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放线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030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型放线架结构,包括沿放线方向延伸的长放线架,所述长放线架的两侧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梁,每一所述安装梁上沿长度方向交错间隔设置有若干高导线轮和低导线轮,在每一所述安装梁的前端设置有上转向轮、下转向轮,所述长放线架的最前端还设置有一对上导向轮和一对下导向轮,在所述长放线架的中部设置有一对储线导轮和储线转向轮,经过所述高导线轮和低导线轮的线分成上下双层排线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型放线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型放线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铝合金轧绞机主要是国外进口的,利用国外进口的轧绞机对多盘桶式放线架进行型线绞合。例如对40盘的桶式放线架,采用双排放线架形式,每一排平行间隔设置10盘的桶式放线架,此种形式占地面积大,而且在进入轧绞机前需要多个集合转向导轮,出线不畅,对线缆的擦刮伤较多,而且不具有储线功能,这样在遇到上线处断线或余线不足时将线头拉入轧绞机内部,造成线缆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改良型放线架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型放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放线方向延伸的长放线架,所述长放线架的两侧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梁,每一所述安装梁上沿长度方向交错间隔设置有若干高导线轮和低导线轮,在每一所述安装梁的前端设置有上转向轮、下转向轮,所述长放线架的最前端还设置有一对上导向轮和一对下导向轮,在所述长放线架的中部设置有一对储线导轮和储线转向轮,经过所述高导线轮和低导线轮的线分成上下双层排线结构,工作时,经过所述高导线轮的线依次绕过上转向轮和上导向轮后送至轧绞机,经过所述低导线轮的线依次绕过下转向轮和下导向轮后送至轧绞机;或者经过所述高导线轮的线依次绕过上转向轮、储线转向轮、储线导轮、储线转向轮、上或下导向轮后送至轧绞机,经过所述低导线轮的线依次绕过下转向轮、储线转向轮、储线导轮、储线转向轮、上或下导向轮后送至轧绞机。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安装梁上沿长度方向交错间隔设置有十个高导线轮和十个低导线轮,且所述高导线轮和低导线轮水平布置。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减小横向布置场地,增加储线装置,减去轧绞机前大量的急转弯导线环轮。2、1)改双排架平行四盘放线形式为单排放线架,单排放线左右双盘式布置;2)为解决大数量线单层排列容易乱线而且到进入轧绞机前转角较大问题,采用长放线架上方出线上下双层式布置;3)在进入轧绞机前依照轧绞机集合模上下双层式布置,放线架进入轧绞机前的导向轮也采用上下双层布置方式。4)利用储线导轮解决储线问题。3、1)解决了原方式需要大场地安装问题。2)解决了原方式放线架对线缆擦刮伤问题,从面消除了大量因擦刮的铝屑在车间满天飞的情况,确保环境清洁。3)制造成本远不到过去的一半,结构更简单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I出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II出放大图。图7是图4的III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改良型放线架结构,包括沿放线方向延伸的长放线架100,长放线架100的两侧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梁110,每一安装梁110上沿长度方向交错间隔设置有若干高导线轮120a和低导线轮120b。本实施例中的每一安装梁110上沿长度方向交错间隔设置有十个高导线轮120a和十个低导线轮120b,且高导线轮120a和低导线轮120b水平布置,高导线轮120a的高度高于低导线轮120b的高度。该实施例适用于40盘桶式放线架的情况。在每一安装梁110的前端设置有上转向轮130a、下转向轮130b,长放线架100的最前端还设置有一对上导向轮140a和一对下导向轮140b,在长放线架100的中部设置有一对储线导轮150a和储线转向轮150b,经过高导线轮120a和低导线轮120b的线分成上下双层排线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经过高导线轮120a的线1a依次绕过上转向轮130a和上导向轮140a后送至轧绞机(图中未示出),经过低导线轮120b的线1b依次绕过下转向轮130b和下导向轮140b后送至轧绞机;或者经过高导线轮120a的线1a依次绕过上转向轮130a、储线转向轮150b、储线导轮150a、储线转向轮150b、上或下导向轮后送至轧绞机,经过低导线轮120b的线1b依次绕过下转向轮130b、储线转向轮150b、储线导轮150a、储线转向轮150b、上或下导向轮后送至轧绞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减小横向布置场地,增加储线装置,减去轧绞机前大量的急转弯导线环轮。2、1)改双排架平行四盘放线形式为单排放线架,单排放线左右双盘式布置;2)为解决大数量线单层排列容易乱线而且到进入轧绞机前转角较大问题,采用长放线架上方出线上下双层式布置;3)在进入轧绞机前依照轧绞机集合模上下双层式布置,放线架进入轧绞机前的导向轮也采用上下双层布置方式。4)利用储线导轮解决储线问题。3、1)解决了原方式需要大场地安装问题。2)解决了原方式放线架对线缆擦刮伤问题,从面消除了大量因擦刮的铝屑在车间满天飞的情况,确保环境清洁。3)制造成本远不到过去的一半,结构更简单可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良型放线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型放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放线方向延伸的长放线架,所述长放线架的两侧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梁,每一所述安装梁上沿长度方向交错间隔设置有若干高导线轮和低导线轮,在每一所述安装梁的前端设置有上转向轮、下转向轮,所述长放线架的最前端还设置有一对上导向轮和一对下导向轮,在所述长放线架的中部设置有一对储线导轮和储线转向轮,经过所述高导线轮和低导线轮的线分成上下双层排线结构,工作时,经过所述高导线轮的线依次绕过上转向轮和上导向轮后送至轧绞机,经过所述低导线轮的线依次绕过下转向轮和下导向轮后送至轧绞机;或者经过所述高导线轮的线依次绕过上转向轮、储线转向轮、储线导轮、储线转向轮、上或下导向轮后送至轧绞机,经过所述低导线轮的线依次绕过下转向轮、储线转向轮、储线导轮、储线转向轮、上或下导向轮后送至轧绞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放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放线方向延伸的长放线架,所述长放线架的两侧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梁,每一所述安装梁上沿长度方向交错间隔设置有若干高导线轮和低导线轮,在每一所述安装梁的前端设置有上转向轮、下转向轮,所述长放线架的最前端还设置有一对上导向轮和一对下导向轮,在所述长放线架的中部设置有一对储线导轮和储线转向轮,经过所述高导线轮和低导线轮的线分成上下双层排线结构,工作时,经过所述高导线轮的线依次绕过上转向轮和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强梁根文
申请(专利权)人:金杯电工衡阳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