋定位难、施工繁琐的问题。对于超高层或高层而言,能够尽快形成基坑底板可以确保基坑安全及稳定。此外,通过分层即分开预制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以及下部固定有钢筋支架的集水坑板面钢筋网,避免了预制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以及集水坑板面钢筋网整体预制在一起所造成的吊装质量过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集水坑板底钢筋网及钢筋胎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集水坑板面钢筋网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板顶吊圈)。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吊装集水坑板底钢筋网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吊装集水坑板底钢筋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吊装集水坑板面钢筋网时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吊装集水坑板面钢筋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底钢筋逐根对应连接以及集水坑板面钢筋网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面钢筋逐根对应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集水坑预制钢筋网、1-集水坑板底钢筋网、11-水平底部钢筋网、12-侧部钢筋网、13-板底吊圈、2-钢筋支架、21-矩形顶部型钢钢圈、22-竖向角部型钢、23-竖向中部型钢、24-斜撑、3-集水坑板面钢筋网、31-坑底水平钢筋网、32-坑壁竖向钢筋网、33-坑顶水平钢筋网、35-板顶吊圈、4-垫层或者砖胎模、5-集水坑周边底板板底钢筋、6-集水坑周边底板板面顶钢筋、71-直角三角形钢架、72-条状型钢、8-吊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用于施工底板上的集水坑,包括:在施工现场或者加工厂提前预制的集水坑板底钢筋网1以及下部固定有钢筋支架2的集水坑板面钢筋网3,集水坑板底钢筋网1以及下部固定有钢筋支架2的集水坑板面钢筋网3合称为集水坑预制钢筋网100。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1呈盆状结构,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1铺设于拟建集水坑的垫层或者砖胎模4上,所述集水坑板面钢筋网3通过所述钢筋支架2架设于集水坑板底钢筋网1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用于施工底板上的集水坑,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施工现场或者加工厂提前预制的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以及下部固定有钢筋支架的集水坑板面钢筋网,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呈盆状结构,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铺设于拟建集水坑的垫层或者砖胎模上,所述集水坑板面钢筋网通过所述钢筋支架架设于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上方,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底钢筋逐根对应连接,所述集水坑板面钢筋网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面钢筋逐根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用于施工底板上的集水坑,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施工现场或者加工厂提前预制的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以及下部固定有钢筋支架的集水坑板面钢筋网,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呈盆状结构,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铺设于拟建集水坑的垫层或者砖胎模上,所述集水坑板面钢筋网通过所述钢筋支架架设于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上方,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底钢筋逐根对应连接,所述集水坑板面钢筋网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面钢筋逐根对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板底钢筋网包括水平底部钢筋网与四周的侧部钢筋网,所述侧部钢筋网斜向上设置,所述侧部钢筋网中斜向上的钢筋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底钢筋对应交叉锚固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板面钢筋网包括坑底水平钢筋网、坑壁竖向钢筋网以及坑顶水平钢筋网,所述坑壁竖向钢筋网设置于所述坑底水平钢筋网的四周,所述坑顶水平钢筋网呈“回字形”,坑顶水平钢筋网的内圈与所述坑壁竖向钢筋网的上端口相匹配且固定连接,所述坑顶水平钢筋网的外圈处钢筋与集水坑周边底板板面钢筋逐根对应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分层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底部钢筋网呈矩形,所述钢筋支架包括矩形顶部型钢钢圈与四根竖向角部型钢,所述矩形顶部型钢钢圈的形状和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博黄轶汪小林朱浩徐鹏程朱利君韩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