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忠林专利>正文

一种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15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扳手手柄、扳手体、棘轮片和弹性压紧装置,扳手手柄的头部呈圆柱状并开设有安装孔,扳手手柄头的部的左侧和/或右侧有切面;扳手体插装于安装孔,扳手体的周壁开设有周向分布的齿牙;棘轮片的中部铰接于扳手手柄,棘轮片朝向扳手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与齿牙卡合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弹性压紧装置装于扳手手柄,用于对棘轮片施予弹性推力以使第一齿槽或者第二齿槽与齿牙卡合,当第一齿槽或者第二齿槽与齿牙卡合时,扳手手柄仅能往一个方向带动扳手体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具备扳手和锤子的功能,提高了棘轮扳手的使用功能,无须另外携带一把锤子,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

Ratchet wren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tchet wrench comprises a spanner handle, a spanner body, a ratchet wheel piece and an elastic pressing device, the handle of the spanner head is cylindrical and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the handle of the spanner head portion of the left and / or right view; wrench body is inserted in the mounting hole of the spanner body wall provided with circumferential tooth distribution; ratchet piece middle hinged on the wrench handle, on both sides of the ratchet piece to the wrench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lamping teeth and the first tooth and second elastic press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slot; the ratchet wrench handle, used for sheet giving the elastic thrust to make the first or second slot slot with the teeth clamped when the first or second tooth and tooth tooth tooth when the wrench handle, only one direction to drive the wrench body to rotate. The utility model simultaneously has the functions of a wrench and a hammer, improves the use function of the ratchet wrench, and does not need to carry a hammer additionally, thereby bringing convenience to the work of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轮扳手
本技术涉及扳手
,特别涉及一种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棘轮扳手(或称快速扳手)由于能够较顺利地拧转置于狭窄或者难于接近位置的螺母或者螺栓而受到广泛使用。如中国专利号为“201220629856.1”的技术公开的一种棘轮扳手,通过扳动棘轮片至所述棘轮片的任意一侧的齿槽与扳手的齿牙相卡合后,往对应的方向转动扳手手柄即可带动扳手往相应的方向同时转动,从而拧转套于扳手的螺母,而扳手手柄往反方向转动时,则扳手和螺母不随扳手手柄转动,当扳手手柄反向转动到位时,再扳动扳手手柄往所述的相应方向转动,以继续带动扳手和螺母转动,并如此重复至将螺母拧转到位。显然,通过此棘轮扳手,可保证拧转螺母的整个过程中,无需将扳手从螺母上取下,省时、省力,可适用于较多的使用场合。但是,此棘轮扳手尚有不足,原因在于:扳手手柄开设安装孔的头部虽然体积较大,但由于其外壁为圆柱状而不适于敲击钉子等细小物体,另外,此棘轮扳手也不具有起钉功能。而对于一些场合,例如建筑工地,建筑工人除了需拧转螺母之外,还常常需将钉子打入某些位置,或者将钉子从某些位置拔出,而现有的棘轮扳手不具有这些功能,因此,对于上述需求的场合,工作人员一般需同时携带一把棘轮扳手和一把锤子,携带和使用都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棘轮扳手,旨在提高棘轮扳手的使用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扳手手柄,所述扳手手柄的头部呈圆柱状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扳手手柄头的部的左侧和/或右侧有切面;扳手体,所述扳手体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并可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转动,所述扳手体的周壁开设有周向分布的齿牙;棘轮片,所述棘轮片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扳手手柄,所述棘轮片朝向所述扳手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与所述齿牙卡合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弹性压紧装置,所述弹性压紧装置装于所述扳手手柄,用于对所述棘轮片施予弹性推力以使所述第一齿槽或者所述第二齿槽与所述齿牙卡合,当所述第一齿槽或者所述第二齿槽与所述齿牙卡合时,所述扳手手柄仅能往一个方向带动所述扳手体转动。本技术技术方案在所述扳手手柄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切面,从而使扳手手柄的左右两侧至少形成一个面积远大于钉子的头部的平面,以便于敲击物体,将扳手手柄以其所述平面朝向钉子并击打钉子时,可将钉子打入相应的位置,从而使棘轮扳手同时具备扳手和锤子的功能,提高了棘轮扳手的使用功能,无须另外携带一把锤子,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附图说明图1、图2为本技术棘轮扳手两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棘轮扳手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棘轮扳手棘轮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棘轮扳手。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该棘轮扳手,包括扳手手柄1、扳手体2、棘轮片3以及弹性压紧装置。其中,所述扳手手柄1为杆状,其头部11呈圆柱状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扳手手柄1头部的左侧和/或右侧有切面111,使扳手手柄1的头部11的左、右两侧至少形成一个面积远大于钉子头部的平面,以便于敲击细小物体(如钉子)。所述扳手体2至少一侧设有多棱孔,所述多棱孔用于套入螺栓或者螺母(未图示)并带动螺栓或者螺母转动,所述扳手体2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并可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转动,所述扳手体2的周壁开设有周向分布的齿牙21。所述棘轮片3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扳手手柄1,并可绕其铰接中心(如铰轴的轴线)摆动,所述棘轮片3朝向所述扳手体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与所述齿牙21卡合的第一齿槽31和第二齿槽32。所述弹性压紧装置装于所述扳手手柄1,用于对所述棘轮片施予弹性推力以使所述第一齿槽31或者所述第二齿槽32与所述齿牙21卡合,当所述第一齿槽31或者所述第二齿槽32与所述齿牙21卡合时,所述扳手手柄1仅能往一个方向带动所述扳手体2转动。而将扳手手柄1以其所述平面朝向钉子(未图示)并击打钉子时,可将钉子打入相应的位置(如木板的相应位置),从而使本技术棘轮扳手同时具备扳手和锤子的功能,提高了本技术棘轮扳手的使用功能,无须另外携带一把锤子,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可以理解地,如图1至3所示,所述扳手手柄1开设有贯穿其左壁和右壁的限位孔12,所述限位孔12的上部与所述安装孔相通,所述齿牙21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孔12和所述安装孔相通的区域,所述棘轮片3的中部铰接于所述限位孔12内,且棘轮片3的左侧和右侧伸出所述限位孔12,以供人手扳动其绕其铰接中心转动,所述限位孔12的下壁与所述棘轮片3的中部相对的位置开设槽孔,所述弹性压紧装置包括置于槽孔内的顶簧5和限位顶销4,其中,所述顶簧5的下端与所述槽孔的底壁相抵,所述顶簧5的上端将所述限位顶销4向上弹性抵于所述棘轮片3,用于对所述棘轮片3施予弹性推力以使所述第一齿槽31或者所述第二齿槽32与所述齿牙21卡合。以图2所示为例,将棘轮片3扳动至其右侧的第二齿槽32与所述齿牙21相卡合的位置后,所述限位顶销4在所述顶簧5的弹力作用下,对所述棘轮片3施予驱使所述第二齿槽32与所述齿牙21卡合的弹性推力。在所述扳手体2套入螺母或者螺栓后,若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顺时针转动所述扳手手柄1时,所述扳手手柄1可带动所述扳手体2顺时针转动,从而可顺时针拧转螺母或者螺栓,而若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逆时针转动所述扳手手柄1时,所述棘轮片3的第二齿槽32在所述齿牙21的反作用力作用下,向下摆动并将所述扳手体2释放,使所述扳手体2不随扳手手柄1转动。当扳手手柄1逆时针转动到位后,所述限位顶销4重新将所述棘轮片3顶至其第二齿槽32与所述齿牙21卡合,此时,再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顺时针转动所述扳手手柄1可继续带动扳手体2和螺母(或者螺栓)顺时针转动,并如此重复至将螺母或者螺栓拧转到位,反之亦然。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弹性压紧装置的结构以及所述棘轮片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实施方式,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对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赘述。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扳手手柄1的尾部设有弯折部13,所述弯折部13为根部厚端部薄的楔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棘轮扳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手手柄,扳手手柄的头部呈圆柱状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扳手手柄的头部的左侧和/或右侧有切面;扳手体,所述扳手体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并可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转动,所述扳手体的周壁开设有周向分布的齿牙;棘轮片,所述棘轮片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扳手手柄,所述棘轮片朝向所述扳手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与所述齿牙卡合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弹性压紧装置,所述弹性压紧装置装于所述扳手手柄,用于对所述棘轮片施予弹性推力以使所述第一齿槽或者所述第二齿槽与所述齿牙卡合,当所述第一齿槽或者所述第二齿槽与所述齿牙卡合时,所述扳手手柄仅能往一个方向带动所述扳手体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手手柄,扳手手柄的头部呈圆柱状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扳手手柄的头部的左侧和/或右侧有切面;扳手体,所述扳手体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并可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转动,所述扳手体的周壁开设有周向分布的齿牙;棘轮片,所述棘轮片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扳手手柄,所述棘轮片朝向所述扳手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与所述齿牙卡合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弹性压紧装置,所述弹性压紧装置装于所述扳手手柄,用于对所述棘轮片施予弹性推力以使所述第一齿槽或者所述第二齿槽与所述齿牙卡合,当所述第一齿槽或者所述第二齿槽与所述齿牙卡合时,所述扳手手柄仅能往一个方向带动所述扳手体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手柄开设有贯穿其左壁和右壁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上部与所述安装孔相通,所述齿牙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孔和所述安装孔相通的区域,所述棘轮片的中部铰接于所述限位孔内,且棘轮片的左侧和右侧伸出所述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下壁与所述棘轮片的中部相对的位置开设槽孔,所述弹性压紧装置包括置于所述槽孔内的顶簧和限位顶销,所述顶簧的下端与所述槽孔的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忠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