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缩式防缠绕履带驱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42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履带驱动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缩式防缠绕履带驱动轮,它包括驱动尖、穿孔、遮挡机构、下移槽、支撑圆板,其中驱动轮由中间的支撑圆板与圆周方向的驱动尖组成,驱动尖通过卡入履带的卡孔中而驱动履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驱动尖与相邻的驱动尖之间增加遮挡机构,挡平板用来遮挡驱动尖上端的易缠绕物,三角侧板用来遮挡驱动尖侧面的易缠绕物,防止了一般的杂草或者可缠绕物缠绕驱动轮上的驱动尖上而引起履带轮的失效;当履带与驱动尖发生作用后,遮挡机构会从两相邻驱动尖的凹槽中内缩,保证驱动尖与履带卡槽的正常驱动配合;当驱动结束后,遮挡机构在弹簧作用下控制挡平板与挡斜板进而恢复遮挡。

Contraction type anti winding track driving wheel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crawler driving wheel, in particular to a retractable anti winding track driving wheel,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mechanism, tip, perforation, occlusion, groove down support plate, wherein the driving wheel drive is composed of a support plate tip with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middle drive card through the card into the tip of the track driving the track; the invention through the driving tip and the adjacent driving tip between the occluding mechanism, retaining plate to shield easy winding is driven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tip, the triangle side plate is used for occlusion easy winding driven side of the tip, preventing general weed or entanglement can be wound on the driving wheel drive on the tip caused by failure when the crawler track wheel; and driving the tip after taking effect, the tip of the groove in the screening mechanism will shrink from two adjacent driving, driving track and ensure tip slot with normal driving; When the drive is finished, the shielding mechanism controls the baffle plate and the baffle plat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pring, thereby restoring the occl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缩式防缠绕履带驱动轮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履带驱动轮
,尤其涉及一种收缩式防缠绕履带驱动轮。
技术介绍
目前履带驱动使用在工程车的各个方面;工程车履带的耐用性、任何地形的可通过性和防破坏性等都是评价一辆履带工程车质量的主要指标;特别是行驶在具有各种植物、可缠绕车轮的秸秆或者具有被抛弃的具有一定长度的钢丝的地面,履带驱动轮尖角均会较容易的被缠绕,轻者导致驱动受阻,重者破坏履带结构,造成较大的损失,影响工作任务。所以设计一种防缠绕的履带驱动轮是很有必要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收缩式防缠绕履带驱动轮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收缩式防缠绕履带驱动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收缩式防缠绕履带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尖、穿孔、遮挡机构、下移槽、支撑圆板,其中支撑圆板固定在车辆的驱动轴上,支撑圆板外缘面上周向均匀开有18个下移槽;18个驱动尖周向均匀地首尾连接组成外环并安装在支撑圆板上;驱动尖与相邻驱动尖形成的凹槽处开有穿孔且对应于下移槽;每个穿孔处均安装有相同的遮挡机构。上述遮挡机构包括挡斜板、挡平板、滑板、三角侧板、斜板板簧、复位板簧、中间销轴、中轴套、滑孔、挡斜板支耳、挡斜板轴套、板簧支板、侧板斜口、端轴、中间轴斜面、下转轴、滑板支耳、侧挡板,其中挡平板一端的一侧安装有中轴套,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端轴,每个端轴上安装有一个端轴限位结构;两个挡平板通过中轴套安装在相同的中间销轴上,且此两个挡平板的中轴套相互错开安装;挡斜板一端的一侧安装有挡斜板轴套,另一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挡斜板支耳;两个挡平板均通过各自的端轴与挡斜板支耳的配合连接有一个挡斜板,两个挡斜板均通过挡斜板轴套安装在同一个下转轴上,且两个挡斜板的挡斜板轴套相互交错安装;下转轴安装在滑板上端的两个滑板支耳之间,滑板安装在板簧支板上;滑板安装在穿孔中且在穿孔中滑动,板簧支板位于下移槽中,挡平板、挡斜板均位于驱动尖与相邻驱动尖形成的凹槽中;两个复位板簧以相同的方式分别安装在滑板两侧,对于其中任意一个复位板簧,复位板簧一端安装在板簧支板上,另一端安装在驱动尖组成的外环内缘面上;三角侧板两侧均开有一个长方形滑孔,滑孔一侧具有滑孔限位结构,三角侧板中间开有侧板斜口;两个三角侧板通过各自的两侧滑孔对称地安装在挡平板两侧的端轴上;端轴限位结构位于滑孔中,且端轴限位结构与滑孔限位结构配合;中间销轴两端均开有向下的中间轴斜面,中间轴斜面与侧板斜口配合;斜板板簧安装在两个挡斜板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斜板板簧凸面朝向滑板一侧。这样的设计为保证向下运动的中间销轴不会与斜板板簧干涉。相对于传统的履带驱动轮技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轮由中间的支撑圆板与圆周方向的驱动尖组成,驱动尖通过卡入履带的卡孔中而驱动履带,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驱动尖与相邻的驱动尖之间增加遮挡机构,防止一般的杂草或者可缠绕物缠绕驱动轮上的驱动尖上而引起履带轮的失效;当履带与驱动尖发生作用后,遮挡机构会从两相邻驱动尖的凹槽中内缩,保证驱动尖与履带卡槽的正常驱动配合;当驱动结束后,遮挡机构在弹簧作用下恢复遮挡。本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履带轮的可通过性。具体遮挡机构为:两个挡平板之间通过中间销轴铰接在一起,且两个挡平板两侧均通过端轴与挡斜板支耳的配合而安装有两个挡斜板,两个挡斜板又通过下转轴安装在滑板上,挡平板、挡斜板和滑板之间形成了四个铰接关系。两个三角侧板对称地安装在挡平板和挡斜板组成的三棱柱的两侧,端轴可以在滑孔中沿着滑孔长边方向滑动;另外端轴可以在滑孔中沿着端轴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位移,但是端轴限位结构受到滑孔限位结构干涉而使得端轴不会滑出滑孔,保证了三角侧板永远不会脱离端轴;在两个挡平板共面状态下,三角侧板完全嵌入到驱动尖之间的凹槽中,且三角侧板侧面与驱动尖端面齐平。当需要驱动尖驱动履带时,履带会对中间销轴产生一个向下的力,两个挡平板向内围绕各自的端轴旋转,同时挡斜板围绕下转轴旋转;挡斜板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同时挡平板与挡斜板逐渐贴合,过程中斜板板簧被压缩;三角侧板在中间销轴刚受到向下的力后,中间销轴的中间轴斜面将会与三角侧板的侧板斜口发生作用,沿中间销轴轴线方向向外推动三角侧板,将三角侧板推到驱动尖端面外侧,之后三角侧板随着端轴向下运动而向下运动;随着中间销轴的受力,受到的力经过挡斜板支耳传递到下转轴上,促使滑板向下滑动,复位板簧被压缩。当中间销轴失去向下的作用力后,滑板在复位弹簧恢复力作用下,沿穿孔方向向上运动,同时两个挡斜板在斜板板簧弹性恢复作用力下,夹角逐渐增大,两个挡平板之间逐渐共面,三角侧板恢复到驱动尖之间的凹槽位置,并且在外部易缠绕物的推动下三角侧板伸入到凹槽中,使得三角侧板侧面与驱动尖端面齐平。完成了一个运动循环。支撑圆板上具有下移槽,该设计是为了保护遮挡机构而设计的,在中间支撑圆板上还具有保护板,可以将下移槽遮挡起来。挡平板用来遮挡驱动尖上端的易缠绕物,三角侧板用来遮挡驱动尖侧面的易缠绕物。附图说明图1是驱动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圆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驱动尖结构示意图。图4是驱动轮侧透视图。图5是遮挡机构侧视图。图6是遮挡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三角侧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斜板板簧安装示意图。图9是挡平板结构示意图。图10是挡斜板结构示意图。图11是滑板结构示意图。图12是三角侧板安装位置示意图。图13是驱动轮遮挡机构剖视图。图14是端轴与滑孔安装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驱动尖,2、穿孔,3、遮挡机构,4、下移槽,5、支撑圆板,7、挡斜板,8、挡平板,9、滑板,10、三角侧板,11、斜板板簧,12、复位板簧,15、中间销轴,16、中轴套,17、滑孔,18、挡斜板支耳,19、挡斜板轴套,20、板簧支板,21、侧板斜口,22、端轴,23、中间轴斜面,24、下转轴,25、滑板支耳,26、侧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5所示,它包括驱动尖1、穿孔2、遮挡机构3、下移槽4、支撑圆板5,其中支撑圆板5固定在车辆的驱动轴上,如图2所示,支撑圆板5外缘面上周向均匀开有18个下移槽4;如图1、3所示,18个驱动尖1周向均匀地首尾连接组成外环并安装在支撑圆板5上;如图4、3所示,驱动尖1与相邻驱动尖1形成的凹槽处开有穿孔2且对应于下移槽4;每个穿孔2处均安装有相同的遮挡机构3。如图5、6所示,上述遮挡机构3包括挡斜板7、挡平板8、滑板9、三角侧板10、斜板板簧11、复位板簧12、中间销轴15、中轴套16、滑孔17、挡斜板支耳18、挡斜板轴套19、板簧支板20、侧板斜口21、端轴22、中间轴斜面23、下转轴24、滑板支耳25、侧挡板26,其中如图8、9所示,挡平板8一端的一侧安装有中轴套16,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端轴22,每个端轴22上安装有一个端轴22限位结构;如图6、8所示,两个挡平板8通过中轴套16安装在相同的中间销轴15上,且此两个挡平板8的中轴套16相互错开安装;如图10所示,挡斜板7一端的一侧安装有挡斜板轴套19,另一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挡斜板支耳18;如图8所示,两个挡平板8均通过各自的端轴22与挡斜板支耳18的配合连接有一个挡斜板7,两个挡斜板7均通过挡斜板轴套19安装在同一个下转轴24上,且两个挡斜板7的挡斜板轴套19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收缩式防缠绕履带驱动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缩式防缠绕履带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尖、穿孔、遮挡机构、下移槽、支撑圆板,其中支撑圆板固定在车辆的驱动轴上,支撑圆板外缘面上周向均匀开有18个下移槽;18个驱动尖周向均匀地首尾连接组成外环并安装在支撑圆板上;驱动尖与相邻驱动尖形成的凹槽处开有穿孔且对应于下移槽;每个穿孔处均安装有相同的遮挡机构;上述遮挡机构包括挡斜板、挡平板、滑板、三角侧板、斜板板簧、复位板簧、中间销轴、中轴套、滑孔、挡斜板支耳、挡斜板轴套、板簧支板、侧板斜口、端轴、中间轴斜面、下转轴、滑板支耳、侧挡板,其中挡平板一端的一侧安装有中轴套,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端轴,每个端轴上安装有一个端轴限位结构;两个挡平板通过中轴套安装在相同的中间销轴上,且此两个挡平板的中轴套相互错开安装;挡斜板一端的一侧安装有挡斜板轴套,另一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挡斜板支耳;两个挡平板均通过各自的端轴与挡斜板支耳的配合连接有一个挡斜板,两个挡斜板均通过挡斜板轴套安装在同一个下转轴上,且两个挡斜板的挡斜板轴套相互交错安装;下转轴安装在滑板上端的两个滑板支耳之间,滑板安装在板簧支板上;滑板安装在穿孔中且在穿孔中滑动,板簧支板位于下移槽中,挡平板、挡斜板均位于驱动尖与相邻驱动尖形成的凹槽中;两个复位板簧以相同的方式分别安装在滑板两侧,对于其中任意一个复位板簧,复位板簧一端安装在板簧支板上,另一端安装在驱动尖组成的外环内缘面上;三角侧板两侧均开有一个长方形滑孔,滑孔一侧具有滑孔限位结构,三角侧板中间开有侧板斜口;两个三角侧板通过各自的两侧滑孔对称地安装在挡平板两侧的端轴上;端轴限位结构位于滑孔中,且端轴限位结构与滑孔限位结构配合;中间销轴两端均开有向下的中间轴斜面,中间轴斜面与侧板斜口配合;斜板板簧安装在两个挡斜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缩式防缠绕履带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尖、穿孔、遮挡机构、下移槽、支撑圆板,其中支撑圆板固定在车辆的驱动轴上,支撑圆板外缘面上周向均匀开有18个下移槽;18个驱动尖周向均匀地首尾连接组成外环并安装在支撑圆板上;驱动尖与相邻驱动尖形成的凹槽处开有穿孔且对应于下移槽;每个穿孔处均安装有相同的遮挡机构;上述遮挡机构包括挡斜板、挡平板、滑板、三角侧板、斜板板簧、复位板簧、中间销轴、中轴套、滑孔、挡斜板支耳、挡斜板轴套、板簧支板、侧板斜口、端轴、中间轴斜面、下转轴、滑板支耳、侧挡板,其中挡平板一端的一侧安装有中轴套,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端轴,每个端轴上安装有一个端轴限位结构;两个挡平板通过中轴套安装在相同的中间销轴上,且此两个挡平板的中轴套相互错开安装;挡斜板一端的一侧安装有挡斜板轴套,另一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挡斜板支耳;两个挡平板均通过各自的端轴与挡斜板支耳的配合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程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鸿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