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B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05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OB光源,包括基板和LED芯片,所述基板由金属层和陶瓷层一体成型形成,所述陶瓷层的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之间形成凸起结构,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凹陷结构内和/或所述凸起结构上。陶瓷层的凹凸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散热面积,而且一体成型的基板的陶瓷层和金属层的热导率不一样,金属层和陶瓷层一体设置时可以加快散热,进一步提高基板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OB光源
本技术涉及LED光源的
,尤其涉及一种COB光源。
技术介绍
COB(Chip-On-Board)是一种封装技术,其通过将LED芯片直接封装到基板上,芯片面积小,散热效率高、驱动电流小,与普通的SMD(SurfaceMountedDevices)光源相比,COB光源具有低热阻、高热导的高散热性的优点,COB光源的亮度更高,热阻小(<6℃/W),光衰更小,显指更高,光斑完美,寿命长。现有的COB光源如图1所示,其包括平整的基板1′,基板1′可以由陶瓷和金属一体成型,基板1′的四周围设有侧壁13′,在基板1′上设置有LED芯片4′,在基板1′下设置有PCB板7′,LED芯片4′上设置有混合封装层5′,混合封装层5′一般采用封装胶进行点胶封装,混合封装层5′一般是在环氧树脂、硅胶等透明封装材料中混合荧光粉,使得LED芯片4′的光激发荧光粉后发出白色的光。现有结构只能通过平整的基板1′散热,散热效果并不太理想,随着对于光源光效要求越来越高,LED芯片4′的功率越来越大,仅仅依靠平整的基板1′已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往往会出现散热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COB光源,通过在基板的陶瓷层上设置凹凸结构,增大了陶瓷层的散热面积,提高了基板的散热性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COB光源,包括基板和LED芯片,所述基板由金属层和陶瓷层一体成型形成,所述陶瓷层的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之间形成凸起结构,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凹陷结构内和/或所述凸起结构上。陶瓷层的凹凸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散热面积,而且一体成型的基板的陶瓷层和金属层的热导率不一样,金属层和陶瓷层一体设置时可以加快散热,进一步提高基板的散热性能。具体而言,多层由片状的陶瓷浆料干燥形成的生胚堆叠后烧结形成所述陶瓷层,所述金属层包括布置于生胚中的印制线路,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层的表面形成有均匀布置的多个所述凹陷结构,每个所述凹陷结构中均设置有一个所述LED芯片。凹陷结构与LED芯片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确保每一颗LED芯片都能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凹陷结构之间形成交错排列的多排所述凸起结构,两条所述凸起结构的相交区域设置有所述LED芯片,LED芯片的热量可以由两条凸起结构散发,可以避免散热不良,既提高了LED芯片的密度,又兼顾散热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和所述LED芯片表面设置有荧光粉层,所述荧光粉层表面设置有封装胶层。荧光粉层和封装胶层分层设计,增大了荧光粉与芯片接触面积,提升了光效,荧光粉层在激发后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基板传走,避免了由于封装胶层的大热阻带来的温度过高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荧光粉层和所述封装胶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或物理气相沉积法依次设置于所述基板和所述LED芯片的表面,可以比较方便的沉积出荧光粉层和封装胶层。进一步的,所述荧光粉层为一层包括荧光粉的膜层,所述膜层贴附于所述基板和所述LED芯片的表面。膜层贴附的方法进一步简化制造流程和设备,提高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四周一体成型有侧壁,所述侧壁合围与所述基板共同形成封装空间,所述荧光粉层和所述封装胶层均位于所述封装空间中。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层分成多个彼此隔断的金属区域,所述陶瓷层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金属区域一一对应的焊盘,每个所述焊盘对应连接一个所述LED芯片。彼此隔断的金属区域避免各个焊盘之间短路而导致LED芯片短路。进一步的,所述LED芯片为通过金线与所述焊盘连接的正装芯片或所述LED芯片为直接焊接于所述焊盘表面的倒装芯片。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底部设置有PCB板,所述金属层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OB光源,包括基板和LED芯片,所述基板由金属层和陶瓷层一体成型形成,所述陶瓷层的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之间形成凸起结构,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凹陷结构内和/或所述凸起结构上。陶瓷层的凹凸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散热面积,而且一体成型的基板的陶瓷层和金属层的热导率不一样,金属层和陶瓷层一体设置时可以加快散热,进一步提高基板的散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COB光源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COB光源结构示意图(未示出荧光粉层和封装胶层)。图3是本技术的COB光源的剖视图。其中:1-基板,11-金属层,12-陶瓷层,13-侧壁,2-凹陷结构,3-凸起结构,4-LED芯片,5-荧光粉层,6-封装胶层,7-PCB板,1′-基板,13′-侧壁,4′-LED芯片,5′-混合封装层,7′-PCB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OB光源,包括基板1和LED芯片4,基板1由金属层11和陶瓷层12一体成型形成,具体而言,一般是先将无机的氧化铝粉、约30%-50%的玻璃材料以及有机黏结剂混合均匀成为泥状的浆料,接着利用刮刀把浆料刮成片状,经过干燥后片状浆料形成一片片薄薄的生胚,依据实际的设计,将各层生胚钻导通孔,用于各层讯号传递,生胚上运用网版印刷技术做填孔及印制线路处理,形成金属层,内外电极可使用银、铜、金等金属,各层生胚堆叠后,放置于850-900℃的烧结炉中烧结成型,形成基板1。在基板1的成型过程中,在陶瓷层12的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2,凹陷结构2之间形成凸起结构3。本实施例的LED芯片4设置于凹陷结构2内和凸起结构3上,也可以只是设置在凹陷结构2内或凸起结构3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动。与表面平整的基板1相比,陶瓷层12的凹凸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散热面积,而且一体成型的基板1中陶瓷层12和金属层11的热导率不一样,热导率不一样的部件接触时,会促使热量从低热导率的部件向高热导率部件流动,因此,金属层11和陶瓷层12一体设置时可以加快散热,进一步提高基板1的散热性能。基板1的表面可以渡银,提升基板1的反射率。本实施例的陶瓷层12的表面形成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凹陷结构2,均匀布置的结构2可以提高基板1的散热的均匀性,不会使得热量在某处积聚过多,在每个凹陷结构2中均设置有一个LED芯片4,可以确保每一颗LED芯片4都能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多个凹陷结构2之间形成交错排列的多排凸起结构3,凸起结构3上也可以设置LED芯片4,以提高COB光源的集成度和功率,但是为了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可以在两条凸起结构3的相交区域设置LED芯片4,LED芯片4的热量可以由两条凸起结构3散发,避免散热不良,既提高了LED芯片4的密度,又兼顾散热性能。实际上,LED芯片4和凹陷结构2以及凸起结构3之间也可以不一一对应,即,在不需要高密度的LED芯片4时,可以将LED芯片4布置在间隔的凹陷结构2中,减少热量的产生。在需要更高密度的LED芯片4时,也可以在每个凹陷结构2中均匀间隔地布置多个LED芯片4,并且还可以在一条凸起结构3上设置多个LED芯片4,但是要考虑到散热,所以密度不宜过大。也可以随着LED芯片4密度增大,进一步提高凹陷结构2的数量,以获得更大的散热面积。为了进一步提高COB光源的散热性能,本实施例的基板1和LED芯片4表面设置有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COB光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COB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和LED芯片(4),所述基板(1)由金属层(11)和陶瓷层(12)一体成型形成,所述陶瓷层(12)的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2),所述凹陷结构(2)之间形成凸起结构(3),所述LED芯片(4)设置于所述凹陷结构(2)内和/或所述凸起结构(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B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和LED芯片(4),所述基板(1)由金属层(11)和陶瓷层(12)一体成型形成,所述陶瓷层(12)的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2),所述凹陷结构(2)之间形成凸起结构(3),所述LED芯片(4)设置于所述凹陷结构(2)内和/或所述凸起结构(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B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层(12)的表面形成有均匀布置的多个所述凹陷结构(2),每个所述凹陷结构(2)中均设置有一个所述LED芯片(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OB光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陷结构(2)之间形成交错排列的多排所述凸起结构(3),两条所述凸起结构(3)的相交区域设置有所述LED芯片(4)。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COB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和所述LED芯片(4)表面设置有荧光粉层(5),所述荧光粉层(5)表面设置有封装胶层(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COB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层(5)和所述封装胶层(6)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或物理气相沉积法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