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荣基专利>正文

无齿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485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无齿棘轮扳手,其包括一扳手本体、一无齿棘轮、一滚动件及一弹性件,该扳手本体于其正面界定有相互连通的一枢转孔及一卡制槽。该无齿棘轮枢设于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中,且该无齿棘轮具有一轮面。该卡制槽具有一槽壁,且沿着该枢转孔的径向,该槽壁面对该枢转孔。该卡制槽的槽壁界定有一卡制段及一开放段,该卡制段与该无齿棘轮的轮面之间的间隙小于该开放段与该无齿棘轮的轮面之间的间隙。该滚动件设置于该卡制槽的槽壁与该无齿棘轮的轮面之间,而该弹性件位于该槽壁的开放段上,该弹性件用以推抵该滚动件。

Gearless ratchet wrenc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tchet wrench without teeth, which comprises a spanner body, a toothless ratchet wheel, a rolling element and an elastic member, wherein the spann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ivot hole and a clamping groove which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on the front face of the spanner body. The gearless ratchet wheel is pivoted in the pivot hole of the spanner body, and the gearless ratchet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wheel face. The clamping groove has a groove wall and the channel wall faces the pivot hole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pivot hole. The groove wall of the clamping groove is defined with a clamping section and an opening section,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clamping section and the wheel surface of the gearless ratchet is smaller than the gap between the open segment and the wheel surface of the gearless ratchet wheel. The rolling me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groove wall of the clamping groove and the wheel face of the gearless ratchet wheel, and the elastic part is positioned on the opening section of the groove wall, and the elastic component is used for pushing the rolling 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齿棘轮扳手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使用无齿棘轮的单向扳手(在此简称:无齿棘轮扳手),尤其是一种单纯无切换功能的无齿棘轮扳手(在此简称:单向无齿棘轮扳手)及/或具有方向切换功能的无齿棘轮扳手(在此简称:双向无齿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一般的(带齿)棘轮扳手具有可逆转功能,让使用者在操作该棘轮扳手时,可正向扳转以带动螺帽转动,或是逆向扳转造成空转而不带动螺帽转动,如此棘轮扳手无需反复脱离螺帽就能够将螺帽转松或转紧。除了带齿的棘轮扳手,另一种无齿棘轮扳手,也具有前述的可逆转功能,其通过一无齿的驱动轮(在此简称:无齿棘轮)及搭配的一卡制机构,使得该无齿棘轮扳手只有朝特定方向扳转才能带动螺帽转动。如图20及图21所示,现有的一种单向无齿棘轮扳手800大致包括一扳手本体80、一无齿棘轮81、一滚珠82、一弹性件83及一固定螺丝84。其中,该扳手本体80的头部界定有一贯穿的枢转孔801,供该无齿棘轮81枢设。该扳手本体80的一侧面界定有一锥柱孔802,且该扳手本体80更于该枢转孔801的一壁面具有一弧形开口803,连通该枢转孔801与该锥柱孔802。如图21所示,该滚珠82设置于该锥柱孔802的孔径较窄处,且受到该弹性件83的顶抵。该固定螺丝84锁设于该锥柱孔802的孔口,以将该滚珠82及该弹性件83封于该锥柱孔802内。值得注意的是,该滚珠82部分凸露于该弧形剖槽803而使其能抵顶设在该枢转孔801中的该无齿棘轮81。由前述可知,该现有的无齿棘轮扳手800必需从该扳手本体80的不同面向加工凿出该枢转孔801及该锥柱孔802,且该锥柱孔802必须精准地计算位置及大小以从该扳手本体80的握柄的侧面贯穿至该枢转孔801,以形成该弧形开口803,故不易加工。另外,美国专利第870151号揭露另一种无齿棘轮扳手,其具有一扳手本体、一无齿棘轮、两滚珠及一切换件。使用者可选择性地通过切换该切换件的位置来改变扳转方向,然而,此现有双向无齿棘轮扳手同样在正面及侧面都需要开凿不同的槽,以收容该无齿棘轮及两滚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前述现有的单向扳手、双向扳手其结构复杂、制造上相当麻烦费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向或双向的无齿棘轮扳手,其无需在扳手本体的侧面凿孔,结构相对简单,因此易于加工且组装方便。根据一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无齿棘轮扳手包括: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头部的正面界定有相邻且连通的一枢转孔及一卡制槽,沿着该枢转孔的径向,该卡制槽具有面对该枢转孔的一槽壁,该槽壁界定有相邻的一卡制段及一开放段,且该卡制段与该开放段共同形成一连续的弧面。一无齿棘轮,该无齿棘轮枢设于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中,且该无齿棘轮具有一轮面,沿着由该槽壁的开放段至卡制段的方向,该轮面与该扳手本体的卡制槽的槽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一卡制机构,该卡制机构包括一滚动件及一弹性件,该滚动件能活动地设于该卡制槽,该弹性件位于该卡制槽的槽壁的开放段上,该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该卡制槽的一侧壁,该弹性件的另一端推抵该滚动件,且该滚动件的直径大于该槽壁的卡制段与该无齿棘轮的轮面之间的距离,使该滚动件受该弹性件推抵并卡于该卡制槽的槽壁与该无齿棘轮的轮面之间。一第一挡部,该第一挡部设于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的一孔口,该第一挡部用以阻挡该无齿棘轮脱离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以及一第二挡部,该第二挡部设于该扳手本体的卡制槽的一槽口,该第二挡部用以阻挡该卡制机构的滚动件及弹性件脱离该卡制槽。较佳地,该滚动件呈圆柱形,且该滚动件的轴线与该无齿棘轮的轴线指向同一方向。较佳地,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的内壁上界定有一内环沟,该内环沟邻近该枢转孔的孔口。该第一挡部是弯弧状的一弹性片,该第二挡部包括一第一止挡片及一第二止挡片,该第一止挡片与该第二止挡片分别连接该弹性片的两端,其中,该弹性片卡合于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的内壁上的内环沟中,该弹性片能阻挡该无齿棘轮脱离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该第一止挡片及该第二止挡片分别对应卡合于该扳手本体的卡制槽的左右两侧,该第一止挡片及该第二止挡片能阻挡该卡制机构的滚动件及弹性件脱离该卡制槽。根据另一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无齿棘轮扳手包括: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头部的正面界定有一枢转孔及环绕该枢转孔的至少两卡制槽,每一卡制槽具有一槽壁,沿枢转孔的径向,该槽壁面对该枢转孔,该槽壁界定有一卡制段及一开放段,且该卡制段与该开放段共同形成一连续的弧面,其中,各卡制槽的卡制段均由该开放段的一端延伸,且各卡制槽的卡制段朝同一时针方向延伸形成。一无齿棘轮,该无齿棘轮枢设于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中,且该无齿棘轮具有一轮面,其中,沿着由该槽壁的开放段至卡制段的方向,该轮面与该扳手本体的各卡制槽的槽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以及至少两卡制机构,各卡制机构分别设于该扳手本体的各卡制槽,且每一卡制机构包括一滚动件及一弹性件,该滚动件能活动地设于对应的卡制槽,该弹性件位于该卡制槽的槽壁的开放段上,该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该卡制槽的一侧壁,该弹性件的另一端推抵该滚动件,且该滚动件的直径大于该槽壁的卡制段与该无齿棘轮的轮面之间的距离,使该滚动件受该弹性件推抵并卡于该卡制槽的槽壁与该无齿棘轮的轮面之间。较佳地,每一卡制机构的滚动件呈圆柱形,且该滚动件的轴线与该无齿棘轮的轴线指向同一方向。较佳地,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的内壁上界定有一内环沟,该内环沟邻近该枢转孔的一孔口;该无齿棘轮的一端形成有一止挡凸缘,且该无齿棘轮上界定有一外环沟,该外环沟邻近该止挡凸缘;该无齿棘轮扳手更包括一弯弧状的弹扣片,该弹扣片的外周缘卡合于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的内壁上的内环沟,用以阻挡滚动件及弹性件脱离卡制槽,该弹扣片的内周缘卡合于该无齿棘轮的外环沟,用以防止该无齿棘轮脱离该枢转孔,该无齿棘轮的止挡凸缘挡住该弹扣片,该弹扣片隐藏于该扳手本体内。根据又一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无齿棘轮扳手,包括: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头部的正面界定有相邻且连通的一枢转孔及一接收槽,该接收槽包括左右对称的两卡制槽及位于该两卡制槽之间的一切换槽,每一卡制槽具有一槽壁,沿所述枢转孔的径向,该槽壁面对该枢转孔,该槽壁界定有位于内侧的一卡制段及位于外侧的一开放段,且该卡制段与该开放段共同形成一连续的弧面。一无齿棘轮,该无齿棘轮枢设于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中,且该无齿棘轮具有一轮面,沿着由该槽壁的开放段至卡制段的方向,该轮面与该扳手本体的各卡制槽的槽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两卡制机构,该两卡制机构分别设置于该扳手本体的左右对称的两卡制槽,且每一卡制机构包括一滚动件及一弹性件,该滚动件能活动地设于对应的该卡制槽,该弹性件位于该卡制槽的槽壁的开放段上,该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该卡制槽的一侧壁,该弹性件的另一端推抵该滚动件,且该滚动件的直径大于该槽壁的卡制段与该无齿棘轮的轮面之间的距离,使该滚动件受该弹性件推抵并卡于该卡制槽的槽壁与该无齿棘轮的轮面之间。一切换件,该切换件设于该扳手本体的切换槽,该切换件用以将其中一滚动件推往对应的卡制槽的槽壁的开放段,使该无齿棘轮仅会受另一个滚动件的卡制。一第一挡部,该第一挡部设于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的一孔口,该第一挡部用以阻挡该无齿棘轮脱离该扳手本体的枢转孔;以及一第二挡部,该第二挡部设于该扳手本体的接收槽的一槽口,该第二挡部用以阻挡滚动件、弹性件及切换件脱离该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齿棘轮扳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齿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齿棘轮扳手包括:一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的头部的正面界定有相邻且连通的一枢转孔及一卡制槽,沿着所述枢转孔的径向,所述卡制槽具有面对所述枢转孔的一槽壁,所述槽壁界定有相邻的一卡制段及一开放段,且所述卡制段与所述开放段共同形成一连续的弧面;一无齿棘轮,所述无齿棘轮枢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中,且所述无齿棘轮具有一轮面,沿着由所述槽壁的所述开放段至所述卡制段的方向,所述轮面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卡制槽的所述槽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一卡制机构,所述卡制机构包括一滚动件及一弹性件,所述滚动件能活动地设于所述卡制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卡制槽的所述槽壁的所述开放段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卡制槽的一侧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推抵所述滚动件,且所述滚动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壁的所述卡制段与所述无齿棘轮的所述轮面之间的距离,使所述滚动件受所述弹性件推抵并卡于所述卡制槽的所述槽壁与所述无齿棘轮的所述轮面之间;一第一挡部,所述第一挡部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的一孔口,所述第一挡部用以阻挡所述无齿棘轮脱离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以及一第二挡部,所述第二挡部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卡制槽的一槽口,所述第二挡部用以阻挡所述卡制机构的所述滚动件及所述弹性件脱离所述卡制槽。...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07 TW 1051004371.一种无齿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齿棘轮扳手包括:一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的头部的正面界定有相邻且连通的一枢转孔及一卡制槽,沿着所述枢转孔的径向,所述卡制槽具有面对所述枢转孔的一槽壁,所述槽壁界定有相邻的一卡制段及一开放段,且所述卡制段与所述开放段共同形成一连续的弧面;一无齿棘轮,所述无齿棘轮枢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中,且所述无齿棘轮具有一轮面,沿着由所述槽壁的所述开放段至所述卡制段的方向,所述轮面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卡制槽的所述槽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一卡制机构,所述卡制机构包括一滚动件及一弹性件,所述滚动件能活动地设于所述卡制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卡制槽的所述槽壁的所述开放段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卡制槽的一侧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推抵所述滚动件,且所述滚动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壁的所述卡制段与所述无齿棘轮的所述轮面之间的距离,使所述滚动件受所述弹性件推抵并卡于所述卡制槽的所述槽壁与所述无齿棘轮的所述轮面之间;一第一挡部,所述第一挡部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的一孔口,所述第一挡部用以阻挡所述无齿棘轮脱离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以及一第二挡部,所述第二挡部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卡制槽的一槽口,所述第二挡部用以阻挡所述卡制机构的所述滚动件及所述弹性件脱离所述卡制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齿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呈圆柱形,且所述滚动件的轴线与所述无齿棘轮的轴线指向同一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齿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的内壁上界定有一内环沟,所述内环沟邻近所述枢转孔的孔口;所述第一挡部是弯弧状的一弹性片,所述第二挡部包括一第一止挡片及一第二止挡片,所述第一止挡片与所述第二止挡片分别连接所述弹性片的两端,其中,所述弹性片卡合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的内壁上的所述内环沟中,所述弹性片能阻挡所述无齿棘轮脱离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所述第一止挡片及所述第二止挡片分别对应卡合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卡制槽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止挡片及所述第二止挡片能阻挡所述卡制机构的所述滚动件及所述弹性件脱离所述卡制槽。4.一种无齿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齿棘轮扳手包括:一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的头部的正面界定有一枢转孔及环绕所述枢转孔的至少两卡制槽,每一所述卡制槽具有一槽壁,沿所述枢转孔的径向,所述槽壁面对所述枢转孔,所述槽壁界定有一卡制段及一开放段,且所述卡制段与所述开放段共同形成一连续的弧面,其中,各所述卡制槽的所述卡制段均由所述开放段的一端延伸,且各所述卡制槽的所述卡制段朝同一时针方向延伸形成;以及一无齿棘轮,所述无齿棘轮枢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中,且所述无齿棘轮具有一轮面,其中,沿着由所述槽壁的所述开放段至所述卡制段的方向,所述轮面与所述扳手本体的各所述卡制槽的所述槽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及至少两卡制机构,各所述卡制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各所述卡制槽,且每一所述卡制机构包括一滚动件及一弹性件,所述滚动件能活动地设于对应的所述卡制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卡制槽的所述槽壁的所述开放段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卡制槽的一侧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推抵所述滚动件,且所述滚动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壁的所述卡制段与所述无齿棘轮的所述轮面之间的距离,使所述滚动件受所述弹性件推抵并卡于所述卡制槽的所述槽壁与所述无齿棘轮的所述轮面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齿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的所述枢转孔的内壁上界定有一内环沟,所述内环沟邻近所述枢转孔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荣基
申请(专利权)人:游荣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