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111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它包括扳手柄前端设置的扳手头,以及与扳手头通过铆钉转动配合的扳手勾,扳手勾的内侧设置为多边相接的半圈矩形结构,且内侧分为相互连接的四段,分别为设置在前端的第一拼接、第二拼接、第三拼接和第四拼接;扳手勾的外侧为弧形结构,且扳手头上对应第三拼接与第四拼接的外侧轮廓垂直,并通过圆弧过渡;第一拼接与第二拼接的外侧轮廓通过圆弧过渡到第三拼接对应的外侧轮廓;扳手头的前端设置有与扳手勾同样厚度的齿牙部,且齿牙部对应扳手勾内侧的部分设置有齿形结构的扳手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同时适用大直径的螺母和小直径的螺母,扳手的适用性广;同时改变了扳手勾前端结构方便平面螺母使用,灵活方便。

Improved ratchet spanner hea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ratchet wrench head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panner wrench head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handle, and the wrench head through the rivet matched hook wrench, hook spanner inner set to multilateral connected semi circle rectangular structure, which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were set up in first, the second front stitching stitching, stitching and stitching third fourth; lateral wrench hook arc structure, and the wrench head on the lateral contour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and fourth vertical stitching stitching, and through the arc transition; the first splicing and splicing of the second lateral contour through the outer contour arc transition to third corresponding to the front end of the wrench assembly; the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wrench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teeth, and the teeth of the corresponding inn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wrench hook spanner gear tooth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big diameter nuts and small diameter nuts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panner is wide, and the front end structure of the spanner hook is changed,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the flat nut, and is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五金工具领域,涉及一种扳手头结构,具体为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
技术介绍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柄部施加外力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固件。扳手头结构是位于扳手前端的与螺纹件配合的卡紧施力部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扳手的设计为一握柄前端具有一可与螺固件嵌卡的头部,借此与握柄施力产生扭矩驱动头部将螺固件旋入物体内,因而螺固件的螺纹部与被锁入物产生握裹力使两物彼此固定,然而使用者操作此种扳手时,只能借由平时操作经验而施以较为主观的力量,若由不熟悉此项作业的人来使用,施力将有所不同,自然也影响固定强度而产生无可预期的结果,因此有从业者设计出了具显示扭力数值的电子扭力扳手。现有的一种棘轮扳手请参阅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1520586785.5,专利名称为:一种可调自锁类棘轮扳手;其主要是一种可调自锁类棘轮扳手,它包括扳手杆以及其末端设置的扳手头,所述扳手头为半弧形结构,其弧形末端下方通过铆钉可转动地固定有扳手勾,扳手勾的内侧设置为多边相接的半圈结构;扳手勾的外侧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与扳手勾的外侧相接触设置有复位机构,其包括固定在扳手杆上的弹簧外套,嵌入在弹簧外套中的弹簧内套,以及设置在弹簧外套和弹簧内套之中的弹簧,且在弹簧内套的末端固定有球形头,所述球形头与扳手勾的外侧圆弧形活动接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自锁类棘轮扳手,能较大范围内适应不同型号规格范围内的紧固件使用,自动调整锁紧,无需人工调整,同时具备棘轮扳手的功效提供反向空转后再正向转动用力,结构简单实用便捷。但是此种结构的扳手头部结构,存在如图1中所示的使用不便:扳手头4前端工作部位过于短窄,与扳手勾2配合时不能适应直径跨度大的螺母头,如设计在12-16公分的扳手头不能适应4-6公分的螺母;会出现图1中所示的卡不住的情况;如此需要额外配置小尺寸的扳手;即扳手的适应性差。同时,图1中的结构,对于平面螺母,存在使用缺陷,由于其扳手勾2整体套在扳手头4外侧,扳手头4的平面低于扳手勾2的水平面,造成扳手头4前端的扳手齿41所处平面低于扳手勾2的平面,与平面螺母接触时,存在漏空区,造成使用失效,无法使用,如此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可以同时适用大直径的螺母和小直径的螺母,扳手的适用性广;同时改变了扳手勾前端结构方便平面螺母使用,灵活方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它包括扳手柄(1)前端设置的扳手头(4),以及与扳手头(4)通过铆钉(3)转动配合的扳手勾(2),扳手勾(2)的内侧设置为多边相接的半圈矩形结构,且内侧分为相互连接的四段,分别为设置在前端的第一拼接(21)、第二拼接(22)、第三拼接(23)和第四拼接(24);且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平面夹角a为100°-140°;第三拼接(23)与第四拼接(24)平面夹角b为90°-110°;所述扳手勾(2)的外侧为弧形结构,且扳手头(4)上对应第三拼接(21)与第四拼接(24)的外侧轮廓垂直,并通过圆弧过渡;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的外侧轮廓通过圆弧过渡到第三拼接(23)对应的外侧轮廓;所述扳手头(4)的前端设置有与扳手勾(2)同样厚度的齿牙部(42),且齿牙部(42)对应扳手勾(2)内侧的部分设置有齿形结构的扳手齿(41)。进一步的,所述扳手勾(2)的前端第一拼接(21)相较于第二拼接(22)、第三拼接(23)和第四拼接(24)最短,且外侧为半圆弧形结构轮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拼接(21)与第四拼接(24)平面夹角为0-10°。进一步的,所述扳手柄(1)上对应铆钉(3)处的中心孔中心到扳手头(4)前端的距离,大于扳手勾(2)上对应铆钉(3)处的中心孔中心到第一拼接(21)平面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平面夹角a为1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拼接(21)与第四拼接(24)平面夹角为0°。进一步的,所述扳手勾(2)前端的扳手齿(41)为弧形设置,且其与扳手柄(1)上对应铆钉(3)处的中心孔的中心处在同一椭圆弧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可以同时适用大直径的螺母和小直径的螺母,扳手的适用性广;同时改变了扳手勾前端结构方便平面螺母使用,灵活方便。1、通过特殊设计的扳手勾内侧多边相接的半圈矩形结构,有用一个型号扳手勾适用大小头螺母,普适性跨度在4-5个型号以上。2、齿牙部的厚度与扳手勾的厚度一致,可以方便平面螺母使用。3、扳手柄上对应铆钉处的中心孔中心到扳手头前端的距离,亦即扳手头的长度,大于扳手勾上对应铆钉处的中心孔中心到第一拼接平面的距离,如此设计方便适用不同型号的螺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一种棘轮扳手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扳手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作用在小尺寸螺母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作用在大尺寸螺母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扳手齿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状态下的角度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扳手柄;2、扳手勾;3、铆钉;4、扳手头;21、第一拼接;22、第二拼接;23、第三拼接;24、第四拼接;41、扳手齿;42、齿牙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它包括扳手柄1前端设置的扳手头4,以及与扳手头4通过铆钉3转动配合的扳手勾2,扳手勾2的内侧设置为多边相接的半圈矩形结构,且内侧分为相互连接的四段,分别为设置在前端的第一拼接21、第二拼接22、第三拼接23和第四拼接24;且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平面夹角a为100°-140°;第三拼接23与第四拼接24平面夹角b为90°-110°;所述扳手勾2的外侧为弧形结构,且扳手头4上对应第三拼接21与第四拼接24的外侧轮廓垂直,并通过圆弧过渡,且半径R=10mm;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的外侧轮廓通过圆弧过渡到第三拼接23对应的外侧轮廓;所述扳手头4的前端设置有与扳手勾2同样厚度的齿牙部42,且齿牙部42对应扳手勾2内侧的部分设置有齿形结构的扳手齿41。优选的,所述扳手勾2的前端第一拼接21相较于第二拼接22、第三拼接23和第四拼接24最短,且外侧为半圆弧形结构轮廓。优选的,所述第一拼接21与第四拼接24平面夹角为0-10°。优选的,所述扳手柄1上对应铆钉3处的中心孔中心到扳手头4前端的距离,大于扳手勾2上对应铆钉3处的中心孔中心到第一拼接21平面的距离。优选的,所述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平面夹角a为130°。优选的,所述第一拼接21与第四拼接24平面夹角为0°,即第一拼接21与第四拼接24平面平行,如图7所示;此时,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平面夹角a为130°,第二拼接22与第三拼接23平面夹角为130°,第三拼接23与第四拼接24平面夹角为100°。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它包括扳手柄(1)前端设置的扳手头(4),以及与扳手头(4)通过铆钉(3)转动配合的扳手勾(2),其特征在于,扳手勾(2)的内侧设置为多边相接的半圈矩形结构,且内侧分为相互连接的四段,分别为设置在前端的第一拼接(21)、第二拼接(22)、第三拼接(23)和第四拼接(24);且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平面夹角a为100°‑140°;第三拼接(23)与第四拼接(24)平面夹角b为90°‑110°;所述扳手勾(2)的外侧为弧形结构,且扳手头(4)上对应第三拼接(21)与第四拼接(24)的外侧轮廓垂直,并通过圆弧过渡;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的外侧轮廓通过圆弧过渡到第三拼接(23)对应的外侧轮廓;所述扳手头(4)的前端设置有与扳手勾(2)同样厚度的齿牙部(42),且齿牙部(42)对应扳手勾(2)内侧的部分设置有齿形结构的扳手齿(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它包括扳手柄(1)前端设置的扳手头(4),以及与扳手头(4)通过铆钉(3)转动配合的扳手勾(2),其特征在于,扳手勾(2)的内侧设置为多边相接的半圈矩形结构,且内侧分为相互连接的四段,分别为设置在前端的第一拼接(21)、第二拼接(22)、第三拼接(23)和第四拼接(24);且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平面夹角a为100°-140°;第三拼接(23)与第四拼接(24)平面夹角b为90°-110°;所述扳手勾(2)的外侧为弧形结构,且扳手头(4)上对应第三拼接(21)与第四拼接(24)的外侧轮廓垂直,并通过圆弧过渡;第一拼接(21)与第二拼接(22)的外侧轮廓通过圆弧过渡到第三拼接(23)对应的外侧轮廓;所述扳手头(4)的前端设置有与扳手勾(2)同样厚度的齿牙部(42),且齿牙部(42)对应扳手勾(2)内侧的部分设置有齿形结构的扳手齿(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棘轮扳手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再德王胜得王恒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邵东和谐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